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直播: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

直播: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06月12日17:50 家居装修知识网  

  6月12日,由搜狐焦点主办、搜狐焦点家居承办,司米橱柜独家赞助的法国设计中国行首站活动——“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大型设计师沙龙活动,在北京居然之家顶层设计中心举行。邀请了法国知名的科尔德菲联合建筑规划事务所(CAAU)事务所创始人、主创设计师托马斯・科尔德菲和伊莎贝尔・凡华特给大家带来“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的主题演讲,与来自北京的一百多名优秀设计师以及各大主流媒体一起分享法国当代设计文化以及中法设计文化差异的精彩碰撞。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这里是“司米橱柜法国年特约,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陈雪娇。
      首先我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特别赞助主办方,司米橱柜,以及感谢居然之家顶层设计中心的大力支持。司米橱柜源于1934年,2014年由定制家具第一品牌索菲亚家具引进的法国第一橱柜品牌。司米橱柜以领先的细节为品牌理念,打造优雅、时尚、精湛的法式完美厨房,为中国家庭带来全新领先的厨房解决方案。我再介绍一下托马斯·科尔德菲先生,006年,托马斯·科德菲尔(Thomas Coldefy)和伊莎贝尔·凡华特(Isabel Van Haute),一起创办了CAAU建筑事务所,随后因设计香港知专设计学院,赢得了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奖,此后,该建筑还获得2007年的埃菲尔铁塔奖; 2010年,设计了欧洲建筑艺术与都市研究中心和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又获得欧洲新锐建筑奖……随着在各种国际设计大赛上不断斩获奖项,托马斯和伊莎贝尔这对法国新锐建筑师,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他们是:
       CAAU建筑规划事务所主创和创始人 托马斯·科尔德菲先生(Thomas Coldefy)
      CAAU建筑规划事务所项目负责人、艺术总监 伊莎贝尔·凡华特女士(Isabel Van Haute)

  北京市建筑装饰设计院副院长设计七所所长、高级室内建筑师 刘道华先生

  美国跨界设计师 穆拉德博士
      搜狐焦点家居总编辑 饶江宏先生
      司米厨柜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 赵彬先生
      北京索菲亚衣柜总经理 王坚先生

    北京司米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 闵智先生 
      司米厨柜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李海玲女士
      司米厨柜有限公司培训部总监 刘怀涛先生
      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是搜狐焦点家居活动的一个亮点,首先邀请搜狐焦点家居总编辑,饶江宏先生致辞。

  【饶江宏】:非常高兴今天跟这么多设计师朋友一起参与这个活动。关于“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这是我们一系列中外设计交流的一部分,今年我们跟司米橱柜一起主办这个活动。我们发现这几年中国设计已经脱离了原来独立的市场环境,逐渐纳入到全球设计市场中。我们发现这几年有越来越多国际知名设计师在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实践,同时也有很多中国设计师参与到国际的设计项目中,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从去年开始,我们去年做的中国和丹麦的设计交流,今年我们和司米橱柜联合做中法设计形象的设计交流活动,未来还会在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陆陆续续有这样的交流。在此我特别感谢托马斯和伊莎贝尔来支持我们的活动,最近他们活动特别多。他们三周前把他的PPT给了我们,一直在改,路上在车上他还在不断调整他的PPT,他希望以最好的状态,同时把最好的设计跟大家分享,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建筑师对于自己设计的专注和执着,在这里特别感谢他们二位。同时我也要感谢司米橱柜今年跟我们一起做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感谢赵总。
       最后,预祝我们整个儿中法设计行能取得圆满的成功,预祝今天下午的活动能够让大家有所收获。谢谢!

  【主持人】:谢谢饶江宏先生,谈到“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司米橱柜的人在这里谈更合适不过,因为司米橱柜是索菲亚家具从2014年引进一个法国的品牌,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厨卫展,司米橱柜获得了品动(音)家居流行趋势的家居盛宴,获得家居厨房设计最佳设计奖项,我们现在有请司米橱柜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赵彬先生为我们做分享。

  【赵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司米橱柜有限公司,向光临这次法国设计中国行活动所有的朋友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2015年是中法文化年,司米橱柜作为法国第一橱柜品牌,从1934年诞生到现在已经有80年的历史。2014年由索菲亚引入中国,一直致力于把法国的设计和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健康环保的家居生活。借用今年中法文化年的契机,我们联手搜狐组织了司米2015法国年的活动,特别邀请了顶尖法国设计师与中国优秀设计师一起分享探讨,交流设计趋势,在此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法国人对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是十分讲究的,法国浪漫主义艺术闪烁着细腻精致,浪漫优雅的人性光辉,在厨房观念上表示的尤其突出。而司米橱柜作为法国第一橱柜品牌,也是法国知名橱柜的经典代表,法国浪漫主义色彩融入司米橱柜设计师的血液中,从功能性、艺术性、审美性等多方面,升华文化观念,审美观念和生活观念,以文化作为设计依托,与生活充分结合,各种各样的产品曲线结构,以及丰富的产品效果,材料的自由组合,线条结构对称或平衡,使得我们每一款产品的设计都与众不同。
       今天司米橱柜正式进入中国,业带来了纯正法国厨房设计理念,法国设计师和中国设计师一起洞察中国消费需求,共动开发新一代司米橱柜产品,同时赤巨资打造世界一流中国工厂和聚集行业营销团队,让梦想落地,中国消费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体验到法式顶级厨房带来的愉悦体验。
       北京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在不断变革与不断超越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优秀的设计理念,不断的突破思维,让中国的设计可以在国际顶尖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天设计师沙龙为法国顶尖设计师与中国一流设计师搭建一个深入沟通的平台,让法国设计与中国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相信今天交流对各位设计师以后的设计会有很大的启发。
最后,预祝这一次法国设计中国行北京站活动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赵总,刚才赵总说了我们司米橱柜的一些法国设计的基因,今天在座有很多是国内的设计师,不如现在让我们邀请北京司米橱柜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闵智先生介绍一下。

  【闵智】:各位设计师精英,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聆听两位法国设计大师的精彩分享。我叫闵智,司米中国北京区负责人,感谢主办方有这么一个机会结合诸位设计师朋友,请允许我用比较短的时间跟大家聊一聊天司米橱柜。
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司米名师汇,司米橱柜勇于开拓、、建设家装设计师渠道,而专门创建的一个优秀设计师会员平台!
       怎么样加入这个名师汇,我们有这样的邀请函和司米名师汇VIP卡,同时经过设计师朋友确认可以加入司米名师汇,这些邀请函会有专业人员跟大家对接。加入司米名师汇在我们ERP系统会录入签约设计师的信息,这样就完成了司米名师汇的确认。加入司米名师汇可以得到什么?第一个,2015年度最高返利政策,司米名师汇组织的10场会员活动,我们2015年度规模奖励。
       与司米合作的优势可以用四个方面可以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规划、品牌、产品、服务。
规划方面,司米橱柜进入中国的时间不到一年,我们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北京我们现在已经有100人左右的服务团队,服务于我们的消费者,截止到5月底,我们已经服务了2000位业主,我们有6个店铺,在居然之家等等都有相应的店铺服务,我们给出一线品牌最高的销售返利。下单后一周返利。我们设计总监亲自审核家装单设计方案,由高级安装技师组成家装单安装组,我本人亲自主抓设计师渠道建设,所以我非常重视这一块。
       品牌方面,毋庸置疑,司米有非常好的历史沉淀,有着八十年专业的历史。司米是这个行业里极少数以单元计价方式的品,我们更加清晰透明,不会有价格的黑洞。第二个,司米是唯一一个明码实价的品牌,我们不打折,我们把更多跟消费者沟通的精力放在产品和设计。同时,司米产品非常多,利于我们家装搭配,这是我们产品上的优势。
      服务方面,司米橱柜提供免费的清洁,免费的保养,免费的调试和免费的拆装,这是司米独家推出厨房护理,每一位消费者选择了司米橱柜,终身选择免费护理,每年两次只要提前15天打我们司米的电话就可以了。同时,司米是唯一一家提出终身免费保修的品牌,我们终身不收取客户上门服务费,终身不收取因质量问题产生小件产品的配件费,我们力争在服务上做的更好。
       在北京的团队做到五年第一的目标,今年我们在家装渠道希望能够有1000位设计师朋友的合作,形成1500次合作,达成4200万的销售。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是一个商人,各位是设计师的精英,希望各位能够助力司米,合作共赢。

  【主持人】:谢谢闵总,下面请托马斯·科尔德菲先生和伊莎贝尔·凡华特女士为我们讲一讲今天的主题“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有请。

  【伊莎贝尔·凡华特】:首先我要感谢饶总编邀请我们来到这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工作的情况,以及我们的工作室,我还要谢谢在座的各位对我们的热情欢迎!

  【托马斯·科德菲尔】: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叫托马斯,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CAAU建筑师事务所,我还要跟大家介绍我们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在我介绍我们设计的项目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设计的看法,因为我知道在座有很多设计师,我的看法是,设计为什么不能变的灵活、灵动,充满活力呢?在我看来,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在工作日中,在大楼中度过乏味的一周,期待到周末在自然中放松自己,我们的建筑应该将这两者综合在一起。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设计的项目,它们综合人的价值观,又能够返璞归真,比较简洁大方的设计理念!


  【伊莎贝尔·凡华特】:大家知道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吗?这是我们在2006年参加的一项国际竞赛,我们赢得了大奖。参赛一共有162名竞争选手,所以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拥有国际性风格和影响力,他拥有4000名学生。这是设计的原址,它位于香港的东北部,大家可以在图中可以看出住宅区十分密集,同时也有一些商业区。但是这个地方又十分的美丽,在这些建筑背后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山,在这里还可以俯瞰将军澳。分析完这个地方之后,我们在图中分析了所有这个建筑存在的矛盾的因素和地方,大家可以看出这个项目中存在一些矛盾点,比如它既要是开放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又需要为这里的学生提供一些安全感,让学生能够在这里自由的生活和学习,这就是我们在设计时需要解决的矛盾。我们做的就是把这些矛盾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一贯设计的方法。我们把这些矛盾的因素放在一起,又考虑到香港55层高的要求,这是建筑的一个立面,但是我们没有简单的制作一个立面,而是把这个项目中存在的要求和他希望表达的元素综合分析了一下,我们将元素进行了分类,那些元素需要以垂直方式体现,哪些方式以水平方式体现的,并和周期的社区能够联系起来。我们通过外设楼梯将这些元素联系在一起。这个图中表示是这个建筑所能体现的所有功能和所有元素,所以我们最终设计方案是城中之城,在这里我们能够分享。我们将这个项目其中一部分提高起来,大家可以看出在上面的平台是图书馆,图书馆是安放在四个独立的塔,四个独立的塔分属不同的学院。所以我们得到的建筑改变在天台上不同设计系的学生可以相互的交流,而在这个建筑底部大家可以和周边的社区联系起来。我们这个建筑还有一个屋顶花园,大家可以看出这是建筑内部的道路,周边社区的人可以随时来学校观看这些学生的设计成果,这就是刚刚托马斯为我们介绍的自由的空间,我们将这个空间设计成开放式的,大家通过不同的通道可以联系起来。大家可以看出这就是内部的街道,这个城市的生活在建筑中联系起来。
我们现在为大家播放一段视频,关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的介绍。

  【托马斯·科尔德菲】: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是我们两位设计师2006年参加的一个竞赛,为了谈到这个项目我们两位设计师在香港待了五个月,它周围是比较密集的住宅和商业去,而且要做到和周围城市的风格统一。这个项目是我们在中国做的第一个项目,像我们第一个孩子,后来我们又有了两个孩子,我们做了另外两个项目,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这些年过去了,这个建筑在香港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社会中,并且获得了自己的身份,我们非常高兴,我们的代表作很优秀。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在纽约的建筑,被称作多功能塔,我们知道纽约也是一个人口和环境都很密集的城市,像中国的北京一样,这么高的一个建筑是怎样能够做到综合和多功能呢?我们知道纽约是一个旅游城市,我们在电影中也经常看到纽约的一些镜头,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在这个城市我和我的太太相遇了。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个大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中很多的元素会合在一起,大家可以看到有的时候在时代广场上,不同的人会会聚在一起,这时候这些人具备不同特质也就综合在了一起。这个城市也是一座灯光之城,灯光让城市变的更加美好,像星星在不断的闪耀,这些灯光也让这个城市具备了另一重身份。这张图展示是纽约的城市机理,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稍微有关一些混乱,正是纽约的吸引力所在,如果我们在纽约不同的大道上看到楼房是一样的高度,我们感觉有些审美疲劳。但是在纽约,我们在路边边走边看,会看到新的,旧的建筑,这也是它的吸引力的来源。建筑的选址我们可以在图中看到是红色的区域,十分接近一条河流,要在这样高的建筑中达到高密度的建设。


       我们开始设计之前考察了周边的建筑,并且考察了这些建筑相对的密度有多少,我们在图中可以看出的是周边建筑的一个组合,也可以体现出它的整体风格,我们曾经问过自己,除了打造高密度的建筑之外,还是应该在这个塔上体现哪些价值?大家可以看出这个建筑靠近一条河流,我们曾经要解决的问题是,除了建设一个高密度聚集的塔之外,我们能否脱离这个塔本身,将它变成一个城市的公园。我们设计是一个多功能的建筑,这个建筑有这么多层,我们希望在各层都能够体现不同的功能,以便现实它一座多功能的建筑。同时它要符合城市的机理,它本身要像开放的街道和广场一样,要容纳不同的人和不同类型的活动。所以把这个大楼当做一个街区设计,使它形成不同的组合,体现不同的功能。大家可以看出这个建筑被分做不同的部分,同时他提供一些开放的空间,这就像在纽约的街上一样,我们可以随时和人们打照面,也可以享受生活,在蓝色区域中包含电影院、咖啡馆和饭店等等,人们在这里通过开放的空间相互见面交流,就像在大街上可以见面一样。
       在我们建筑选址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这座塔不是一个简单的立面,我们希望我们所设计的建筑能够具有永恒性,能够体现城市的特征,所以我们在塔之下又设计了一个公园。大家可以看出在这里我们仍然通过一些灯光的设计体现出建筑中的道路,像纽约的夜灯一样,通过这些灯光让大家明白,我们这个建筑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建筑,大家永远在忙碌着,生活着的。在图中大家可以看出,这个塔从远处看也是十分漂亮的,我们希望像这座塔这样大型的,标志性的建筑物,特别是具有非常远视角的建筑物,不仅作为一个建筑本身存在,同时体现一个诚实的文化和艺术特征。我们知道纽约是现代艺术最佳的聚集地,它本身可以成为一个展览。

  【托马斯·科德菲尔】:您提的问题很好,现在我在思考的也是这样的策略,因为建筑本身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而城市规划又要受到政治规划的影响,在中国有很多政治的决策会影响到哪一块地块需要保护,哪一块地块需要继续的开发。在欧洲也是这样,在我们进行古建筑和新建筑保护过程中,我们事先做一些调研,通过调研决定哪一些元素是需要保存下来的,哪些建筑是需要保存下来的,我也希望我作为建筑师和在座各位设计师都能够通过更多的交流和教育,分享我们这些价值观,并且让更多的人接受我们这样的价值观,也希望能够达成一些新的策略,保护我们的建筑延续这样的城市风格。当然,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我希望在未来我们进行建筑和建筑维修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商业的目的,还能够有更广阔的内涵。我也希望我们法国的建筑师能够和中国建筑师有更多的交流,这样避免在法国犯过建筑保护的错误在中国不要重蹈覆辙,希望通过更多的交流获得更好的方案。谢谢。

  【饶江宏】:刚才有一位设计师问了很多关于建筑理念怎么在室内呈现,我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请两位建筑师进行这样的演讲,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建筑设计师也好,室内设计师也好,包括产品设计师也好,他们从事的工作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在各自领域里的尺度不同,以及他们所运用的元素不同,但他们都是要处理环境和环境的关系,环境和人的关系,以及在环境中人和人的关系,不管室内建筑,包括产品,都是这样的。我们这一次请建筑师来,希望能用一个新的视角,对室内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室内设计的思路,这是我们这一次请他们二位来做演讲的初衷。
       作为设计师都特别喜欢看一些非常炫的建筑,刚才二位在一开始放图片的时候也放了一些,两位建筑师自己做操作的时候特别讲究平衡,比如他在密度、机理、闭合与开放,垂直与水平,包括传统与维护和变革与当今,他们在这些不同的矛盾体中做平衡,这其实是特别难的,因为你要做一些极致的东西,中国有大量的业主是不买单的,他们一直做矛盾中的平衡,从这个角度我非常敬佩他们。刚才他们在介绍案例的时候,一直基于矛盾中,环境和人的对抗中寻找平衡的思路,有一点说的比较少,我比较关心。刚开始放中外城市对比,我突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一直认为西方的建筑是非常现代的,中国是相对传统一点,我们实际上看的那些图片里,西方城市的建筑基本上是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的建筑,中国城市的建筑可能是二十年、十年,也许是昨天刚出现的,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讨论传统与当今的时候,好像有点尴尬,但确实中国设计师一直在讨论传统和当今的关系,我想你们面对中国业主也会碰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
       【托马斯·科德菲尔】: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也同样敬佩您做出的努力,您刚刚提到现代性和传统之间的矛盾,我和我的同事经常就这方面展开一些探讨,在中国尤其如此。现在在中国有很多传统风格建筑的复制品,八年前当我们第一次来到中国,我们业主成为这样问过我们,现在法国风格的建筑很漂亮,巴黎的房子也很漂亮,能不能在北京给我建造同样的房子?我们拒绝了,我们说不能,因为我们不想这样做,因为建筑本身应当符合适当进步的潮流,他既能体现传统的美感,又不与传统的美感形成对立,我希望在我们建设中能够保持这样的激情与信念,我们让建筑能够实现和时代的沟通与交流,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刻,城市中建筑看起来是不同的,三十年前和现在城市的面貌不同一样。我不知道这样是否能够很好回答您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不同的国家他们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工艺都是不同的,但是业主对我们提出要求的时候,我们既要听取他们的要求,又要重新解读,重新定义他们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平衡。谢谢。

  【主持人】:互动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托马斯先生和伊莎贝尔女士,非常详细,把他们几乎所有的作品展示给了大家。我们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参加!

  【伊莎贝尔·凡华特】:下面我们为大家展示仍然是一个多功能的建筑,在这个建筑中既有办公室,也有商业区。这个建筑位于法国北部的城市里约尔,而且这是主建筑中其中一个项目。这个建筑是位于城市比较重要的地方,他连接了城市两个部分,左边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办公区,楼房很高,右边是住宅区,楼房很矮,我们建筑将这两部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建设本身的绿化度。所以我们把建筑顶部做了很多绿色设计。我们有三座高楼,第一座是左边的办公室,另两座用于办公和住宅的。我们除了希望在建筑中体现多功能和综合的效果,也希望我们这个建筑本身风格是统一的。我们在这个立面上体现不同住宅单元。我们在住宅中有不同的设计,在办公这个地方体现了更多灵活的元素,而在住宅区有更多连接的空间,最后一方面是闭合的空间。大家看到是办公室左边的侧面图,在这个建筑中同时还有住宅区,我们为住宅区设计了两层,所以这样可以有更多连接的空间。所以看起来这个建筑的效果就像一副窗格,窗格内部又是大家住宅的空间。这是我们为竞赛做的一个效果图,左边是办公区,右边是住宅区,中间是我们设计的绿化去,也就是温室。在中间的地方我们还有一个小公园,这个公园以垂直的方式体现在墙面上的。这幅照片在建筑建成之后就拍摄的,所以绿化效果没有很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长好。为了让这个建筑绿化做的更好,我们在每一个房屋后面都做了一个内置的阳台,阳台上有种植的地方,可以让植物向上继续生长。我们这些内置阳台上的植物是通过屋顶上制作的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完成灌溉的,是以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所以这些植物不需要额外的水源。我们现在办公室位于这座建筑上,这幅图中大家可以看出,左边是办公区,右边是住宅区,中间是我们设计的温室。这是这个建筑的夜景,灯光把这个建筑烘托的更加好看,这个墙的外边是用了白色反光的砖做成的。随着白天光线不断变化,这个墙的颜色也在不断变化。这个建筑北面的立面,北面的立面更加封闭,可以把外面的严寒挡在外面。这是一些内部空间,这个建筑内部空间十分的广阔,在建筑的上面我们还有一些复式建筑的设计。

  【托马斯·科德菲尔】:我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个建筑和刚刚的风格十分不同,它是水上运用中心,位于法国。我们如何在建筑中利用各种各样的设备,使它不仅能够完成健身的功能,同时体现自然与健康。我们设计之前看了一些自然的景观,并从中获得灵感,我们希望利用这些的自然景观,让水上运动变的更加美好,让这座建筑能成为城市的地标。我们这座建筑的地址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右边是一个公园,紧邻着城市,我们需要让这个建筑既能够和公园连接起来,又能够顺利过度到城市中,因为这个建筑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立面,下面这个红色的区域,我们希望这个立面能够十分的抢眼。我们建筑设计方案中提出了一个方案,把整体的水上运动中心提高,使他们拥有开阔的自然视野。这是我们这个建筑整体的效果图,我们可以看出它既能够良好的和左边的公园融合在一起,又能够在右边良好的衔接进入城市。这个项目建成的效果图,这也是我们对于它一种意义的解读,希望人们在空闲的时间进入这个公园放松身心。
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是上海的项目,上海尚贤坊商业中心,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体现出我们如何通过操作不同的价值观,体现我们项目不同的综合效果。我刚刚为大家展示的是这个建筑建成后的效果图,但这幅图中更加有趣的是,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建筑如何跟周边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因为它位于上海一个比较历史悠久的区,我们希望建筑建成之后能够将原来老旧的房子变成现代的商业区。这个建筑良好体现了城市的机理,它十分有秩序,我们通过扩张它之间的楼梯和廊道,使两个建筑良好的融合在一起。我们还受到一些元素的影响,那就是来自本地的元素和风格,这个大楼中包含着不同的功能,有一些旅馆、餐馆等等,我们希望这些元素能够在建筑过程中保留下来,并且要符合城市的机理。我们建筑建成之后,不仅仅提高住宅的居住密度,而且希望能够使它变成一个既有现代意义,又具有历史风味的中国建筑。像刚刚我为大家展示的图一样,我们从外表上看越往上越开放,可以晚上利用灯光展现这个建筑的活力。这就是这个建筑内部的空间,可以通过这个广阔的窗子看出去就是以前的城市建筑的风格,我们希望这个窗子能为大家既提高自然的监管,又成为建筑和外部沟通的窗口。

  【伊莎贝尔·凡华特】:这个建筑是基于商业化设计的,这个建筑位于一个比较古老的工业区旁边,是现在建设的新区,我们前面看到是它最大的一个立面,这就是城市以前的样子。我们认为这么大的一个立面应该建设的更加抢眼,更加具有吸引力,它的背面应该是闭合空间比较多。我们在建筑设计的时候把西南面,大家看到的立面设计出了更多的生活空间,在建筑的四周还有很多的公园。大家看到是建筑中更多的细节,我们设计了四周有冬季公园,这些公园通过开放和闭合来适应不同的季节。这就是我们设计住宅最大的立面,黄色的地方是住宅空间,而蓝色是卧室。这个地方是商业区,上面是住宅区,我们还有一些复式的住宅位于建筑的最顶部。在东北方向我们希望能够建设一个花园,这样我们可以在东北方向来收集一些雨水,我们不同的冬季公园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这样适应他们不同的位置。所以每一个建筑住宅设计都不同,有的很大,有的很小,都是根据业主不同的喜好确定的。在夏天大家可以打开窗户,就可以实现自然的通风,因为这个建筑是南北通透的。在冬天又可以关上这扇窗子,这个窗子就变成一个缓冲区,保证房间冬暖夏凉。我们在每个住宅中又设计的窗帘,在夏天大家可以拉上窗帘,把房间外边的热气挡在外边。这就是房间不同的设计,冬季公园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在左边的地方我们又设计了一些相对低矮的建筑,以便和他周围比较低矮的建筑融为一体。这就是建设的格子间。

  【托马斯·科德菲尔】:下面我要向大家展示的是法国的卢西·奥布莱克中学,我们设计的时候了解到这是法国比较古老的区域,它现在被改造,改造成住宅区,我们既希望我们设计的中学能是比较稳定的建筑,又希望它能够代表这个地方的特征,所以我们的设计在最右边设计一个保护层,它从外边看上去像岩石,能够保护内部的空间,缓缓向前走,不断的开放,向步行街开放,在步行街开放之后又逐渐的提高。但是这个建筑并不是用砖设计,而是使用混凝土,这样避免使用一些连接点,能够让这个建筑看起来更有保护感。当我们走到这个学校的内部,可以看到它其实是十分通透的,从里边可以和外边的街道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建筑的主楼,这个建筑有两层,我们避免让这个中学的建筑落入俗套,希望它能成为城市的地标,因为在建设之初,这个城市的市长要求我们,学校的主要立面应该和城市相互沟通与交流。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立面设计是十分抢眼的,像刚刚主讲人提到要扫二维码,我们希望这个建筑有二维码的风格,这些图案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为了跟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这些格子代表不同的学生,学生可以用手机扫这些二维码,以便了解接下来的课程是什么,学校是怎么安排的,外边的行人也可以我通过这些的方式了解学校,甚至其他的剧院。这是我们学校中另一座房子,在下面它和行人街道联系在一起,右边的部分我们设计了很多的随机的孔,这些孔是未来通风,也让图书馆接受更多自然的光。这一面墙用混凝土做成的,它体现了砖做成的效果,而且在这一面墙上也可以扫描二维码。我们可以看到图中是学校的一个礼堂,这个礼堂的楼梯是将学校两部分联系在了一起。
       下面我为大家展示是前阿斯克新城公司总部,它是位于城市中,也是为了体现建筑如何实现与城市沟通和交流。这张图为大家展示建筑的草图,位于法国的北部,红色区域展示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大家可以看出这个建筑是多功能的建筑,既有商业区,由有办公建、旅馆、住宅等等,我们希望让这个建筑和右边的机动车道联系在一起。这幅图展示是这个建筑的草图,我们通过这个草图设计建筑可以利用的空间,希望他能够体现自由空间这样的特点,人们可以在建筑中自由畅通的行走,无论是生活在其中,还是工作在其中的人,都能够把这个建筑的入口当做进入城市的门户。这也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像我们之前讲过的例子一样,我们希望建成的项目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能够成为城市生活继续的地方,也能够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地方,通过建筑我们可以仍然看到城市其他的风景和建筑,这样生活在其中的人就可以变的更加的灵活、自由和放松。

  【伊莎贝尔·凡华特】:下面我们要介绍是在法索的国际会议中心,这个建筑位于瓦加杜古,是我们要建成的会议中心,这个地方气候十分的温暖。这是当地的一种水果叫葫芦,当地有一个习俗,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他们会把葫芦一切两半,用这些葫芦乘水表示欢迎,而且这些葫芦外边也会有一些装饰,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葫芦的概念很好,可以把它利用到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中。因为这个国家周边的邻国关系很紧张,而国家内部又是比较和平,比较舒适的。我们设计了三个葫芦的形状,分别为三个不同的大厅来设计这个项目。建成之后,这个会议中心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住宅、会议厅、宴会厅。这就是建筑建成之后的立面,我们为它增加的一些装饰,可以报这个建筑不受太阳和雨水的影响。大家在这幅图看不太到主要的大厅,我们为它设计了一个超大阳伞,保护这个建筑不受阳光的干扰。而且这建筑是位于一个有水的盆地中,可以保护这个建筑,这样建筑就能自然的形成通风。

  【托马斯·科德菲尔】:下面我为大家快速介绍最后一个项目,这是LMHA公司总部,我们希望它建成之后能够是一个生态化的工作区域,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既喜欢光又不希望有太多的光线,因为太多的光线会带来更多的能耗,我们需要空气过滤机等等。我们的建筑就是一个树,大家可以看到棕色的地方像树脂一样,它形成了一些自然的阳台,能够让人们自由享受外边的空间,而且不受太多阳光的干扰。这是建筑的中心位置,有很多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可以让人们自由的出入相聚,又可以实现自然通风。我们可以看出建筑中有很多广阔的空间,通过这些空间安装了一些健身的设施,可以让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健身沟通,建设更好的关系。

  【伊莎贝尔·凡华特】:这个项目位于香港,我们受香港地铁公司委托建设这个项目的,它有50层高。主体建筑已经存在,而且我们开发商要求我们让这个建筑变的更加可持续。香港有很多开阔空间,我们希望香港地铁公司能够更好的利用周边的开阔空间。我们希望这个建筑能够有良好的视野,既能够看到前边的港湾,又能够看到右边的绿地和后边的山。这是现在建成的项目,还有一些在建的。我们在建设之前向他们提出建筑,要做一个环境分析,因为有的地方接受了太阳光照过多,气温过高,有的地方会通风不畅,有的地方风又过大。我们希望他们在建筑之上建设一些设施,能够增加更多的绿荫。在现有建筑之上我们又增加一些可持续的设施,有的是一些园林小品,还有可以通风的塔,我们里面也有一些设施,能够让建筑内部通风更好。

  【托马斯·科德菲尔】:我们使用同样的策略建设位于九同西部的公园,它跟地铁在一起,它和周边建筑风格不是很一致,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改造它。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建筑把不好的东西变成好的。我们考察了当地一些建筑,希望通过了解当地的元素,把我们公园建设成一些微型的建筑。我们把这个地方分成不同的小区域,建设成气泡或云朵的形状,并在内部通过绿化设施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所以我们又扩建了项目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不同的亭子和小的空间,我们不仅完成了项目给我们的任务,而且还让它具备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娱乐功能,或者跟亲友相聚等等。通过这个建筑我们希望传达这样的信息,香港十分的关注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正在改进一些污染的地区。
        最后一个项目是我们最近参加的竞赛,在台湾设计的一个文化馆。大家可以在图中看出这个文化馆的位置,它周边有机场也有大学等等。我们使用不同的策略,我不希望我们的建筑看起来只是花架子,希望他在建筑之外和城市的公园,和外部联系起来。这个文化中心周边还有其他的文化设施和博物馆,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而且邀请更多的人从室内走向室外,了解室外的空间。这两个建筑像阴阳结合一样,一方面,一个建筑是传播知识的,是图书馆。另一个又是比较封闭,比较内向的一个建筑,使人们可以在其中交流和活动。左边建筑是图书馆,中间的地区澳门设置了廊道,希望让它表示在内部我们需要学习知识,同时我们需要走到室外进行活动,传播知识进行分享的观念,而右边的建筑我们设计一个中空的空间,在博物馆中有一个空白的空间,使大家可以向混的交流。这是这个建筑的全景,我们希望不仅仅为它添加外部的装饰,而且要让两个建筑联系起来。
这就是我演讲的结尾,我希望在座所有的建筑师都能够利用大家敏感的感官,在我们今后建筑与设计中不仅仅体现人类的价值,还能够让人类和建筑更好的沟通。这幅图是我们在巴黎建设的项目,更好体现了我们建设理念,这是临近街道的办公大楼,我们在外边使用高科技的装置,使它形成自然的空间,既能够为大楼引进新鲜的空间,又能够让大家跟大楼很好的联系。这是我们建筑的精髓所在。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充实的演讲,相信在座的设计师们也有很多问题想问托马斯先生和伊莎贝尔女士。

  【穆拉德】: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央美术学院教书的一个外籍老师,今天很荣幸两位法国设计师很专业的水平专线给大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下一次有机会我们欢迎这两位大师到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跟我们的学子做一些分享。我们在座所有的设计师很关心这两位设计大师,以及法国的文化为背景带到中国大地上,将来他们生态为核心的元素做一个建筑空间,这是我从个人觉得他们今天的演讲中总能够吸收到的核心的核心,将来我希望不止他们两位,我们在座每一位设计师可以以生态为核心做建筑设计,我想问两位大师一个问题,如果在北京这样一个缺水的地方,用他们建筑外观和室内景观为原生态的空间设计,他们用什么办法解决。谢谢。
我补充一下,我一个好朋友保罗·安德罗,国家大剧院设计的时候他在剧院周边堆了水补充原生态的概念,你们两位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托马斯·科德菲尔】:我认为一些小的元素可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有时候我们拿到项目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减少成本,或者这个地块本身是什么样的,但我会反过来想,我会考虑这个地块有怎样的特质,他包含怎样的精髓,可能这种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水,有时候是通风,换的新鲜的空气,比如在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中我们引入了更多的新鲜空气,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策略,比如在北京我们可以使用水的再循环,或者再利用其他的废水等等,在欧洲我们有同样的解决方案,我们通过一些设置和装置收集雨水,用于保持绿化和景观等等,我想我们可以更好的利用资源。作为建筑师,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减少能源的使用。

  【伊莎贝尔·凡华特】:最重要的是适应建筑本身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北京要使用很多水保证建筑更多的绿化,可能是很难实现的,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案,通过适应环境实现解决的办法。托马斯·科德菲尔:我认为室内建筑和室外建筑都是一样的,现在大家有一个大的趋势是追求很多的绿化,我认为更重要是我们的感觉和我们所看到的,有时候推开窗子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我们也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我想举一个例子,在瑞典的乡下,那里自然光很少,人们常常利用灯笼来获得光线,无论是室内建筑还是室外建筑都是一样,只要它足够的美丽、漂亮,能够置于我们的心灵,不一定从事树木和水来实现。

  【业之峰设计师崔丽】:首先非常感谢你们的演讲,我感觉受益匪浅。我想问的问题是,您是建筑设计师,现在在场更多是室内设计师,我刚才听到的理念,比如自由空间、功能、交流以及原生态的概念,你今天所讲的这些概念是否同样适用于室内设计?

  【托马斯·科德菲尔】:我认为室内和室外设计理念是一样的,只要他能够实现交流,也能够让人达到比较舒适的内心感受就可以,现在像我们在城市中,城市是一个大环境,我们在这个屋子中,屋子是小环境,他的光线都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在自然中我们强调是设计的功能以及他的材质,而在建设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返璞归真,这是我们建设的根本原则。如果能够在室内设计中增加一些自然的元素,让人们能够实现和内部环境的沟通与交流,像我们在这个房间中,现在我们通过空调将温度调节到适宜的温度,如果没有这些装置,我们很容易在这个屋子就失去了和它的共鸣,很难和它产生联系。在我们建设和室内设计都是一样,以简洁集合设计为目标,设计室内就会形成比较好的环境。
现在我们在场很多人一定很关注资源与消耗等等,无论是建筑师还是设计师,我们都有这样的责任,减少能源的使用,我们使用一些简单消耗少的材料达到室内的美观,当然简洁可以让我们达到这样的效果,最好使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实质一些比较粗糙的材料,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的是细节,而不是用奢华的材料体现建筑内部得设计。

  【业之峰设计师崔丽】:刚才我看您短片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关键词,其中最大队我的一点是水分与垂直,我特别想知道您有什么建议和指点,水分与垂直如何运用到室内设计中。

  【托马斯·科德菲尔】:您提到的这个问题有一点难度,因为我们在建设的时候每一个项目我们都有耽误的方案,针对这个项目本身。你刚刚提到的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我们之所以使用水分和垂直,是为了符合城市风格,使用垂直方向的设计,为了让它和周围的融为一体,而水分方向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沟通交流,像在桌子上一样,是一个平面。香港在很多建筑中的一楼有很多的大讲堂,这也是我们设计的初衷。

  【刘道华】:首先欢迎两位老师来北京。第二个,我是刘道华,主要以餐饮为主导的设计师,我想问的问题两位老师刚才讲的建筑实际上讲的是,如果用中国一句话叫“天人合一”,天是自然,是万物,人是万物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合是和谐统一,一是统一的整体。我觉得刚才两位老师讲的建议拿中国的话说叫天人合一。
       第二点,我想问的问题是,我们本身的建筑跟人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的,我想如果这种建筑我们放在上海、香港、北京,他是不是都是统一的一种风格,一个思路,因为大家都知道像北京这种历史悠久的城市慢慢在消失,如果还这种小氛围的天人合一能不能放大,把北京的历史和中国传统融入进去。

  

相关知识

直播: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
实录:“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上海站】活动
报名〡“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上海站)”沙龙
“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现场直播
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设计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设计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设计师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设计沙龙上海站圆满结束
活动报名〡法国设计中国行活动•北京站 12日开启
搜狐焦点家居法国设计中国行之上海站启动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直播:法国设计遇上中国实践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560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