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知识 > 心脏性猝死 现场急救最关键

心脏性猝死 现场急救最关键 2011-04-24

  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张澍教授

  背景:闻名演员侯耀文、胡月、马季、高秀敏等明星心脏性猝死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对于猝死的关注。近日,在第二届“健康心跳 健康心”的活动上,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张澍教授介绍,中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居全球之首,这与社区预防知识缺乏、全民CPR()培训少、政府投入不足,几乎没有一个公共场所有现场抢救装备(除颤器)、抢救绿色通道不健全等有关。

  猝死,是一个让人“生危”的字眼。张澍教授告诉记者,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每年猝死的有54万人,相当于每天有4架波音747坠毁。而防范猝死的关键是早防早治和合理的利用医疗资源。

  八成以上心脏性猝死缘于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病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包括心跳节律或速率的异常改变,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张澍教授指出,人的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心律失常,然而更多见于心脏有病变的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猝死的最主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心脏性猝死88%由心律失常导致。尤其是冠心病和房颤是心律失常是最高危的因素。这些高危人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肯定要及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另一类危害较大的就是房颤和动脉流的突然破裂。尤其是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

  心脏骤停与除颤的工夫密切相关  

  心脏骤停也是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张澍教授表示,导致心脏骤停主要有两大病因: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此两类病人如果在伴有心功能不全,或者出现过心肌梗死,并有室壁瘤,其合并猝死的概率特别高。有研究表明,从心脏骤停到除颤的工夫与存活率呈负相关,如果3分钟内得到除颤,存活率可达74%,3分钟后存活率下降至49%。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重点在于下面四个环节:快速拨打救护电话;尽早心肺复苏;尽早除颤;尽早得到生命支持。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大部分病人心跳在大多数工夫内是正常的,在抢救和治疗心脏骤停过程中,过度的心室起搏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传导,从而导致一些房室传导良好的病人出现房颤以至心力衰竭。

  黄金工夫进行抢救很关键  

  无论如何先进的技术,抢救的黄金工夫仍是关键。张澍教授建议,加强社区及家庭急救知识的培训,提升心脏性猝死可防可治的认知水平及院前抢救水平,在公共场所设置AED(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器),将每年54万猝死的数字大大降低。

  张澍教授表示,目前国外的机场、车站以及百货公司等公共设备中都配备了心脏猝死的急救装备,并制定详细的方案以确保病人发病时得到实时地抢救,香港的大型商场就有此类装备,相关人员也接受过急救培训。但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心脏猝死的抢救体系,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也没有得到普及,所以国内的成功率就更低了。

  心脏除颤器可防治心脏性猝死

  对于那些处于高危因素中的患者,ICD(植入式心脏除颤器)是预防和治疗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的方法。张澍教授解释说,ICD能持续监护患者的心脏,当鉴别了发生了室颤或室速时,ICD便自动释放有效的电击治疗。尤其是高危病人安装了起搏器,就相当于置身于心脏监护室的保护之中,一发生心律失常等可能致命的危象时,起搏器即能赶紧启动治疗,病人即化险为夷。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植入心脏起搏器及ICD(体内除颤器)等患者数量达到5万台,比前一年的增加近30%,这也进一步说明人们对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视程度和对科学疗法的接受程度。

相关知识

心脏性猝死 现场急救最关键
从四方面入手预防心脏性猝死
首届深圳媒体记者应急救援训练 暨应急救援公益基金启动仪式
整体衣柜功能设计要合理 环保因素最关键
家居出现霉菌不用怕 改善环境最关键
橱柜的清洁与保养 保持干燥最关键
龙胜提醒:家装验收细节多 水电工程最关键
设计橱柜色彩搭配最关键
15个最佳单色墙面 实用最关键
移门安装购买概要 选好材料最关键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心脏性猝死 现场急救最关键 https://biud.com.cn/zhidao-view-id-19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