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知识 > 我国科学家获国际医学大奖 距诺贝尔奖一步之遥

我国科学家获国际医学大奖 距诺贝尔奖一步之遥 2011-09-14



屠呦呦 女,生于1930年12月,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 女,生于1930年12月,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本报讯 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

  记者登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网站,但该网站并没有公布屠呦呦获奖的相关信息,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正式的颁奖典礼还没有进行,所以并未更新。

  昨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网上发博客详细介绍了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饶毅认为,尽管在青蒿素到底是谁先发现的,曾引起争议,但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昨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的同事表示,由于拉斯克奖颁奖在20日左右,记者电话期间,屠呦呦已经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她基本上每天还来上班,特意嘱咐了,年纪大了,不让随意把电话外给。”其同事说,不便于透露其他情况。

  屠呦呦获奖也引发了科学界的讨论。不少学者认为,屠呦呦今年80岁高龄,其履历除了发现青蒿素之外,关于她的介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她的成就与袁隆平的水稻一样获得世界承认。

  “拉斯克奖”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誉。1997年以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近一半也是拉斯克奖得主。

  ■ 成就

  失利190多次后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 “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成千上万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但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相关知识

我国科学家获国际医学大奖 距诺贝尔奖一步之遥
中国81岁女药学家屠呦呦离诺贝尔奖一步之遥
诺信投资项目品牌概念店获国际设计大奖
继德国IF设计奖后 永艺股份UEBOBO再获国际设计大奖
千亿俱乐部有望扩至六家 万科碧桂园11月销售最高
宝能•慧谷 创领4.0独栋办公时代
无惧“新常态”考验 为恒洁人点赞
无惧“新常态”考验 为所有恒洁人点赞
东莞丰泰橡树溪谷别墅图片大全?别墅装修效果图?别墅户型图?别墅楼盘详细介绍?
新房帮再升级:开放大数据平台 订单客源滚滚来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我国科学家获国际医学大奖 距诺贝尔奖一步之遥 https://biud.com.cn/zhidao-view-id-9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