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家具业的自救?

家具业的自救?

https://www.biud.com.cn 2011年04月26日16:09 家居装修知识网  

  争议着、观望着、期待着--各种情绪纠结之下,家具下乡的路仍在拓展着。

  “购买藏式家具,政府补贴25%”,7月9日,拉萨市家具下乡工作全面启动。符合条件的农牧民每户限购3000元,由财政补贴25%。

  在此之前,四川彭州市政府在5月18日启动了家具下乡活动。

  早在3月,广东省工商联曾积极建议政府出台“家具下乡”政策,获得多方响应。

  而在行业层面,6月6日,由中国家具行业自发组织的“家具下乡”活动也拉开帷幕。

  政府扶持和行业自救,都把家具业发展的目光放在了下乡这一渠道上。

  外销受阻打内销牌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出口受阻,使得我国家具业的日子极其难过。数字显示,由于出口下降,我国家具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增速由多年来的两位数降至一位数。

  而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也令家具行业雪上加霜。

  深圳家具协会在考察900多家同行业生产企业后预测: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将萎缩30%。

  出路在哪里?

  业界深知,别无选择,只有打内销牌。从今年广东三大家具展上“内销”开始唱主角的场面,已可窥见家具业发展趋势之变。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内销将成为行业洗牌的一个契机。

  但是,方向确定了,路怎么走?这也许更是难点所在。

  “家具下乡”引来质疑

  业界的分析是,我国的家具销售主要在城市市场,但国内一二级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状态,三四级市场却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其中,作为四级市场的农村市场尚未开发,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足以消化我国目前家具业的过剩产能,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家具协会在组织“家具下乡”活动前,曾就这一选题和业内专家学者展开过研讨。专家们的结论是,此举将有利于拉动农村家具消费、促进行业发展。

  于是,从政府到行业协会,都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家具业关注农村市场,以缓解当下行业面临的困境。

  但是该举措却引来质疑不断。

  有经销商从家具本身的特点和农民的消费习惯出发,指出家具本身不是高科技产品,能做的人太多。而且家具 没有家电业的品牌集中度高,全国6万多家家具厂,家具产品外观千差万别,想通过政府招标确定“下乡”品牌,几乎不可能。而且,农村顾客一般还都是定做家 具,不习惯、也买不起家具大厂的品牌货。

  据媒体观察,多数家具厂商对此倒是持赞同态度,表示如果政府主导家具下乡会积极参与,虽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至少也能维持企业的运作。但考虑到农民的消费水平,他们对于效果也不无忧虑。

  而出口型的家具企业对此反应冷淡。他们多年来根据国外客户的审美风格制造家具,对于国内农村市场的审美需求并不了解,自认在短时间内转型并不容易。

  更多的家具企业选择了观望。

  二三级市场才是方向所在

  针对各种争议,有人士进一步做出分析,认为如果充分考虑农村消费环境差异和农民消费水平特点,研究开发物美价廉、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的家具产品,同时,加强和完善售后、维修服务,农村市场还是大有可为。

  从这一点上来说,家具要下乡,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性等方面的转型对很多家具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更多的声音则认为,对于家具企业来说,不该用“下乡”这个概念,在当前形势下应更多关注二三级市场。

  深圳家协领着企业一趟趟北上深入二三级市场甚至四级市场分析调查后做出判断:二三级市场是拉动家具消费的发动机。而早在去年8月,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深圳家协就在行业论坛上宣讲家具业开拓内销市场打“县域经济”牌的理念。

  现实支持了这一说法:国内一线城市家具卖场销售从去年“十一”过后呈低迷态势,但二三线城市销售却呈平缓上升态势,显现出强劲潜力。

  浙江家具协会的有关人士也呼吁,要将目光转向二三级市场和农村,企业营销要向中小市县进发。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2008年以来新增中小市县家具经营网点超过3000个。

相关知识

家具业的自救?
家具业渠道背后的暗战:谁动了经销商的奶酪?
卖场残喘 中国家居最后的“自救”
被跨界 “打劫” 的家具业如何突围?
家具业的新机遇在哪里?
新冠疫情对中国家具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中国的家具业的现状?
大势所趋:家具业的下一个十年转向服务业
四川家具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品牌?
树立中国家具业的风向标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具业的自救?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