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30家房企上半年净利润一览 转型并非万能药

30家房企上半年净利润一览 转型并非万能药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08月28日10:34 家居装修知识网  

  截止昨日,已有万科、绿地、保利在内的70余家房企先后发布了2015年半年报。每个房企都在半年半中突出提及了自己的亮点,万科半年销售业绩已破千亿,绿地金融产业利润大增,保利地产市场占有率提升了0.41个百分点…

  但东边日出西边雨,亮点数据的背后,是房地产业利润的大范围走低——60家房企净利润率仅为8.4%,有些房企下滑幅度超过了50%。

  就像一场以利润为衡量标准的淘汰赛,从20%滑至个位数的行业平均净利润,让部分房企早已已入不敷出,淡出、撤退、逃离,都已见怪不怪。

  但未必逃出的,就能迎来利润的逆转。

 从20%滑至8.4% 净利润下滑已成行业普象

  房地产行业长期高达20%以上的净利润早已成为历史,从2012年开始,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就在一路走低,且一路滑至个位。

  2012年上半年,香港和内地上市房企的平均净利润为21.3%;2012年底,这一数字滑至18.41%;2013年,房地产行业平均净利润为11.97%;2014年,这一数字又跌至10%。

  而今年上半年,Wind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有71家上市房企公布了 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预告净利润亏损的企业27家,占比近四成。

  而中原地产研究部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5日,已公布半年报的60家房企营业收入合计为3011.4亿元,而净利润只有252.57亿,净利润率仅8.4%。就连标杆房企绿地、万科、保利、招商的净利润率也分别只有4.6%、9.6%、11.9%、11.7%。

 楼面价继续攀升 土地成本压缩企业盈利水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上半年房企利润的大范围拉低,与当年拿地成本的过高有关,“今年上半年销售的项目,大部分是2013年拿的地,拿地成本偏高,但今年上半年的房价在5月之后才出现上涨,涨幅也不大,高额的土地成本压缩了企业盈利水平。”

  记者查阅到,2013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决算数达到了39073亿元,是预算数的152.6%,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仅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四个一线城市的卖地总收入就超过5166亿元,全国前20名卖地收入超1.5万亿元,同比涨幅达63.69%。

  今年上半年,为了应对土地成本所带来的压力,部分房企也放缓了拿地节奏。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10大房企新增土地储备面积约1133.8万平米,同比下降25%,土地成交金额1078.3亿元,同比下跌13.6%。

  最新的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38.2%,即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降了38.2%。

  中原房地产市场研究部方面数据也显示,截至目前,十大典型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为3953亿元,同比跌幅高达32%。且中原预估,今年全年十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将在5000亿元左右,同比跌幅超过40%,将可能创6年来的最低点。

  但一方面是房企谨慎拿地,一方面是单块土地出让金的攀升。数据显示,今年前七月10大房企拿地的平均楼面价为3694元/平米,同比上升19%。

  面对高压的土地成本,房企的盈利空间依然不容乐观。

 转型并非一劳永逸 业务分拆受众捧

  面对不甚理想的利润预期,许多房企或者踏上了“转型”之路,更多的中小房企选择了逃离。

  近期高新发展和浙江广厦的“退房”事件早已不是先例。据统计,近五年间有超过100家A股涉房企业退出房地产业务,并有部分进入了与之毫不先关的领域,如苏宁环球和浙江广厦进入了影视领域,莱茵置业改名莱茵体育进入体育领域。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统计数据测算,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大约6%-15%,而餐饮业、服务业和娱乐业的平均利润水平都已高过房地产业。房企选择“退房”去发展陌生领域,也不足为奇。

  从部分转型房企的半年报中可以窥见,转型也是深门道的技术活。

  莱茵体育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共亏损2592.71万元,而上年同期,公司为盈利2499.26万元,净利润下滑幅度达203.74%。

  2月时更名为宜华健康的宜华地产,中报显示上半年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为83.59%。

  严跃进认为,转型是把双刃剑,对于房企来说,总是希望能寻找新的市场机遇或者和房地产业能进行结合的新领域,但因为许多房企原先业务都是围绕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发展的,突然地转型到其他领域,转型成本增大的同时,也未必就是个合适的切入点。

  而对大房企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多元化并存,以及分拆旗下业务寻找高利润点。

  继万科、中海、碧桂园后,近日,富力地产首度披露,集团正在研究物业管理业务分拆上市。

  彩生活成功分拆后市值与利润数据的亮眼,让业内刮起了一股物业分拆风潮。且效仿的房企想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万科、碧桂园等企业,不仅要分拆物业,还要分拆教育、家装等板块。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即便有足够的资金作底,分拆也并非人人都能“玩得起”。分拆上市的意义其实是一种企业规模成长的必然,也是在集团运作的基础上,各板块独立运作的体现,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对市值的最好管理。对于一些多元化战略的房企来说,分拆上市的收益程度会更大。而对于一些分拆业务也属于房地产关联的,那么分拆的意义并不大,甚至会因为分拆导致业务协同效益的削弱,甚至和传统房地产开发业务有一定的竞争影响。

 附:

  30家房企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一览表


相关知识

30家房企上半年净利润一览 转型并非万能药
43家房企上半年净利润下滑 超两成开发商亏损
万科上半年赚了48亿 43家房企上半年净利同比降2%
30家房企前5个月完成一半销售目标
30家房企三季报预警 五成房企亏损
地价高攀行业利润下滑 30家房企“胜利大逃亡”
前5月30家房企销售同比涨近八成
楼市持续回暖 内地30家房企销售额已破万亿
普遍房企大丰收 内地30家房企销售额已破万亿
30家房企六成销售下滑 多企业近期拿地数为零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30家房企上半年净利润一览 转型并非万能药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58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