首页 > 家居知识 > 微博:个人叙事如何改写历史

微博:个人叙事如何改写历史 2011-04-24

  ●微博是个开放的 “关系中心”,原有的社会关系在虚拟空间完成了重组。短小精悍的微博,不仅将改变传播方式,在未来对于打破阶层板结都将带来划时期的意义。

  ●从碎片中,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的逻辑和信息。这就是数字化时期带来的公开透明,它是动态的。我们从碎片的背后,读到的是人的思想与社会行为的演变。

  ●主持人:记者 支玲琳

  ●嘉宾:杨溟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

  支玲琳:谁也不能否认,2010年是微博大放异彩的一年。据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截至2010年10月,国内微博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1.2亿。作为新媒体的研究者,您也因为布置了一道特别的 “微博作业”而颇受关注和争议——要求学生每人开微博,以粉丝数决定期末成绩。如今期末将至,学生们的作业完成得如何?

  杨溟:微博这一年的发展速度,是出人意料的,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这种融合媒体的出现。如硅谷人在孟买恐怖袭击案时在博客中所写下的, “将来新闻不再是靠报道传播出来的,而是靠推出来的”。在这个平台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新信息源、观点源。到后来,媒体的作业方式、社会的传播方式、企业的营销方式、个人的交往方式都在发生很大变化。学传媒的学生是未来的新传媒人,如果不进去,那么只能远远地成为一个过时的旁观者。

  这其实是在新媒体语境下,进行的一场传播实验。毕竟twitter、 facebook与国内微博并不完全相同,环境也迥异,我们对于微博的认知才刚刚开始。微博不只是公关营销,而是一个影响力营销的平台。微博的经营者要凭自己的见地和价值观来影响他人。它强调的,首先是 “关注”,然后才是 “互动”。一些人想当然地以为,在微博上只要敢说、敢做,一味放低底线就能博得眼球。但这场微博实验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根本就是漠视和低估社会公众的品位。

  要把微博做成受关注的个性化媒体,不是一件简朴的事情。现在,我们的学生在新浪上建了一个叫“橙报官微”的微博。不长工夫里,已经有了3700多个粉丝。从一开始的“乞求”粉丝,到后来慢慢栏目化经营,不断策划活动、关注评论社会热点,进行微博直播,才吸引和扩大了粉丝群。其实这是双向的,通过微博,学生们也获得了大量社会信息,以往“高不可攀”的明星,也进入到了普通大学生的圈子和视野。微博是个开放的“关系中心”,原有的社会关系在虚拟空间完成了重组。短小精悍的微博,不仅将改变传播方式,在未来对于打破阶层板结都将带来划时期的意义。

相关知识

微博:个人叙事如何改写历史
舒淇回应因裸照删微博:过去不是伤疤感恩伤害
宋微建:应保留桃花坞历史街区整体风貌
浅谈:木门企业运营微博 需要讲究四个策略
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
衣柜微论坛:大佬热议渠道扩张 VS 渠道升级
搜狐调查:七成受访用户“微博控” 立体营销雏形渐露
一周精彩微博:家装公司“一站式购齐”引热议
【微采访】家居大佬搜狐微博聊两会
浙大饮水机微博卖萌升级:开口说话了!!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微博:个人叙事如何改写历史 https://biud.com.cn/zhidao-view-id-1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