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美建筑师斯蒂文·霍尔获得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

美建筑师斯蒂文·霍尔获得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7月23日15:26 家居装修知识网  

 

   斯蒂文·霍尔获得了日本艺术协会颁发的2014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斯蒂文·霍尔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是五个获奖者之一,他最出名的就是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扩建项目和北京的高楼项目。

  斯蒂文·霍尔获得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是重要的文化奖项,分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电影这几大领域。其余的获奖者包括法国艺术家Martial Raysse、意大利雕塑家Giuseppe Penone、爱沙尼亚作曲家Arvo Pärt和南非剧作家Athol Fugard,Athol Fugard是1989年以来第一个非洲获奖者。


斯蒂文·霍尔

  每位获奖者将获得1500万日元(£86000)、证书和奖章,日本艺术协会将于10月15日在东京举行颁奖仪式。霍尔曾在华盛顿、罗马和伦敦学习建筑,并于1 976年在纽约创建了事务所,他的第一个国际性项目就是住宅设计,受到日本建筑师Arata Isozaki的邀请,完成了位于日本福冈的住宅项目。2012年,他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英国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是去年的建筑奖得主,之前的获奖者还有Henning Larsen、 Tadao Ando、Alvaro Siza 和扎哈·哈迪德。

  斯蒂文·霍尔介绍:

  斯蒂文·霍尔(英文名:Steven Holl)是美国当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之一。1947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州布雷黙顿。1971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建筑系,此后在罗马学习建筑,然后在伦敦AAschool学习硕士课程。1976年霍尔先生在纽约设立了自己的事务所。2001年,Holl获得巴黎建筑学会最高荣誉奖章;2003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授予荣誉资深会员称号。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哈姆生(作家)中心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哈姆生(作家)中心

  性格特点                     

  斯蒂文·霍尔,这位看似欧洲人的美国人,是美国当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之一。在80年代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时期,东岸以他为首,西岸则以弗兰克·盖里为主。 1993年,霍尔参与赫尔辛基当代美术馆的竞标,在516件竞标作品中,他这个外乡人大胆地将馆址选在几座赫赫有名的建筑中间:西临国会大厦,东靠中央火车站,北面芬兰音乐厅,同时和海港遥相呼应。霍尔的设计征服了生性保守的芬兰人,也从此确立自己的国际建筑师的地位。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Y公寓

  霍尔并不张扬,他强调建筑是一种存在。他创办建筑评论杂志,深刻影响美国建筑界,然而他刻意回避成为明星建筑师。在出名之前,霍尔在大学任教,靠菲薄的工资糊口,在一间很小的没有热水的屋子住了11年,睡的是胶合板临时搭成的床,洗澡只能跑去附近的基督教男青年活动中心。他去日本竞标,业主不信任地把他晾在一边,在半年内找了很多人与他比稿,但最后还是觉得他的方案最好。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88年。理论基础

  霍尔的理论从本质上说,他还是信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但他也不满于现代主意建筑过于具体,过于冷酷的结构表现。他强调他的设计目的是在于寻找建筑难以琢磨的本质。从这种思维出发,他的设计比较注重强调空间的巧妙处理,强求平淡之中包含精巧的形式和内容。他的作品深入下去就能丰富的设计内涵。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北京当代MOMA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北京当代MOMA

  霍尔的建筑被认为是建筑现象学理论在当代建筑上的最充分反映。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Norberg-Schul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德《居、住、思》(BuildingDewlling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浮塔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浮塔

      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第一步。他认为,只有当人经验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而建筑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另一个领域采用的是梅罗·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斯蒂文·霍尔。在诺伯格·舒尔兹的理论基础上,霍尔强调的是“场所”在建筑设计中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建筑是与特定的地点具有密切的关系,不能脱离环境论建筑。同时也承认建筑与建筑师的个人经验和倾向的关系。所以,霍尔的建筑中包含了场所因素、个人经验、建筑本身存在因素的密切联系。他的这种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地点因素、地点的历史环境、规划条件、历史因素都考虑在内。他认为,建筑与音乐、绘画、雕塑、电影和文学不同,是与它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
艺术表现

  通过与场所的融合、通过汇集该特定场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得以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在霍尔的设计中,场地与建筑的功能组织,亦即景观、日照、交通流线等等是作为建筑物理学来考虑的。但这是一种需要形而上学的物理学。建筑是依据场地所有的内涵而设计的,建筑与场地相融合又达到超越物理的、功能的要求。实质上,这是通过建筑与场地的现象学的、经验的结合而得来的。霍尔将其称为“形而上学的连环”或者是“诗的连环”,也就是他在1991年出版的《寻找锚固点》一书中所提出的"将建筑锚固在场所中"。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麻省理工学院西蒙斯大厅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麻省理工学院西蒙斯大厅

       所谓的锚固点,就是作为“内在知觉”(innerperception)的现象(经验)结合在作为“外在知觉”(outerperception)的特定秩序中。霍尔认为建筑设计是一种在真实的现象中进行思维的活动,对场地的亲身感受和具体的经验与知觉是建筑设计的源泉,同时也是建筑最终所要获得的。这有两个层次,一是强调建筑师个人对建筑的真实知觉,通过建筑是个人独特的精力去领悟借鉴美好真实的事物,二是在此基础上试图在建筑塑造上创造出一种是人能够亲身体会或引导人们对世界进行感受的契机。面对场所、环境和建筑必须依靠人们的纯粹的意识、知觉来进行自我关照从而获得个人真实的经验和知性。那么,建筑所呈现出的现象是如何为人们的知觉所感受的呢?霍尔对可以为人们的知觉所感受的现象作了分析和总结,他把它们称之为“现象区”(phenomenalzones),即纠结的经验、透视空间、色彩与光影、夜空间、时间片断和知觉、作为现象镜的水、声音和细部。


斯蒂文·霍尔设计作品 LOISIUM酒店

  设计风格

  霍尔可能是现代建筑上最会用光的建筑师之一,霍尔对光的崇拜近乎到了迷恋的程度。而这种态度让我们想起建筑大师路易康来。康所宣称:“光为空间神奇的创造者”。康认为建筑不仅是呈现光艺术的舞台,它本身也是一束光。在与光并存的阴暗中,潜藏着人类原始的表现欲。对康而言,光是一种人与神的对话的语言,康多以阳光的深重的强烈明暗对比,来显露空间的崇高的近乎宗教的个性,因此康的设计中一直具有宗教般性格。 霍尔视光线为空间气氛创造者的态度与康是一致的,但光线在他的手中,则没有康的圣性与神秘色彩,反而有着春天晨光的喜悦与顽皮气氛,直接、间接、反射光、磨砂、色彩、轻玻璃的不断变换,让人惊叹:光能如此五彩美丽。霍尔称阳光的丰富性有如交响乐般层次丰富,我们应善用它来显现空间的优美品质。霍尔惯用直接用阳光在空间的直射、反射、折射的效果,来陈述他对空间模糊暧昧的捕捉。霍尔将自然光与空间以这样的方式结合,使人与自然能优良好的关系。霍尔在他的作品集前言《锚定》中,对光在空间中具有神奇性的阐述:没有光,空间将被遗忘一切。光既是阴影。他的多源头可能性,他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他的反射与折射,会交织的定义与重新定义空间。光使空间产生一种不确定性。(图来源筑龙网)

相关知识

美建筑师斯蒂文·霍尔获得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
斯蒂文·霍尔
斯蒂文·霍尔获2013纽约卓越城市建筑设计奖
为城市而设计| 克里斯蒂·德·包赞巴克:讲大都市的发展
普利兹克奖得主克里斯蒂·德·包赞巴
“一间宅”展览系列访谈 董功 :从走到飞
一起来做本与时间和大师同行的建筑学典籍
第四届中国旅游投资艾蒂亚奖公布113项入围名单
史蒂芬·霍尔设计的纽约猎人角社区图书馆
紫辰院对话斯蒂文•C•洛克菲勒畅谈家族精神传承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美建筑师斯蒂文·霍尔获得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41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