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高温津贴保护办法流于形式 陶企执行不给力

高温津贴保护办法流于形式 陶企执行不给力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06月14日14:52 家居装修知识网  

又到一年高温时节。目前,全国各省已相继颁发新的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适用期限为6-10月,适用对象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规定指出,用人单位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不含33℃)以下的,必须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免费为员工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凉饮料,并强调“不得以清凉饮料充抵高温津贴”。

不过,根据记者调查,陶瓷行业在近两年来执行“高温津贴”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部分企业员工表示未曾领取过高温津贴,另外个别企业还存在高温津贴“打折”的情况,甚至还有员工并不了解高温津贴是怎么回事,而敢于通过法律途径实施追讨的并不多。

保护办法通常流于形式

6月3日,佛山禅城区户外最高气温达36℃。在陶瓷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挥汗劳作的景象随处可见。除了本身的工作强度以外,他们还要承受着车间里的闷热、灰尘以及刺耳的噪音。据来自四川的捡砖工彭阳介绍,他从2008年进入陶瓷厂工作,就从来没有领取过高温津贴。

彭阳负责的工作就是将新鲜出炉的瓷砖从传送带上拿下来,把身边的推车逐个装满。这些瓷砖的规格为800×800(mm),每块约重12公斤,砖体的温度在七十多摄氏度以上。而这个动作,他每天都要重复8至10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在此过程中,只要彭阳的速度慢于传送带,产品就会溜到传送带的末端掉并且掉落到水泥地面上,或碎裂,或崩角,公司也将会以产品的出厂价钱对他进行处罚。如果他漏捡了三块砖,这天基本上就算白忙活了。

尽管彭阳身上仅穿着不能再短的短裤和劳动手套,背后也有个大功率的风扇正对着他吱吱地劲吹,但汗水还是不断地从他的身上流出。当汗水落到了地面上时,便腾起阵阵水雾,它的水印也在迅速地消失。每半个小时,他就要喝掉由公司提供的4升凉茶。

目前,国内陶瓷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份工序仍然需要依靠人工操作完成。而窑炉等诸多设备同时高速运作而散发出来的热量,致使车间的温度常年保持在35℃以上。他们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上面析出了一层细细的盐晶体,闪闪发亮。

对于高温津贴的内容,彭阳最先是从网站上获悉的。工厂的领导并没有跟他们讲解过这个政策。而在他们以往的工资条上确实有“高温津贴”项目,但是谁都没有实际性地获得过这笔钱,他们以为这是公司的凉茶成本费用。

“不扣你的工钱,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在过去的十八年中,在禅城、南海、高明、东莞、珠海等地区从事过瓷砖搬运工作的李某表示,如果能够不通过争吵的形式从公司拿到足够的工钱,就应该知足了。“老板心情不好时,我们连茶水都得自己准备。”

在全国陶瓷行业内,与彭阳和李某相同遭遇的还大有人在。没签合同、没买社保的有之,连多吃半碗饭而被扣钱的也有之。5月30日,“爱随心飞”也通过陶城微博透露,她的朋友在山东省淄博淄川区某陶瓷厂工作了三年的时间,几乎天天加班,高温工作最长达四十八个小时,连保险都没有,更不用说婚假以及高温津贴;而在5月29日,“慕陈之君”亦通过微博透露,在声称包吃包住的江西宜丰县某陶瓷公司,只是因为多吃了半碗米饭,他就被公司克扣50元以示警告。

“多数陶瓷厂属于私企,就算我们知道有高温津贴,也未见得有老板舍得割肉。”有工人对高温津贴已经不存在“幻想”,他认为高温劳动保护办法通常会成为流于形式的一纸空文,对真正生活在底层的工人来说,高温津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这是中小私企员工权益被忽视的一面镜子。”有律师表示,虽然我国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部委,在2012年联合修订起草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企业在各种高温天气下的用工方式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是,“我们更应该着重去引导的,还是企业主自律的作用。”

依法维权尚有一定难度

根据广东省在5月30日出台的《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和《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以及在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高温津贴将于6月起发放。文件指出,在6-10月份期间,用人单位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不含33℃)以下的,必须以现金形式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每人每月最高标准为150元,每人每天6.9元),具体项目及数额需在员工工资清单中列明,并应保存发放记录至少两年。

而需要注意的是,凡是领取不到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均可拨打12333进行依法维权,经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给予补发,逾期未执行的,将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双方对高温津贴发放存在劳动争议的,可申请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

“按照广东省办法规定,假如某陶瓷企业拥有生产普工1000名,那么每年公司就要发出75万元,还得每天准备清凉饮料,数目将达百万元。但是,如果企业不发高温津贴,即使被举报,最多也就被罚款1万元。”有律师表示,由于违法成本低,很多企业往往都不会按照规定执行,以便在暑期省去“高温津贴”这项开支。

《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劳动者高温作业维权有了正式规定可依。但是,在劳资不平等的环境下,敢于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权益的并不多见。工人们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几百元的高温津贴而得罪了老板。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不论是仲裁还是向监察大队投诉,整个流程大概都要耗费2—3个月的时间,并且还需要投诉者自己举证,而且最终亦可能得不到满意的效果。

劳动者对高温作业维权意识的淡薄、依法维权过程的不顺畅以及劳动保障部门对违规企业惩处的宽松,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企业违规行为的出现。

不过,对于自己的违规,也有企业认为是无奈之举。目前,陶瓷产品市场受到全球经济影响严重缩水,各种原材料成本也在逐步上涨,令陶瓷企业不堪重负。不过,虽然如此,但是企业在对员工福利提升方面仍然不遗余力。“如果提前停窑,则会断了员工的稳定收入;如果继续开工,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产品库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

每当入夏之后,那些认为自己薪酬过低且无法再承受煎熬的普工,就只好另谋出路,大量流失。以佛山某陶瓷企业在2012年时的情况为例,在2012年6月份之前,该公司拥有1500名工人,6月份之后仅剩下1000名,流失率高达三成。

事实上,不少的陶瓷企业都面临着这种尴尬。原先企业还可以通过免费供给凉茶、缩短劳动时间的方式来缓解普工的劳动强度。不过, 流失的员工越多,留守员工的工作任务就越重,在普工流失严重的情况下,恐怕就连企业想要“缩短劳动时间”也难以实现了。

(文章来源:陶城报)

相关知识

高温津贴保护办法流于形式 陶企执行不给力
高温津贴保护办法流于形式 陶企执行不给力
儿童家具频现“质量门” 新国标执行不给力
儿童家具问题多 新国标执行不给力
资金回笼难 银行贷款能否成为陶企“救命草”
嘉兴经销商联合临沂陶企抵制低价竞争
电商岗位火了,陶企愁了!
陶企综合成本上涨 力推高附加值产品
佛山试水电商陶企比例不足1%
佛山陶企试水电商比例不足1% 前景仍被看好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高温津贴保护办法流于形式 陶企执行不给力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5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