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对话云米陈小平:是否敢于否定自己,决定了你的上限

对话云米陈小平:是否敢于否定自己,决定了你的上限

https://www.biud.com.cn 2019年04月04日19:27 家居装修知识网  

仅仅四年,陈小平就让云米在纳斯达克上了市。太多人谈论奇迹,太少人思考背后的逻辑!

「企业要先做加法,后做乘法」、「用过去推未来,用未来定现在」……这是陈小平的思考,但远不止于此。

燕郊新浪<a href=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他经营企业的方法论,我们与陈小平先生进行了场对话。每一处的思考,都在刷新认知!

 

- 01 -

先人一步看到未来

你将事半功倍

燕郊新浪家居

很多人都在谈论「事在人为」,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前提,叫做「选对的事情」。

因为在出门的一刹那,就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2014年,我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决定离职创业。那时,我已在美的工作了15年。

如此坚定,是因为我觉得:用互联网逻辑改造传统产业的时间窗口已到。我的创业初衷,就是将互联网方法与我们最擅长的家电领域相结合。

回头来看,云米踩在了一个最准确的时间点,小米生态链在高速增长,我们实现了快速转型,5个月后,就拿到了红杉的A轮融资,估值2亿美金;2015年,销售额达1亿;2016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全年销售额3个亿,开始做线下店、自品牌;2017年盈利1亿,产品扩展到厨房;2018年扩展到全屋互联网家电,销售继续大幅增长。 

2018年9月25日,我们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云米的股票代码是VIOT,「家庭物联网第一股」。这个方向,既不是纯硬件,也不是纯互联网,而是两者的结合,这跟我创业的初衷完全一致。

当你入对了行,找对了方向,站在一个趋势的起点,就会很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可。

创业,一定要早先一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早一步发现趋势,你可能事半功倍;否则,将会事倍功半,消耗更多的资源去硬磕,也难以建立势能。

洞察未来,是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内核。做企业,这一点,没有任何人能帮你。

在这个快速迭代、新物种大爆炸的时代,你能否干出一件代表未来的事情?

-02-

先做加法,后做乘法

让企业指数级增长

燕郊新浪家居

对于云米来说,上市不是终点,是起点;上市不是目标,是手段。

 

2018年第二季度,我感觉到经济周期调整,需求下行,资本入冬,所以非常坚决地启动上市。提前一步,就能步步领先。之后半年,上市一气呵成,迅速搞定。

上不上市,不是基于过去做了什么,而是未来想做什么。

不是因为缺钱而上市,也不是因为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就要去挂牌。上市,是未来战略的一个起点,是让公司发生质的变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手段。

通过上市,云米实现了「家庭物联网第一股」的品牌占位。对云米的信任度发生了变化,未来几年建立用户、建立品牌的目标,可以提早实现。这才是我们的战略考量。

现在,云米已由过去的「加法式增长」,进入「乘法式增长」。

品类之间的协同会产生化学反应,整个企业的发展模型进入第二阶段。用过去4年的发展速度再跑5年,公司整个逻辑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做事是没有止境的。回首4年前,我是跟德哥(注:刘德,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聊着聊着,就决定创业了。之前,我在美的也可以不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我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做成一件事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有人写书、有人写歌、有人环游世界。创业,也就是其中一种实现自我的路径而已。

- 03 -

别做太多选择

你的时间该用来努力

燕郊新浪家居

我也有过迟迟做不了决定的经历。

很多年前,我刚毕业2年多,工作很拼,业绩不错,但对未来没有明确方向,犹豫彷徨,不知该不该试试别的机会。

那种状态持续了两个多月。最终我想明白了:我追求的是一个好的成长舞台、大的发展空间而已。

没什么的,干就好了。

那期间我换了很多岗位,我从来不问为什么,让我调岗,我搬桌子过去就开干了。只想事儿怎么干,从来不问事情以外的东西,不在乎工资高低,也从来不焦虑。

努力工作和做企业一样,利润是企业经营的副产物,收入回报、职务晋升也是你努力的副产物。所有企业都渴望人才,如果你努力付出,有业绩、有能力、又踏实、又忠诚,为什么不重用你?

很多人做抉择时,会把手段错当成目的。其实他们没看到真的目标,如果用目标倒过来做选择,就会很简单。

有的年轻人,冲动之下就离职。就像爬山,你爬着爬着,感觉怎么还没到山顶?你放弃了,换一座山重来。爬到一半,觉得不行,再换一座山。总是有各种很浅层的原因影响你的决定,这里待遇低了,那里同事不好了,那儿又离地铁口很近……你就会发现你在不断放弃、不断做选择。

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沿着一个方向不断努力。

人不要太多地做选择,人的大部分时间、精力,应该是放在努力上。

现实情况是:很多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机遇是一方面,但年轻人很难把握趋势吧?其实各行各业都有机会,只要一个相对有发展空间、有成长性的公司、领域、方向,你坚持下来,都不会太差。至于运气,你是没办法选择的,你能做的就是努力。

这个世界,你看它简单它就简单,你看它复杂它就很复杂。

人永远会面临选择,万物归简,看得明白一点,奔着下阶段的目标而去,你内心就会变得简单和安静,不会浮躁和焦虑。

- 04 -

创业是劈开一座没路的山

用明天定义今天

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最大的变化,是从用过去推未来,变成用未来定义现在。

职业经理人看未来几年的战略目标时,是基于过去的路径,从KPI出发,完成下一步的目标,关注怎么把事情做好;

而什么叫创业?开创一个未有之业。这是一条没有路的山,你不再是爬山,而是把山劈开一条路。

创业是没有过去的,是从0到1、从无到有,创业,只能用未来定义现在。甚至,所谓「坚持初心」,也要基于初心是否与未来一致。

创业者要看到5年、10年之后,自己是什么样子,知道如何做一件在未来有价值的事。创业没有路径依赖,去年做得如何都要直接翻篇,不断寻找一个更远的目标,调整战略、调整业务方向、调整行进的步伐。

我就一直在思考转型路,有时感觉前面是一片迷雾,我凭自己的眼睛、以前的战略视角,已经穿不透这层雾了,不知道雾的背后是什么。

而小米生态链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这是对我非常重要的东西。

挑战,就在于既要扭转习惯、又要结合既有优势。这是一个自我革命的过程,自我革命成功,转型就是水到渠成。

- 05 -

能否革掉自己的命

决定了你的上限

这几年,我的角色切换相对比较顺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的转变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做第一代小米净水器的时候比较早期,小米的同学们对我的团队帮助很大。产品定义、研发、设计的细节都要一起碰,甚至发布会的PPT,我都跟雷总对了五六次!有顶级高手带着走一遍完整路径,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这个过程中,我也特别有意识地清空自己。

比如做产品定义,经常跟小米的同学意见不统一,而我有十几年做产品的经验,我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这个时候,我就刻意不发表意见,或者发表意见,但最后听他们的。因为如果按照我说的干,就会做出跟原来一样的东西。

要转变,先得「依葫芦画瓢」:必须从头到尾画完,还要多画几遍。再往后,才能融会贯通。

好比练字。如果你原来写行书,现在练魏碑,你不能练着练着,就开始用行书的方法写魏碑。你必须严格按照魏碑的方法写,等写好了再去创新,把两种手法结合,没准能自成一体。否则,写出来的既不是魏碑,也不是行书。

人绝不是野蛮生长的,每个阶段都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才能不断迭代。也就是刻意练习,刻意清空自己、刻意地革自己的命。

为什么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走回老路去了?

因为他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人都会按照最习惯的路径去做他最习惯的事情,转变是不容易的。

所谓彼得原理,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组织当中,一定会上升到一个他不能胜任的位置,从此停滞下来成为这个组织的障碍。

这怎么突破呢?要么碰到贵人,要么通过自己的悟性,像小鸡捅破蛋壳一样捅开自己的天花板。贵人不可能永远有,最后还是要靠自省。

要时时反思自己,我的自我意识还算比较清醒,时时刻刻都在跟昨天拜拜。

- 06 -

读书无止境

但真正的成长来自经历

我特别爱看书,什么都看。

上大学时,本专业是机械系,但我想多学点东西,就修了个理财学的双学位,学财务与金融。课程很紧,我很少出去玩,每天基本是上午4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2节课,暑假还要上一个多月的课。

 

但我还是读了很多课外书。那时候,华中科大的图书馆一次最多能借5本书,我每次都借上5本,一个星期看完,下周再去借。我也喜欢写诗,写七律绝句或者填古词,写得很快。有一些朋友觉得很好,还说我是抄的,哈哈。

在我看来,读书学习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像海绵一样地吸收,不管有没有用,学了再说;

第二个阶段是融会贯通,你不再机械地学,而可以消化各种各样的知识,把它们像珍珠一样串成项链;

第三个阶段是自我发挥,你对某个领域有了自己的见解;

第四个阶段叫批判性学习,你能发现某个观点是对是错,正确的前提条件又是什么,从而批判性地吸收。很多人没有走到这个阶段,面对一个观点,只是简单地打个勾或画个叉。

其实,你应该去理解它背后的想法,看到表象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以及跟自身怎么结合。只有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才有真正的自我。

读书没有止境,你越成长,包容性就越强,你眼中的世界就越大。

当你不断地自我超越,就相当于一个变大的容器,里面装的东西永远不会满。学习也是动态的过程,每到新的领域,你可能都处于第一阶段,再慢慢进步。

当然,真正的成长只能在经历当中获得。别人讲的道理和经验,并不是你的,你只有通过生活、思考、经历而明白,才是你的。

只要你学会了自行车,即使10年没骑过,拿来一辆晃荡晃荡就又会骑了,因为那是你身体力行去掌握的技能。

成长都有必由之路,每个人都是从毛躁到理性,从不成熟到成熟。更早地从经历中自我复盘、自我认识,拥有人生的智慧,才能少走弯路。

假设每个人有10年成长时间,如果你前一点就明白了道理,后面就可以持续努力;而如果五六年了还在折腾,新人上来了,就开始换茬了。

- 07 -

下放最终决策权

你的团队将高速成长

燕郊新浪家居

同样道理运用到带团队,我有个小诀窍。

在美的,我最初升到中层时带1个人,后来带七八个,半年后,公司调了一个车间给我,300多人。其实团队人越少我越累,人越多我越轻松。

诀窍就一句话:把最终决策权交给下属。

比如做一件事情,本来99%由下属完成,最后1%是由我决策,那么我会有意识地把这1%也交给他,让他做最终决定。我在旁边看着就好,他们在我这里得不到最终意见,只能得到建议。

人,只有做了最终决策,才会真正成长。

职场中,很多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而我自己恰恰是通过做最终的拍板,有很大的收获,推己及人,就用这种办法带团队。

小问题,让他们犯错就好,没关系。重要的事情,我就参与深一点,提醒一句话,很多人就明白了。让他注意前面有个坑,他就会拐弯,而你如果把方向盘抓过来自己开开,他就永远学不会嘛。

带团队,重要的就是最后这1%,但这并不容易。愿意分享,是一种心性,所谓小成靠技,中成靠智,大成靠德。

做企业,带团队,人都是逐渐往后「退」的。越早期,介入业务越深;企业越大,你就越往后退。这样,团队水平会越来越高,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

- 08 -

所有逆境只在一念之间

路会越走越宽

燕郊新浪家居

2019年来了,我们都知道最近经济形势不太好。分享几点个人建议:

第一点建议,一定要回到企业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必须回到产品创新和经营效率等基本逻辑上,回归基本价值。

不管千变万变,不管是用互联网的外衣还是传统企业的外衣,企业的基本逻辑永远不会变。

第二点建议,提高你对复杂环境的预判和洞察能力,不断调整商业方向和趋势判断,尽求对未来趋势的穿透。

为什么创业是九死一生?

这个「九」,大都因为对未来没有看透。

第三点建议,即使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也要大胆前行,不畏手脚,积极探索业务方向和模式的突破。

创业是停不下来的。业务方向的探索,跟环境没关系,但必须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罗振宇关于「小趋势」的观点是对的,预知未来的同时,我们必须要不断地调整步子。尤其是经济出现调整周期的时候,动作一定要快。被动调整极难,主动调整则从容。

创业4年多,我从没有一晚上睡不着觉。什么事情都不会让我焦虑,「尽人事,听天命」嘛。

我们属于成熟创业者,心态从容。没什么事是完全搞不定的,总有办法,去做就好。过不去的不是山,是自己的内心。

所有困惑、委屈、逆境,都是一念之间。

想开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局面会打开,路会越走越宽!

相关知识

对话云米陈小平:是否敢于否定自己,决定了你的上限
云米陈小平:找准了定位和方向就不会产生困惑
专访云米陈小平:只为让消费者拥有完整的场景体验
云米陈小平:提升2C能力是企业首选战略
六问智能家居|陈小平:开放合作,加速智能家居整合和落地
2017BIFF专访云米CEO陈小平:重新发明好产品
云米CEO陈小平:颠覆传统,云米定义未来家
陈小平:把小米模式复制到净水器
陈小平:全屋互联网家电能抄出来?爆款背后是汗水和智慧
云米科技创始人陈小平:打破边界才能万物互联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对话云米陈小平:是否敢于否定自己,决定了你的上限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74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