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东成张复锡:红木企业应造“精品”家具

东成张复锡:红木企业应造“精品”家具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1月08日10:45 家居装修知识网  


  回望2013 年的红木家具市场,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6月份颁布实施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它使原本就遭遇原料困局的红木市场雪上加霜,半年以来整个市场躁动不安,红木原料价格翻倍上涨,家具成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东成红木总经理张复锡表示,在当今红木资源稀缺,红木家具需求增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转型升级,红木企业应打造"精品化"红木家具。

  红木原材价格上升

  “下半年以来,可以说是近年红木原材料价格涨幅最猛的一次。”张复锡说,近几年大红酸枝(俗称交趾黄檀)每年都在涨,涨幅还算平稳,缅甸花梨(又称大果紫檀)则一直没涨过,而2013年6月份以来,红木原材料价格翻番,其中大红酸枝的涨幅为1~1.5倍,缅甸花梨一下涨2倍,他们都觉得涨得太过了。目前,根据大红酸枝材料的大小,每吨价格涨到10多万至60万,缅甸花梨则从原来的两、三万每吨涨到了现在的四、五万每吨,随之非洲花梨、刺猬紫檀等木材的价格都涨了起来。

  这波来势凶猛的涨价潮自6月颁布CITES公约后开始,公约将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伯利兹黄檀和卢氏黑黄檀等7种红木树种列入濒危植物进行保护。随后,作为以上木材主要出口国的老挝、越南、印度、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开始严禁红木砍伐并控制出口贸易。张复锡说,这是导致去年下半年以来红木原料涨价的直接原因。

  部分消费者出手提前订货

  红木原材料的价格翻番,导致红木家具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但目前涨幅要低于原材料价格的涨幅。在东成红木,在售红木家具的价格涨幅为1/3,例如一套大红酸枝沙发6月前卖18万元,现在则卖24万元。张复锡说:“作为业内人,我们知道大红酸枝的原产地老挝的资源已经很少了,也不准砍,属于二级保护植物,但消费者不太理解行业,售价一下涨得太高,他们可能承受不了。”

  他认为,随着资源的越来越稀有,红木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越南花梨成为濒危物种才不到10年,如今市场上几乎无料可取,每吨价格卖到了几百万,将来的大红酸枝就是现在的越南花梨,而缅甸花梨也很可能发展为现在的大红酸枝。

  红木家具价格的大幅上涨并没有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考虑到过一段时间其价格可能越来越贵,一些卖家等不及装修房子就开始订货了。“有的卖家要等一年多后才装好房子,他们也出手订货了。”张复锡说,这在以前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与此同时,商家也有惜售的心态,会将一部分好的木料储备起来,毕竟现在买木材的成本高,做出来的家具消费者也承受不了。

  精品家具将成买卖、收藏热点

  中国人钟爱红木,全球90%以上的红木都消耗在中国,时下红木资源越来越稀缺,而红木家具市场越做越大。张复锡说,多年前红木家具与皮沙发的价格差不多,可是皮沙发用了十多年后就扔掉了,而红木家具则舍不得扔,一定会继续留着用。大家都认为好一点的红木家具是可以传承的,传给子孙后代,这是目前红木家具需求量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深入红木家具行业多年,他也看到,以前零售的红木家具很少,都是批发,而现在红木家具用于博物馆、会所与家庭,不少人特地从东北、内蒙古、新疆赶来中山为自己选购红木家具。

  与此相应的是,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也增多了,过去仅中山一地,现在国内的红木生产基地除了中山,还有福建仙游、浙江东阳,共三大基地,此外还有河北大成、广东新会等生产基地。“这意味着对红木资源的消耗增大。”张复锡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转型升级,更要惜料,打造“精品”家具,提升生产工艺,做好质量,而不是大规模地批量化生产。首先从用料方面入手,不能再像过去老用很大、很粗的料,譬如一个15cm 的沙发腿,不再用15cm 厚的木料做,可以将木料剖成几块,镶嵌成一个箱型结构的腿,这样用量就少了很多,又做到了款式的大气。目前,市场上有些新中式红木家具结构简单,用料少,但在款式上缺了点红木家具的古典风韵,所以他们加快产品研发和提高生产工艺,创造性地提出并倡导中式与古典风韵相结合的 “新古典红木家具”,在减少用料的同时又让更多消费者喜欢。

相关知识

东成张复锡:红木企业应造“精品”家具
富宝轩红木张奕海:红木界的90后青年企业家
康耐登张峻铭:很多企业赚了销售额丢了利润
张承亮:设计师不应局限于形 应探索设计的神韵
“金九银十”在即 衣柜企业应树精品意识
家居保养:冬季干燥应如何保养家具才不易受损
品牌红木林伟华:红木企业该如何开展网络营销
三部曲打造企业软实力 铸就新东成
真言2016之明堂红木总经理张向荣:红木家具该如何传承与创新?
2018中山红博会开幕 东成·文宋备受瞩目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东成张复锡:红木企业应造“精品”家具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2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