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市场爆发背后含产能隐忧 企业需走出囚徒困境

市场爆发背后含产能隐忧 企业需走出囚徒困境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07月01日10:52 家居装修知识网  

  盘点2013年上半年,陶瓷行业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这样一个产能过剩、经济低迷、出口遇阻的环境下,居然还形势一片大好。度过2012年相对沉寂的一年,今年迎来爆发,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市场表现春暖花开,甚至投资新建生产线也增多。市场总体洋溢着乐观和轻松的氛围。其实早在去年年末,很多人都预测,2013年陶瓷行业的日子将比较好过。这种判断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策市”左右产业发展。不过,像其他钢铁、水泥、玻璃,就没有那么幸运,依然面临产能过剩的严重威胁。

  陶瓷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去生产。但是基于大环境的不佳,目前陶瓷行业的表现,可以说有些“过热”,下半年如果继续如此,恐怕就是“高烧”了。毕竟企业家对市场也有一股冲动。因此,我对行业近期表现还是有一些担忧。或许可以说,目前产业的兴旺,与产业集中度偏低有很大关系。集中度偏低,行业企业很难做到有序发展,市场信息反馈也具有滞后性。经过“南陶北移”“东陶西进”之后,全国陶瓷产区遍地开花,整个陶瓷市场表现愈发混沌,因此才有“一哄而起”的重复建设,才有同质化严重的过度竞争,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对整个产业造成严重损伤。

  今年以来,楼市表现不温不火,很多人相信,如果本届政府没有强调城镇化发展,多数三四线城市楼市很可能在今年已经出现了局部崩盘。陶瓷市场相对楼市有半年的滞后,所以我很担心,今年上半年开足马力的生产,企业、经销商仓库内库存爆满,如果长期无法消化,高库存可能是一个大面积爆发的现象。要知道,产能过剩时代,企业不是被饿死的,都是被库存撑死的。虽然市场的惩罚,会很快就纠正错误,但那样代价太大了。

  目前陶瓷行业总规模庞大和产业高度分散,企业个别决策容易忽略总体产能过剩的风险,由此我也想到,陶瓷行业还缺乏一个机构能够对产业运行、市场变化、企业经营动态进行跟踪监测,建立起一套产业预警机制,研究市场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市场饱和度究竟有多高,并能对国内外同类企业的运营情况、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判断可能存在的如低水平重复建设、反倾销、环保等产业损害异常情况,并及时向行业和企业发布预警信息,为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像预报天气一样,能够对即将出现的险情做出防范。在陶瓷行业充分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国产区网点密布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一套产业发展预警机制,为企业良性发展将提供巨大的帮助。当然,第一,要建立一个机构也比较难,第二,真正出台行业景气指数、发展指数,可信度怕也不高,产生的效果也很有限。

  高歌猛进不可能是一直持续的状态,事实上,陶瓷行业在高速扩张之后也逐渐呈现出波折状态。核心点在于,如何把握住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预判趋势节点。比较有意思的是,大概在进入21世纪后不久,陶瓷行业就有“产能过剩”的呼声和各种警告,但是产量却年年攀升,以致形成一种“增长的惯性”。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企业间彼此观望,很容易产生“即便行业总体产能过剩,但也不至于就多我这一点”的想法;市场供求矛盾加剧时,容易陷入谁也不肯率先减产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陶瓷行业的囚徒困境,既是市场的博弈,也是内耗的开始。

  在2013年上半年的大好形势里,我看到一些隐忧;在行业高速运转的时候,我们更加应该临深履薄、谨慎以待。陶瓷行业应该鼓励优质企业开展兼并,建立完善的推出机制,走优化存量、减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产能一旦过剩,能够及时的、自发的化解,就不会对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或许这样才能走出“囚徒困境”。

相关知识

市场爆发背后含产能隐忧 企业需走出囚徒困境
橱柜企业需走出模拟的初级阶段
地板企业需走出贴牌代工 加强产品创新
瓷砖企业需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不锈钢管材企业如何走出当前困境?
一季度家具市场”冰火两重天”企业融合走出困境
家具市场“外热内冷” 橱柜企业融合走出困境
微利时代已然来临 地板需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明星依赖症”致使元气大伤 橱柜业需走出“毒瘤”
o2o市场孕育巨大商机 卫浴企业需抓牢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市场爆发背后含产能隐忧 企业需走出囚徒困境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58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