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知识 > 猪腿部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汇总

猪腿部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汇总 2011-04-24

  在运动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疾病中,腿部疾病占有较大的比重,主要有关节病、蹄病、肌肉损伤、骨骼损伤、软组织损伤、神经机能损伤。

  临床表现有跛行、不愿行走、轻瘫、震颤、不能站立、躺卧,病理变化有关节增生、脓肿、化脓、蹄裂、蹄烂、蹄底软组织增生或变薄、骨折、骨裂、肌肉拉伤、扭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究其原因有环境条件的、机械性的、遗传性的、感染性的及饲料等方面的因素。

  育成猪和成年猪腿部疾病的原因

  病因 症状 处理方案

  环境条件 坡度过大 >3% 地面粗糙 平滑 跛行、蹄裂、蹄烂,坡度越大表现越多,症状越重

  蹄底软组织扭伤、增生、跛行、易感染,水泥地面发生较多

  脱臼、悬蹄

  修整猪栏,使坡度 <=3%

  将水泥地面打磨成小圆形纹理

  保持猪舍干燥,避免地面湿滑

  少追赶动物

  运输 车厢底板平滑 长途运输 同猪栏平滑引起的症状

  关节僵硬,活动性差,蹄部外伤,胃溃疡

  车厢底板做成圆形凹凸不平的

  车厢内将猪分成几个小单元,休息后会自然康复

  遗传:腿无力综合症

  饲料营养:Ca 、 P 比例不当、Zn 缺乏 、Cu 缺乏 、Mn 缺乏 、VE-Se 缺乏、 生物素缺乏、水中毒 仔猪 X 形、 Q 形腿,母猪跛行、躺卧、不能站立,较少见

  蹄底软组织增生、被毛粗乱、脱毛、皮肤结痂、蹄岬横向破裂,较少见

  共济失调、软瘫、后躯瘫痪,较少见

  四肢交替跛行、犬坐式、关节无力,较少见

  突然死亡、共济失调、步态蹒跚、无力、轻瘫、躺卧、食欲减少,常有隔膜破裂、肌肉苍白,呈蜡样变,较少见

  蹄壁变软、跛行,纵裂较多,较少见

  震颤、疲劳、不停的活动、死亡,脱水后大量饮水,规模化猪场极少

  母猪 1 次大剂量补充乳酸 Ca

  合理补充或改善 Ca 、 P 、 VA 、 D 在日粮中的比例

  改善日粮中各成分的含量

  感染性因素:链球菌 、葡萄球菌、衣原体、丹毒、副嗜血杆菌 、滑液支原体、坏死杆菌、放线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口蹄疫  关节或局部淋巴结脓肿、化脓,伴有肺炎、脑炎及败血型病例,关节炎常发生于外伤感染后,从病变关节处分离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实验

  关节及软组织蜂窝织炎,关节软骨增生,有干酪样物质

  关节轻微脓肿,关节腔内滑液增多,伴有肺炎、肠炎、繁殖障碍等表现,包涵体检查

  关节轻微脓肿,腔内有絮片状、血样渗出物,伴有心内膜炎、疹状型及败血型病例,丹毒细菌的培养

  关节轻度肿胀,内有少量黄色滑液,伴有胸膜炎、腹膜炎等多发性浆膜炎,急性或亚急性发生

  关节轻微肿胀,滑膜颜色变暗,呈黄、褐色,并增厚,青霉素类药无效

  感染局部明显肿胀,变黑,呈蜂窝状,散发

  关节软骨明显肿胀,增生,散发

  关节腔内化脓,呈干酪样坏死,散发

  蹄尖剧痛,蹄冠、口、鼻、乳房等处水泡,新生仔猪心肌炎死亡,暴发

  消毒

  敏感药物治疗 + 饲料给药

  消毒

  四环素类药物注射和饲料拌药

  免疫预防

  消毒

  疫苗免疫

  青霉素治疗

  消毒

  青霉素类药治疗

  消毒

  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治疗

  支原净 10mg/kg BW

  林可霉素等极敏感药物

  按口蹄疫紧急防疫方案施行

  二、哺乳仔猪关节炎的防治

  哺乳仔猪的关节炎多由传染性关节炎引起,它是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重要疾病,受害的仔猪病死亡率可达 30 %左右或更高。引起传染性关节炎的原因较多:病原主如果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偶见巴氏杆菌和丹毒丝菌。入侵途径为扁桃体、小肠和脐部, 尤其是剪牙、断尾、断脐及一切外伤均可引起发病。

  防制措施:猪只一旦发现跛形,赶紧治疗,否则待关节肿胀后再治,疗效很低。药物的选择应据病原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关关节炎用大剂量的青霉素辅以地塞米松疗效最好。预防本病的措施是让仔猪尽早吃上初乳;断尾剪牙、剪耳号、去势严格消毒。

  值得一提的是,母猪胎次较低时,仔猪易发本病。

  三、猪的四肢病

  猪的四肢任何部位发生疾病,在临诊上都可表现为跛行,虽然跛行不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但严重跛行可丧失公、母猪的种用价值,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延长肉猪的饲养期限。

  病因和症状:

  传染性关节炎:

  主要病原有链球菌、丹毒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嗜血杆菌等。大多数慢性经过,也有少数从急性病例转变而来。临诊检查患病的关节肿大,常见于跗关节和膝关节。由于关节内有大量纤维析出而使关节变坚硬。病初体温降低,有一系列的全身症状,后期正常,仅表现被毛粗乱、消瘦和跛行。剖检患部关节,有脓性分泌物蓄留或呈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从中可分离出病原菌。

  外伤性跛行

  多发生在捕获、追赶、运输或配种之后,由于强暴的外力作用,而使关节钝挫,、剧伸或扭转。病猪表现剧烈疼痛,喜卧,不愿起立和行走。若强令其运动时,病猪三肢跳跃或拖曳患肢前进。触诊受伤关节,可发现有肿胀、增温顺压痛感。

  营养性跛行

  主如果由于饲料中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也可能因个体吸收功能降低。本病多发生于保育猪、妊娠后期母猪或生长飞快的育肥猪。表现关节或四肢骨胳弯曲,运动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腐蹄病

  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特征的一种疾病,也有的表现为蹄腐烂、趾间腐烂或蹄壳脱落。病因可能是由于网床结构较差或破损,造成蹄子破伤而感染,有的可能是患口蹄疫的后遗症。病变开始局限于蹄间,但很快波及到蹄冠、系部乃至球节部,这时由于剧烈疼痛而出现跛行。病猪喜卧,不愿起立,强令站立时患肢不敢着地。

  风湿性跛行

  由于猪舍阴暗、潮湿、闷热、寒冷,猪只运动不足及饲料的急骤改变等,致使猪的四肢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组织发生炎症、萎缩。本病往往突然发生,先从后肢开始,逐渐扩大到腰部乃至全身。患部肌肉疼痛,行走时发生跛行,或出现弓腰和步幅拘禁(迈小步)等症状。病猪多喜卧,驱赶时勉强走动,但跛行可随运动工夫的延长而逐渐减轻,局部的疼痛也逐渐缓解。

  预防和治疗

  预防:针对上述 5 类四肢病的病因,在平时就要加强管理,细心检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治疗:首先应除去病因,然后对症治疗,对于传染性关节炎,一般运用抗菌药物治疗。对于营养性跛行,应改进饲料配方,提供合理的钙、磷等营养物质。对于外伤造成的关节扭伤,患部可涂擦碘酊、松节油,或四三一合剂等。疼痛剧烈时,肌注安乃近、盐酸普鲁卡因,作患肢的环状封闭等。对于风湿性跛行,可静脉注射复方水杨酸钠注射液,肌注地塞米松、醋酸可的松等。

  四、跛行的对症处理

  局部的清洗消毒:清洗干净后,用甲基紫、低倍稀释的百菌消 -30 、 TH4+ 、百毒杀等消毒。

  用氯霉素或红霉素软膏涂察损伤部位和感染部位。

  肌肉注射一些抗生素如得米先、治菌磺、长效青霉素。

  保持栏舍内的干燥和宽敞,以免打斗。

  必要时栏舍内铺上消毒了的垫料。

  待好转后在饲料或饮水中进入治疗量的广谱抗生素,用药 7-14 天以防复发,或继发感染。

相关知识

猪腿部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汇总
家装涂饰施工的缺陷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复合地板踩空感和起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露台防水的重要性及防治措施
墙面裂缝原因剖析及防治措施 墙面裂缝的处理方法
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修补措施篇
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渗漏篇
流鼻血的原因及治疗
简析白酒浑浊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专业解读板式家具 甲醛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猪腿部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汇总 https://biud.com.cn/zhidao-view-id-1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