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名家专访】《大设计》主创团队揭秘访谈

【名家专访】《大设计》主创团队揭秘访谈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02月13日12:54 家居装修知识网  

  由北京国际设计周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联合制作的专题片《大设计》于2012年春节期间在央视财经频道午间黄金时段播出后,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特邀《大设计》主创人员,揭秘创作背后的故事,探讨《大设计》引发的思考!

  访谈时间:2012.2.10 16:30-18:00

  访谈地点:搜狐大厦演播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搜狐网络大厦12层)

  >>主创嘉宾介绍:

  孙群:北京国际设计周筹备办公室副主任。意大利卓意(RCS)传媒集团中国公司CEO。系列设计媒体《居》、《住》、《居住在线》出版人。

  曾辉: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委会秘书长,原奥组委形象景观规划实施处处长。


 《大设计》主创人员

  宋云天:《大设计》导演,2007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春暖2007”《爱心总动员》晚会副总导演,2006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副总导演;(“入世”五周年)大型系列纪录片《跨国风云》亚洲线负责人

  王军: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揭秘实录

  《大设计》的缘起

  【主持人】搜狐网友大家好,在春节央视二套播出了《大设计》电视专题纪录片。今天搜狐家居邀请到了《大设计》的主创人员,他们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筹办办公室的负责人孙群老师,《大设计》导演宋云天老师,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的副主任曾辉老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军老师。首先想问一下孙群老师,《大设计》这个片子播出以后,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孙群】首先非常感谢搜狐家居对《大设计》的关注,因为《大设计》是春节期间上映,我们担心没有足够的关注度。但是在整个春节期间,我看到网上对这个片子播出的反响,使我觉得这个春节过的非常有意义。我没有想到这么多的人能够在过节的时候给设计这么大的关注。让我们也很受鼓励。

  这部片子能够得以播出,真的要非常感谢坐在我身边这位优秀的女士宋云天,还有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曾辉老师,他除了在设计周和歌华担任领导之外,本身也是从事艺术史教育的专业人员。我们在一起工作,彼此激发了很多对设计工作上的灵感。我们和他一起工作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对这部片子从开始创意到后期的执行上,给了我非常多的宝贵的意见。

  真的非常感谢宋云天老师,我们在第一次接触时讲一个设计话题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是在跟一个做财经节目的栏目在接触。虽然一般人都认为做财经栏目都是用数字来解释经济。但是自从我跟宋老师接触以后,我碰到的另外一些具有其他敏感性,对设计有不同的看法、不同角度的,环球财经栏目,他们一直在试图用政治、用文化、用不同的角度解释世界财经的现状。所以我们在跟宋云天老师谈到用设计来讲宏观的经济产业走向的时候,发现跟他们的交流非常的轻松。另一方面,她的学习能力也让我非常吃惊。如果没有这两位老师的支持,这部片子无论是从他的脚本到执行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片子在策划之初我们就在想,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有四期的空间,我们到底怎么样用四集的时间来给普通观众讲有关设计的故事。毕竟是电视节目,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我们想了,我们也给自己一个鼓励,我们认为这些带有一点点课堂性质的普及性的知识,也是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来表现的。因为看到类似于大讲堂这样的栏目,能够在电视里得到观众的欢迎,说明电视观众绝对不仅仅是希望坐在家里面看娱乐节目。四集的空间我们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给自己划一条线,一个是时间的线,我们从设计,慢慢讲到设计对品牌、设计对服务、设计对有关战略的影响。有了这个思路以后,我们就和二套的节目沟通,到最后才有了你看到的出来的四集他们非常精彩的节目。设计溯源、设计经典、设计为人、设计兴国。接下来可以让宋导讲一讲他们在节目组是怎么理解和消化我们的设计想法的。

  【宋云天】做一部片子,有很多东西可以说。我是代表一个团队来讲的。刚才孙先生说到了叙事手法的问题,如果财经频道一直以来给人的感受,财经新闻本质上的特点仿佛应该是用数据说话。如果说新闻频道是用事实说话,我们就要用数据说话。我们的新台长来了以后也要求,做新闻的,无论是做财经新闻还是怎么样,更多的是用故事来说事。能够让它能够看得懂。这是给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把这个故事说好,要真的把它弄懂了才能说好。做《大设计》这个主题,我们一开始是有为难情绪的,这是一个有门槛的话题。不是我们拿已有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粘贴的就把这样一个稿子或是片子做出来的主题。我们所以把这个项目立起来之后,编导们,我们的核心团队,编导团队首先做的就是看书、读书。曾辉先生有比较深的体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甚至对于设计这个词本身,我们把它加了一个大字,你听我们四季的主题就会知道,我们是在一个稍微广义一点的概念下去讨论设计的。

  因为设计的定义是非常广的。我们后来把它限定在了现代工业设计,严格来说,我们是讨论现代工业设计之下的设计的意义。因为如果把它再泛,就太大了。当我们想要讲一个现代工业设计故事的时候,是要坐下来读它的历史、表现。它更加难的地方是在于我们做《大设计》不是为做设计而设计。虽然今天的谈话是在搜狐家居这个频道来进行,但是我们也是在财经频道来播出这个节目,是想谈设计,实质谈的是社会的话题。我们是在一个中国怎样完成一个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型的过程中,设计应该起到怎样的历史性的替代作用。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们要找到当中的逻辑,这个逻辑是要用事实去阐述的。

  如果我们说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也就是中国处在了一个历史机遇的关口,我应该怎么去表述他,纯粹的论述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去讲故事,我们要讲德国现代工业设计为何缘起德国。有很多人说我们像日本,我们为什么有理由说我们像日本?有人说日本的今天也许是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明天制造业的样子。这些都是要有证据去说的。我们做这个片子也许就是把编导们在一段时间里通过勤奋的读书、学习、很迅速的在专家们的支持、帮助之下,在很多大师的言传之下,迅速的获得了很多的知识和信息,把它用电视化的手法整理以后呈现给观众们,让观众产生跟我们具有类似的认识,从而能够产生一些思考。绝对不敢说一个片子就能够起到如何扭转乾坤的作用,这不现实。我们只是把这个话题提出来,让大家注意到它,让大家都来讨论它,我们就觉得很好。从收视率的效果来看,这个片子的收视是在百万级的收视率。之所以后来赶的难道着急,也是为了让这个片子能够在收视平台比较好的时段播出。那段时间是开机率最高的时间,在春节期间,因为有一些强势节目的带动,把整个中央电视台的收视平台再往上提一个台阶,别的平时的专业频道的收视也会受到影响,会好一些。从这次的收视率数字来看,的确是这样的。




 《大设计》拍摄花絮

  【主持人】整个过程拍了多长时间?

  【宋云天】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到节目播出,有七个月。这从做一个主题性的节目来看,太短。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主持人】中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吗?您也是一个做媒体人,之前我们关注产经方面的东西,作为这样的一个不同角色的身份的人,又参与到这样的一个工作中,对你本身的工作有没有一些东西?

  【宋云天】极大的提高了我对设计的欣赏品位。让我对设计有一个比较粗浅的了解了。并且我会从内心里注意设计这个事情了。很多的设计大师都是从椅子设计开始,椅子的设计是设计中最基础的。这样的认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这样,就像在合作中,孙先生说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设计不是结果,其实是一个过程。并不是说哪把椅子比哪把椅子更漂亮,而是在设计的过程中。

访谈现场
 访谈现场

  【主持人】我4月份也去参加过米兰展,很多人第一次去参加米兰展,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觉,我第一眼进去的时候,肯定会去选打动我的造型,或者是很绚的东西,但是等你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去寻找那把最舒服的椅子,大家都会在这个时候去找很绚的东西,最后你找的就是那把你最适合、最舒服的椅子。

  【宋云天】这是好的设计的问题,应该曾总发言了。

  【曾辉】首先感谢中央电视台CCTV,感谢搜狐家居,感谢媒体对设计的关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设计只有让更多的公众理解,才能深刻的体会到设计对于经济发展真正的价值、核心的价值。设计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北京国际设计周在筹备之初,就是要通过广泛的平台让设计厂商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在2011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我们就重点推出了国际北京看设计,包括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双年展,设计遍布北京116个设计学院,我们推动设计的消费,传播设计的意识,在这方面,北京设计周以这种方式起到了作用。当然我们更看重的是,如果像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渠道,他对公众会更加广泛的考虑百万级的收视率。这种影响他是远远超乎我们传统的模式。所以,这个时间点也选的非常好。这次宋导她们也是非常辛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完成这个片子,而且赶在春节黄金阶段播出,我们对应的说法应该是,国庆北京看设计,春节央视聊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设计更好的能够深入人心,因为,其实设计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接触设计。但是我们往往忽略设计的价值,我们去购买物品的时候,往往去买的是物,而是没有去买设计。很多产生的产品的核心价值没有被真正的关注。我们往往过去把设计认为只是为我们的产品,不管是文化的产品还是物质的产品,都增加了附加值。其实现在设计已经越来越成为核心价值。在这方面来讲,提出《大设计》,她不是把设计无限的放大,为了提高设计的地位,把设计称为大设计。更大的概念我认为是一种跨界的必然,是集合更多不同的文化资源、产业资源、有积淀的平台。设计已经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整个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核心力量。所以这个是她的核心所在。为什么在短短的四集中,围绕着工业时代,把信息时代和工业时代之间的演变,用时间为线、事件为点,形成了大事件的理念。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来向公众、听众和观众来描述一下设计因何而来,设计为什么,设计为谁,回答一些最基础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专业角度看似已经被解决,但是实际上对于观众来讲,其实都是我们作为专业、作为媒体,是有责任来向公众更好的解答的问题。尽管解答的不是非常的全面、不是非常的学术,一定要实现完美无缺的层面,他很难做到。但是最起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来告诉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地位,在国家和产业政策上的价值。因为我觉得这个片子在这两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希望今后能够和央视合作,今后这类片子也是宋导一开始就力推这个事情。

  因为我们知道,要想完成这样一部片子,我们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往往都会被它的困难所吓倒。要采访那么多的人,要走访那么多的国家,要选取那么多的经典案例,想想就可怕,又能够深入简出的讲明白。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也是非常感动。因为我学过设计,这中间有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不管是从德国开始,还是一直到工业革命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转变,不光揭示一些现象,还揭示现象中的问题。这也是从工业时代转变到信息时代的过程中,从workman转变到苹果产品的时候,这个影响,决定了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人类生活方式就是要用创新、创造力来创造更加符合我们的生活、更加符合我们的心里的产品,让我们觉得生活的很美好,而且未来得生活越来越美好,这设计要完成的事。

  【主持人】生活方式的设计,之前更多的是外形、功能方面,我觉得这个更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更有推动力。

  【曾辉】他已经跨越了常规概念、专业概念上,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含量设计这种模式,完全打破了这样的概念。比如服务设计未来是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上来讲,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我们设计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审美的问题,也不是解决一个功能性的问题,他已经更多的提升到来解决我们的情感,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社会化服务的问题。甚至更加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也是大设计的大致所在。




  《大设计》启发的知识产权问题

  【主持人】让我们之前对设计的理解是一个更高的跨越。请律师来讲讲。因为刚才几位业内人士都在讲他们拍的过程,你首先作为一个观众看到这样一个片子的感受是什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军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军

  【王军】我接到今天这个访谈的任务的时候,我非常认真的花了两个小时一次性看完了。首先应该感谢宋主任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自己从一个产业角度来讲,觉得有一种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产业的行业协会、论坛或者是设计周,去年在天津、云南,我们都开始去讲,他开始需要有一些法律的专业人士的声音,从权利启蒙的角度去参与、告诉大家,可能这点东西还有什么样的权利,这个权利如何去确定、如何去保护、如何去管理、如何去运营。这确实是证明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意识在觉醒。

  首先我作为一个观众,或者作为一个律师,我以前接触到的客户或者是项目往往是小的个案。我的这个产品被他侵权了,这是我最核心具有战略价值的地方被他借鉴了,或者是一个局部的抄袭。我们怎么办?我们去法院能赔多少。我看了《大设计》以后,可以让我从一个小的个案里面,对产业的发展、对设计的、理念的发展、历史渊源、包括灵感的积淀,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特别是前两集给我印象非常深。因为我太太是做电视的。但是她并不是做新闻。我是直接从搜狐看的视频,我觉得它应该是科教频道做的。我觉得财经频道不应该会有这样一个倾向,有这样的设计和耐心去做。做出这样的片子,真的让我觉得很好。我本身也是一个文艺青年,有社会感的东西。觉得读完之后,我可以有一些谈资可以去跟别人说。我跟圈子里做一些法律交流的时候,我有一些话题,包括创意、设计来源的问题。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自己心里能够平衡一点,你有时候帮设计师做一些诉讼、侵权官司的时候。设计师很了解,这个案子他赚了很多钱,我要50万的赔偿很正常,最终法院判了2万。我看了这个片子以后,觉得把心里的落差会补上。我们自己的创意产品多大程度上具有可识别性。或者他对于观众的识别程度有多强,现在是最核心的,他本身在前面的功能性和舒适感之外,有多强的商业价值。这是法院判定赔偿额的基础要素。我去安慰或者是去引导,我们是如何有效维权,包括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赔偿评估的时候,都是一个基础。不是说有了麻烦以后找律师打官司,而是前端如何有效的保护、维护、管理、提升我们的知识产权,或者它附加的价值。

  【曾辉】我们作为设计的角度,还是非常欢迎以王律师的角度来看问题。现在我们对于设计的版权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法律的问题。尽管法律不尽健全,但是我们也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是我们缺乏立法的机制,我们自身没有办法对设计的版权体系能够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相对完善的保护体系。设计者自身对设计这一块就没有考虑。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通过这个片子也能够在专业的设计界,特别是设计产业能够意识到为什么那么多成功的设计被肯定。只有更多的和王律师他们的合作,今后更好的促进设计产业转化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出了问题去解决,而是在出现问题之前我们就应该更好的来规避。所以在未来的选择,我们将会推动消费过程中,设计中的版权问题、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致胜。

  【主持人】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法规,跟国外有什么差别吗?在法律这个领域,我们是有什么差别吗?

  【王军】如果简单从立法来讲,我们的版权法和著作权法是从90年才开始有的,这是非常短的。我们自己的版权保护是二十年。换句话说,之前法律上不认为这是需要保护的权利,而是把它定到其他的法律保护上。在英国,它的保护是从1880年开始就有了专门的法规来进行这方面的有关规定。我们二十年的积淀所形成的法律保护的意识、措施、积累的司法、执法、行政的经验都是非常有限的。现在这二十年是产业迅速发展、迅速变革的时期。国外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它的法律规范,这和它的产业息息相关。在法国就会有专门针对时装版权保护的法规,时装的版权保护如何进行有效的规避,但是在我们这里,这不是我们的重点,或者我们目前没有办法达到。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法国,这是它的核心利益,我一定要把它保护好。在美国法律也很好,但是为什么没有服装方面的法规?因为它的服装不是它的核心。在现实中仍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出来。我们怎么样界定借鉴和抄袭,我怎么样去界定这是一个有效的参考,或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照搬,真正的区分个案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因为西方或者是欧美国家,他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有指导意义的判例,来指导他们国家的发展。我们国家大陆,我们规定的哪几条权项,你就根据那个做就行了。我们不能根据判例做。我们作为法律人士,你要先了解他司法的立意是什么样的。你的设计作品,设计师要面临生产环境,生产之后要流向市场。在这样一个产业里面,我觉得在灵感和创意阶段你是完全可以去借鉴甚至去抄袭国外的,我们法律不认为这个阶段是抄袭。但是如果进入了创意或者是设计环节,在作品形成过程中,比如说你有一个比较具像的使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的侵权问题。法律不保护创意,保护的是创意的形式。你脑子里面有想法,没有保留下来,没有固定下来,让别人拿走了用到了自己的设计中,你很难去维权。必须形成客观利益的表达,我形成了客观利益的作品,形成了一种造型、可复制的东西,有内容在里面。这才是受法律保护的。这里面除了目前国家立法版权保护的历史渊源的问题,就是目前我们这些产业从业者主观的或者主观自发的权利意识和维权的主动性,现在是最紧迫需要改变的。从整个设计行业来讲,都是设计行业的引领者,从引领者的角度来讲,有这样一个意识、这样一个要求,对产业的推动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也想做一个小广告,今年北京798会做一个新设计的节目,我也很幸运,今年开始,我也会做三期设计与知识产权启动教育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有设计师能够知道自己有怎么样的权利,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权利成为权利。你的著作权,作品完成就产生了,但是商标的使用、专利不是,跟设计相关比较密切的都需要去申请,你没有拿到,别人把你的东西拿走了。怎么样去批判、怎么样去做,这些需要告诉大家。




  解读中国的“山寨”风气

  【主持人】我们也经常会参加一些展会,会看到很多的品牌会堂而皇之的放一些抄袭的东西。你的东西可能是抄的谁的,他也会不以为然,他的东西被别人抄了,他也觉得就是这样。大家怎么看中国原创设计的环境现状?


 访谈现场

  【孙群】用、情、理、法三层面来讲,法这个程度相对就是比较严重了。如果能够在情合理的角度解决问题就更好。我们能不能从情和理的角度去看设计。我们在做大设计这个片子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有一个编导跟我们讲,中国的设计没有更进一步,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不够好,以后我们会好的。如果发现这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我们看到我们这个片子里面,这段时间二套里面有一个企业,他每年拿出3%到10%的年收入投入到创新里面去的时候,我们可怜的出口企业连利润都不到3%,你让他怎么拿出这笔钱。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情。他怎么能够让企业有足够的财力以及足够的时间投入去做这个创新。什么是设计情的层面?它无非是一个文化问题,意大利为什么设计那么强?意大利的文化积淀太深了,意大利经济好的时候,八十年代在世界经济第五强。到现在为止还是做设计,现在经济形势还不是很好,因为他觉得他一定要做原创,他觉得这是文化问题、使命问题。两个双胞胎兄弟要盖别墅,一定要盖的不一样。他觉得这是原则问题。支撑这种文化的态度是一种情感、一种热情。我们这段时间做设计周的时候发现,大家发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之道,比解决理的问题还要难。我们怎么样让我们民族经历了这么多的创伤之后,在信仰这么缺乏的时代,我们再找回对设计的创新热情,你现在到餐馆里面、酒吧里面都听到大家在讲的话题是什么,是什么在挣钱。这段时间我们在讲文化发展的时候,我在想也许从决策层也开始意识到,光从经济层面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我们要从文化层面想办法,他是一个循环,要倒过来,如果没有钱去做这个事情,你怎么能够让这些人有激情?怎么能够恢复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我们是非常善于发明创造的民族。到现在为止我们却懒于想这个事情,我们觉得这个事情不需要花心思,我们还不如琢磨一下怎么把一个餐馆变成一百个餐馆。现在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正在蔓延的社会风气。

  我们做设计周,我一直有一个社会理想,这么大一个活动,你每天碰到的问题,我也把它分成这是情的问题,那是理的问题。我尽量让自己多接触情的问题。很多时候你在创造一些东西的时候,不感兴趣。大家都会质疑你,你激动什么呢。设计周我们去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跟中国银行总行谈的时候,他们的人特别认同这一点,在那样大一个企业,他们来看,现在中国民众创造的热情和能力真的是被大大的打折,这是一个国家面临的非常大的问题。这个层面我们一定要修好,但是绝对不是唯一的一条通道。我们一定要多修几条通道才好。

  【宋云天】刚才大家发言给我一种感觉,我们真的可以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去为一个不同目标推动。法律从法律角度,设计从设计角度。媒体应该做什么?媒体应该做责任感的事情。我相信搜狐有这样的目标。希望大家健康的,除了看到一些娱乐节目之外,去看一些能够让人在一起聊一聊,如果大家在一起喝茶的时候能够聊一聊设计这个事。如果我们作为媒体的从业者都能够有一种责任感,同时还能有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其实我们事实上已经摆脱了,或者在座的已经摆脱了温饱阶段,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的时候,我们是在有限的生命里让自己挣尽可能多的钱,还是做一点微小的事情,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或者让我们的社会更健康,或者给我们的孩子能够留下一个更美好的生活,他处理人和环境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制造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很严重。所以想到这些,我们觉得可以,工作可以挣钱,但是工作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我们也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激动的事情,去做一些有一点意义的事,因为我们职业的特征,我们做的工作可以让很多人看到,让大家都看到之后,跟我们一起产生共鸣。即使只是一小部分人能够产生共鸣。

  同时,设计的情理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即使我们不是法律的从业者,我们每个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当你拿钱去买东西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我们每个人可以做些什么。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是山寨产品的话,或者我们不用去法理就知道这个东西是抄袭的话,消费者何以拒绝他。每一个人都用自己一点点的行为去做一些推动设计的事情。只有这样,我想他会形成一种权利和意识。开始是一小撮人的意识,后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变成了一些人的意识,后来变成了全民意识之后,我们才能促进大家慢慢的向意大利看齐。我们的确觉得这已经成了他们渗入血液中,和我们配合的摄影师、摄像,到一个司机,到他们米兰市副市长,我感觉他们对设计的意识是很统一的。并没有因为他们各自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觉得难道设计是工业生产非常核心的环节吗?难道这不是大家非常共同的追求吗?难道这不是一个社会应该崇尚的东西吗?他就应该是这样的。




  中国设计环境解析

  【主持人】米兰对设计就像你跟女朋友逛街、吃饭、去咖啡厅、上街买菜这样很平民化的东西,我们看到我们离设计很远,在云端。看到一些设计师,有一些对比,中国的设计师你会觉得他有一些夸张的很多东西,他的打扮、他的工作有一个很大的工作室,我那天去拜访的中国设计师,他在米兰很郊区的一个地方,他的设计室不到一百平米,但是他是一个很知名的设计师。他让我觉得设计就是跟我相关的,不是在云端的。这是非常大的差别。

  【宋云天】如果允许我从一个媒体角度来说一下设计师的事情。他设计到做人问题。我感觉设计师,这次去意大利采访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他是被宝德利所谓的星级酒店,他是一个非常大的设计大师,他一进来就跟我们说,你们看我像不像卖保险的?他真的非常像卖保险的。他刚从机场回来,你如果在搜狐的楼下看到他,你不可能想象。每个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也许就能把智慧的精华放到作品上去。这给我们的感受不仅是他的信息上的,他整个的人都给我们这个感觉,觉得意大利这个国家他作为设计之国,有一批这样的人,因为所有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这些人是他的财富。

  【主持人】这个环境对中国的设计来说,到底是好环境还是坏环境?

  【曾辉】我个人认为《大设计》从全球的视野上,中国设计现在面临的机遇,现在国家提倡文化发展。他确实面临着非常重要的转型期。我们从物质平台,物质丰富,到人们的心态开始出现更多积淀出来的问题,我们没有去跟上。我们的文化没有跟着经济走。在这下来,势必有很多问题,设计是介于经济和文化之间的一个东西,它势必受到这两者之间落差的扭曲。现在看中国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对于任何事情,中国文化缺乏对创新、对设计的精神,或者是创造。回顾一下,从中国自古以来,生活创新上讲,有很多值得我们在世界上能够为之自豪的。我们不要说四大发明,是我们太熟的案例。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很多方面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创意,比如说景德镇的瓷器,它的包装运输过程中很绿色。这些很多没有被我们真正的继承。我们现在继承的是不符合当代审美的东西,现在恰恰被我们广而推之。

  现在对于设计的发展,假如我们真是要认识到存在的本质性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它的产业规模、它的量的问题。现在我们所有的问题、文化的问题都是在解决文化的质量问题。我们现在在契约的社会环境下,大家都要和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都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并不是真正有利于设计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需要为设计立法,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推出电影产业促进法,专门为了这个产业立法。我们如果能够为服装去制订一些保护的法律的细则,我们在很多程度上就是要让人们来真正的感受到它的创新、它的价值,除了被保护,设计是能够挣钱的,创新是挣大钱的,一点不比挖煤、干别的挣钱少。但是我们现在,我们的设计产业都还是停留在一些相对低端的经营,几乎都是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以设计为核心的企业上市。能够像苹果这样以设计为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带来的快速发展。在我们的环境中还没有被真正的体现。如果中国真正的出现苹果这样一些机构,势必它会成为我们整个经济的样板、楷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的设计为什么要通过政府、通过专业机构,特别是媒体的推动,包括法律各个领域推动。因为大家知道真正关注到设计带来的价值,对每一个方面都有好处,对政府、对公众、对任何从业者都有好处。他是一个多赢的模式,所以设计未来的前景肯定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军】有人可能喜欢山寨产品,因为价格低廉,他可能不太关心我能用多久,或者是真正要靠它的安全性。他的第一要素就是成本要素,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设计本身也需要靠设计赚钱。一台iPhone4S,现在市场价格可以卖到五千多。它的纯粹的物料、材质成本单机一定是低于一千块人民币的。我们自己国家的富士康做组装的时候,每一台的组装费是几十块钱。所以可以想见,我们靠什么去赚钱?苹果靠什么去赚钱?包括IBM,如果它的电脑真的是最赚钱的产业的话,它不会卖给别人。它把自己纯硬件的东西卖给别人,自己做软件,这就跟它自己的企业发展导向都是相关联的。我有好的设计产品、设计版权作品,我把我的版权通过拍卖形式,授权许可他用来推广,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是我的买家,但是我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合适的渠道,找到愿意去为设计付费,同时为设计寻找推广和营销的人,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公开的渠道。

  这从产业主流层面来讲,从潮流来讲,我相信对产业的推动非常好。我作为律师,我也非常希望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服务能够介入到这个层面的主流,而不是某一设计师动不动拿到一个东西跑到我的办公室说,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别人打包拿走了,我都没有收费。结果被人家厂家去做批量生产,人家去年赚到1500万,我现在有没有办法找他把我的权利拿回来?拿合同给我看,只有署名权,其他权利全部许可给人家了。这是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这都需要我们自己的原创设计人,或者设计企业要具备这方面的相应的意识。一个设计的价值真的不在于我去注册了一个商标,或者申请了一个专利,我就等于这个产品的设计就价值一千万了。要有你的营销行为、品牌推广行为、市场竞争优势综合因素,包括你们国家国民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权利价值意识,这都是息息相关的。这些环节都应该是联动的才能形成设计的保护氛围和设计的市场兑现。

  【主持人】我采访了十几个一线的设计师,他们觉得自己的作品被抄的太多了,他们现在已经不去管这些事了,只要不照搬,我就不去管了。您怎么从法律角度给这些设计师一些建议?

  【王军】真的要有一个比较强的权利意识,长远来讲,一个设计师一定是要靠自己的设计去营销和推广自己的。我有好的设计作品,我的设计作品是具有独特的风格的。我将来就会有地位。我们律师行业也一样。同样做,我现在做的比较专业,有同样的案子,可能有些律师所会说,这个五千块就会做。但是一些专业的律师。或者说行业有影响力的律师会说,低于五十万我不做。这从律师行业来讲有这么大的差别。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设计是廉价的,我可以附赠的,为了赢得材料微薄的利润,可以附赠设计。

  【宋云天】现在很多人是愿意为有形的东西付钱,不愿意为无形的东西付钱。我有时候去挂号,一个医生据说是专家,挂他的号只要7.5元,这个药是75块,但是这个医生只是7.5元。这是非常扭曲的情况。说到底还是对人的不尊重。我们如果把这种定价意识从决策层到消费者,这是一个定价的基本原则问题。其实设计产品也是这样,我同意你刚才所说的,人们不在意能用多久,反正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他不愿意为它背后付出的设计师的智慧、创意、灵感,目前大多数人还意识不到。包括你刚才说的律师行业,现在在中国社会里面,这种同性质的情况非常多。

  【曾辉】所以现在要更多的倡导设计消费的模式。比如说我们要能够为设计买单,因为设计是产生产品核心价值的地方。而不是简单的材料或者加工,本身是物背后的,而这一块其实在我们日常的消费过程中,人们已经有这个意识,只是没有显现而已。比如说有人买我们服装之后,你绝对不仅仅是去看光买他的面料,虽然买的是他的设计,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撞衫。你在购买的是服装的设计,而不是直接服装本身。这种意识在未来的生活中,所有的环节,所有的消费者层面都会通过放大他的设计价值的部分,来让人们理解到这个设计是构成产品价值的重要部分。可能你的物在里面占到了30%,可能设计占到了7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消费者就会为设计的版权买单。反过来,我们现在在推动设计的价值方面,因为过去我一直在做设计服务、设计实务,设计往往是手心向上的领域,因为都是要钱的。

  我们经常见到一个艺术家,往往是求幅字,求幅画,见到一个设计师如果他是认识的话,过两天来找我,从那个话语中,何以看出设计师的地位。你的设计不值钱。就像现在一些知名的画作一样,动不动上千万、上亿。我们是用请的。如何让设计的价值显现。设计拍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设计拍卖是一个评价体系、一个定价机制,就像当代艺术绘画一样,我们通过拍卖知道谁的作品被拍卖到什么价格,那个价格就是他的艺术价值的重要的显性标志。如果通过设计拍卖能够推出一些真正的有中国原创的有价值的设计师的作品,能够在拍卖会上被递进。他如何能够让这种艺术让公众都能够享受到,设计是真正造福人类的艺术。他不是让极少数人独享的艺术,他是能够让公众有普惠性的艺术方式。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通过设计拍卖做一些尝试,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这方面很好的推动了。像三大拍卖中心,他们在三十年的拍卖过程中都做的很好。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主要的是推动设计交易平台的形成。让设计的价值真正能够跟产业去做对接,能够为产业,能够被企业购买,甚至政府来采购。我们很多公共服务体系都需要政府采购设计,如何搭建一个政府的设计采购服务平台,也是来推动设计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身政府扶持型的设计平台的发展方式,是中国可以借鉴的,或者说是力推的方式。因为单纯靠民间自发形式来推动,它的力度是有限制的。因为我们还受制于我们的经济和文化的落差。




  2012年展望米兰

  【主持人】最后孙老师可以介绍《大设计》的推出,设计周有一些中国的企业都参与其中。在2012年设计周的策划,在这里给我们简要的透露一下,关于在这些方面我们会做一些什么。

  【孙群】我们很快就会有一个展览在米兰设计周期间展出,这是我们设计周来主办,大概有80把椅子,在昂塞尔多的中心做展出。名字叫《坐下来》,希望大家不要跑的太快,也该坐下来想一想该怎么做。我们不仅仅是想做一个展览,在米兰设计周主场不给中国展位的现象,我们也想通过这个展览来表达中国设计师的诚意和愿望。我们是有这个能力做原创设计的。除了它的象征意义之外,我们北京国际设计周有很多象征意义的事情。我们也希望在做之前,能够有一些设计师的版权方面的交易我们希望能够更快达成,我们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有一个创新工厂的计划,我们拿出一些东西,希望在他们走之前能够兑现这个计划。

  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我们还有很多的计划,现在还不便透露,因为还在等待最后的一些部门的认同。但是我觉得有一个方向我和曾主任会做,希望能够通过设计周一些象征意义的活动,能不能,至少设计周体现出来对人的尊重。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我跟意大利设计师在交流的时候在想,中国的设计师不会浪费那个时间跟你(主持人)说这个事情,大老远的从北京去了,他浪费一个下午跟你说他的创作故事。他也挣不到钱。但是在那一个下午他把你放大了。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我们把一些设计师、企业家放大,把这些人放大,财经频道有一个对芬兰总理的专访,他说我们芬兰才七百万人口,在这样一个危机里面,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所以我们要去做一个努力,做一个改变。芬兰七百万人口,北京是几个芬兰,我们有权利把一个人放弃吗?

  我们要把每一个消费者放大,这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很无奈,所以我跟宋导说,这个片子我们做,我们要很热情。我是有宿命论的,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怎么能够把它放大,甚至我在一些很细节的问题上都很注意,我们的宣传稿里面不希望出现老百姓三个字,我们希望说民众。他们是有权利的人,他们去看、去评判。所以设计作为一个带有批判意识的文化,我们希望他能够从这一点上来说,能够带动新的风气。因为你如果不鼓励民众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去解决问题,怎么可能希望这个国家充满重新的人?在说到具体方案的时候,我们和曾主任一起在讨论,核心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希望做设计周,能够只传递新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从业人员的尊重。如果这里面做到了,设计师大和小我们根本就不在乎。

  【曾辉】不同人有不同的文化需求、生活需求、生存需求,设计如何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设计绝对不是简单的坐着舒服,坐下来是给他一个生活方式,给他一种慢生活的心态。能够去坐着享受生活,不能一味的为竞争而牺牲我们的健康、牺牲我们的幸福,牺牲我们的未来,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越快速发展,人类就越早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设计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合理、和谐化的来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式。所以在未来的北京国家设计周要秉承这样大的愿景,我们不仅仅是要做一些概念展,可以为未来人类考虑做设计。也要关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设计所产生的价值对我们的消费者带来真正的设计的实惠。因为只有这样,公众得到设计的实惠,他才会关注你,才会为你的设计买单。

  所以我们可能在未来,尽管具体的活动内容还不便于透露,但是我们会围绕着设计交易、设计服务、服务设计、城市设计、设计教育,特别是面对公众、面对中小学的,在很多层次上我们都会加强。同样我们也会关注新的设计,也同样关注由传统手工艺通过设计的改造提升为现代手工艺的方式。这些所有的方面都可能会成为我们设计周今后的内容。设计周不是一个单一的某一个领域的设计周,他也是一个大设计周。方式上我们也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了更多的推广、宣传、要更多的推广设计消费的意识,加大设计交易的意识。政府要加大对设计的政策支持。只有通过综合的、全方位的对设计的关注和直接性的介入,能够让设计领域真正能够长出来。未来我们再通过持续不断的,有很多的院校、设计机构、媒体、产业促进机构、协会等等,他们都会为他来给予阳光、肥料、雨水。在前年我们陪同北京市领导去伦敦参加设计节,在那里发布了北京设计周发布会。我们设计周看似一个活动,但是我们要像一个种子一样,把今后中国原创设计之树真正的成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国家的事业、成为我们的文化事业。

  【主持人】只有大家都去推这个事业,它才可能成为一棵大树,我们也愿意成为这样一个推手。真的是跟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曾辉】我还是想表示一下对媒体的感谢,因为北京设计周有一个年度设计奖,年度设计奖专门有一个奖项,设计传播奖。

  【主持人】我们希望我们能成为这样一个一起走的人。我们的主题是说,中国的声音是说要坐下来,我们希望我们不能成为椅子,至少能够告诉大家,这儿有椅子,你可以坐下来。我愿意跟大家去喊这样一个声音,传达我们的意愿。

  【孙群】借这个机会感谢一下CCTV,宋云天和她的同事,为了拍这部片子去包豪斯,在威马小镇,这个学校现在已经成为了博物馆。她们可以找纪录片的资料,但是最后导演说还是要去,她就是想要去拍摄真实的感觉。这个非常辛苦,那天我们的行程排到一点多钟,谁在哪里等着谁,哪个飞机去瑞典,还有谁在瑞典等着你,去伦敦。你看那个报告,真的跟007一样,非常的辛苦。所以一定要感谢你们优秀的同事,包括从林主任,我的好朋友芮成钢,他在这方面呼吁的非常多。董泰、徐汇、赵颖杰、陈嘉露、肖磊。我特别希望把他们的名字留在我们的互联网。

  【主持人】我们也应该感谢我们自己,我们能去做这样一个事情,我们能有这个激情,我们应该感谢我们自己。在这样一个台、这样一个时段播这样一个片子,是给大家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要走这样一条路,我看了那个片子一点点,但是他这个信号是非常大的力量,不管他看不看得懂,这也是一种力量。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

  【网友】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因为我是做设计的,也从事了家具设计有十几年了,不知道这个种子在哪发芽,设计是一伸手就要东西的,中国有一个最大的设计师邓小平,他一伸手要回一个香港,很多家具设计师,他们一伸手,设计费都是上千上万的,一平米。我们一伸手,设计费就是他的一个零头,本土的设计师怎么做,我们通过什么渠道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把我们的附加值表现出来?因为我们设计的理念和台湾、香港设计师做设计,我们的设计并不比他们差,但是我们现在的附加值没有。我们现在怎么办?所以我特别佩服各位老师的勇气,你们敢做这件事情。国家对室内设计还没有一个职称的评定,我们设计师以后该怎么办?

  【曾辉】昨天我参加了全国政协座谈会。向各个相关部委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中提到我们现在设计师没有支撑的概念,没有这样一个体系,过去很多的设计师在学校也教师系统,在外面带企业,有些走工艺艺术道路。在社会上没有真正给设计的职称认定。但是我相信今后这个东西再复杂,也会有理清的方式和手段。给你一个职称,给你一个名头,他也只是解决了一个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更认为现在我们还是要从国家政策产业核心的问题上,如何能够提升,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只是解决枝干上的问题,最后还是会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刚才你提到设计师的价值如何来提升。刚才在讨论中也提到了一些方式,我们不能希望能够集合更多设计界的智慧和力量。市场没有救世主,我们如何提升我们自己的设计价值,提升设计师的地位,尽管我们在设计周去年在开幕式上要做一个设计之路的活动,就是让我们的设计师像明星一样走在设计的青铜之路上。尽管我们设计师并不一定屑于那样在镜头下招摇,但是这是你对设计师的尊重,对设计地位的肯定。要让他们将来从幕后走到前台。这次我们《大设计》这个片子里面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我们很多的设计就要让他真正成为设计的赢家、设计的大师。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跟网友、设计界、企业、产业、消费者共同支持。否则的话,一个巴掌打不响。

  【宋云天】如果要推动设计的进步,不同人群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企业家人群是在这件事情上真正要有所作为的群体。他们要真正的掏钱出来愿意为设计买单,如果你没有人参加设计拍卖,这个拍卖怎么做下去?坐在下面举牌子的是企业家们,我们已经有上百万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他们是不是愿意给年轻的设计师机会,并且当年轻设计师给他们奇形怪状东西的时候,他们愿不愿意坐下来听他讲设计的由来。在做《大设计》这个片子的时候,我们采访到了随身听的设计师。他说到的是在索尼公司,再年轻的设计师都可以和总裁面对面的来讨论。他认为这是他们索尼公司优秀的传统。我们都知道企业家非常忙,但是只有这样,作为可触摸、可做的事情,就是企业家们掏钱出来参加拍卖,去买设计。拿出时间跟你公司的设计师团队沟通交流。当他和工程师团队发生矛盾的时候,这位总裁站在哪一边,是站在设计师团队角度说,这是我们要保护的创意。只有这样一件一件事情的做,设计师团队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

  【主持人】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当天,在中国真的是第一次,一个政府的官员坐在那儿等着设计师进来,他们是明星。这在中国也是第一次,这真的是很强的一个信号。

  【宋云天】我给您一个建议,一家一家的去找,找到那个欣赏你的、愿意给你机会的企业家。有的时候比较被动,但是所有的大设计师都是从小设计师做起的,他们吃过的苦我们是不知道的。苦还是得吃,你去找那个愿意给你机会,并且欣赏你的人。

  【孙群】很多国外设计师也没有在中国淘到金,你听到的只是那些淘到金的人在说。

  【曾辉】设计周就是给你的一个推广平台,推行设计师提升,推动我们地位的提高。中国不缺乏像苹果设计师乔纳森那的,但是缺乔布斯。我们现在设计周,我们不敢自诩我们有乔布斯的作品,但是他作为政府来促进和推动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服务平台,应该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有这种专业的责任能够忙我们的新锐设计师、年轻设计师展示他们的作品。

  【主持人】谢谢,今天的访谈很精彩。




  

相关知识

【名家专访】《大设计》主创团队揭秘访谈
【设计风潮】中国设计交易之路 创造品牌价值
【设计风潮】伦敦奥运会带来的创意文化思考
【设计风潮】北京待客之道 呼唤文化回归
【设计风潮】晶麒麟奖获奖揭秘&中国好宅畅想
【设计风潮】中国好宅之追溯胡同生活文化
【设计风潮】为坐而设计 坐与长者的思考
搜狐家居《大设计》揭秘—主创团队访谈
《大设计》备受关注 引起各界人士热议
北京设计周联手央视 《大设计》春节热播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名家专访】《大设计》主创团队揭秘访谈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9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