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空调业:洋品牌异军突起得势市场

空调业:洋品牌异军突起得势市场

https://www.biud.com.cn 2011年04月26日17:02 家居装修知识网  
尽管今年空调市场的整体表现欠佳,层出不穷的价格游戏搅乱了整个行业正常发展的步伐,但是以LG、松下、日立为代表的洋品牌却异军突起,无论是其品牌拉力、市场操作、增长速度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LG:“中国化”的韩企


  在谈到中国市场时,LG电子中国总裁卢庸岳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远见:跨国公司如果只将中国当作销售市场,或仅在中国设立加工工厂,今后将丧失在中国的竞争力。可以说,今天中国市场的竞争也就意味着未来全球市场的竞争。


  在价格策略上,LG采取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其价格体系比国内同类型主流品牌只高出100元-200元。在宣传策略上,LG注重稳定性和持久性,等离子清新空调一直作为其主打产品,早期选择中国足球明星杨晨作为形象代言人,巧妙地融合了国内消费者的心理。今年,LG又聘请韩国影星金喜善作为形象代言人,再度提升了其国际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


  今年在华北、华东等地,LG空调实现了80%以上的销量增长,在原先并不看好的西南、华南地区,也获得了突破性增长,成功提升了在武汉、广州、重庆等地的市场知名度。据上海永乐新大陆店的一位导购员介绍:LG的牌子响、款式新、价格也不高。虽然上海人一贯看中的是日立、松下、夏普等日本品牌,但今年以来LG空调每天的销量都能够排到前三名。


  据了解,LG空调在国内的销量已连续3年保持60%以上的增长速度。卢庸岳的中国“志向”是:要成为成功的“中国企业”而不是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外国企业。


  松下:渐进的“中国路”


  截至7月底,松下空调共销售90万套,是去年同期的240%,其中出口38万套。这一业绩与松下日益完善的中国战略不无关系。


  早在1994年,日本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就已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广州率先成立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由于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公司以中日股份合作形式,双方股份比例为4:6。随后在合资公司的增资过程中,中资比例降到13%,后又因其中一家中方股东退出,中资比例降至6.7%。2002年底,随着政策的再度放开,中资完全退出,松下在中国已经全面实现独资。


  松下在华的独资掀起了其在不同产品领域全面抢夺市场份额的高潮。空调作为松下在华的主要业务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据松下空调总经理黑木和比幸介绍,2003年松下空调被松下电器集团确定为“全球性战略基地”之后,获得了松下电器在产品研发、技术、资金、销售渠道、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同时借助松下集团的海外品牌影响力及强大的销售网络,松下空调的出口销售得以迅速提升。在扩大生产能力的同时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在新的空调冷冻年度即将开启之际,黑木和比幸表示,松下将进一步加强渠道建设,利用技术优势加大产品开发。


  如何看待洋品牌得势?


  今年,日立、三星等洋品牌在华东、华南等区域市场也取得了较大增长。日立在上海已经连续几年创造了销售第一的佳绩,在华南的福建地区同时保持30%的增幅;而三星则在苏州、无锡等地取得很大的销量突破,特别是其出口增长迅速,今年有望突破40万套。


  这些洋品牌的出色表现,在为新冷冻年度的空调市场带来了希望和动力的同时,也给国内各个空调厂家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宝贵经验。在参与市场竞争时,洋品牌所具有的技术领先性、丰富的市场操作经验、卓越的经营理念都构成了对国内空调企业的极大冲击。


  尽管目前国内空调企业仍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未来几年随着洋品牌对中国市场操作成熟度的不断加强、在华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洋品牌必将大举蚕食空调市场份额。


  在与洋品牌的共同竞争中,国内空调企业需要及时学习其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网络维护、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优点。国外的一套先进理念怎样才能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相融合,从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空调发展之路?随着新一轮市场竞争的全面展开,洋品牌发力对于我们是压力,更是竞争带来的推动力。

相关知识

空调业:洋品牌异军突起得势市场
空调业上演颠覆戏码:奥克斯五月加速直道超车
洋品牌青睐中国市场 京城高端家具消费势头走强
石述思 :洋品牌逆袭中国市场的底气
领航空调业:不变与嬗变的创新者
橱柜市场频现伪洋品牌 3种炮制手法大曝光
橱柜市场日益混乱 “洋品牌”代替国产品牌
土洋暖通品牌争夺南方市场
建陶行业洋品牌来势汹汹 争相抢夺中国市场
建陶洋品牌若想斩获中国市场 "洋血统"需改良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空调业:洋品牌异军突起得势市场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