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歙县茶宣传推介会在京隆重举行

歙县茶宣传推介会在京隆重举行

https://www.biud.com.cn 2018年06月28日14:28 家居装修知识网  

  近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安徽省黄山市人民政府、黄山市歙县人民政府、北京市茶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在北京举办了一带一路歙县茶宣传推广演示会。活动期间,本刊记者就一带一路歙县茶的历史、发展过程、出口创汇及发展愿景采访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学者。现将一带一路歙县茶有关情况呈现给读者。

  歙县茶宣传推介会在京开幕式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千古绝唱,顿时让徽州变得灵动飘渺起来,令人心驰神往。徽州,古称歙州、新安,现称之黄山市,地处皖南,毗邻浙赣,辖三区四县。歙县自古就是徽州府所在地,历来是徽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系徽商的发源地,徽文化的发祥地。因此,狭义地说歙县就是徽州。千百年来,无数的徽州商人通过徽杭古道、新安商埠将“东方三宝”之一的茶叶带出大山,走上茶马古道,沿着古丝绸之路,销往海内外,缔造了辉煌明清三百多年的“徽商”传奇和“无徽不成镇”的美丽佳话。可以说是茶叶成就了徽商,歙茶,又必然是其中的一颗熣灿夺目的明珠。徽商的雄起得益于徽州茶叶的优良品质,歙县茶叶的传播光大则得益于徽商的拼博精神。歙茶和徽商,天人合一,两者相得益彰。

  好山好水产好茶

1

  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开篇语:“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不言而喻,南方产好茶,好茶源佳木。

  歙县产茶始于汉末三国,盛于唐朝,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地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境内黄山山脉、天目山脉纵横相错。山高谷深,溪河密布,生态自然,森林覆盖率82.7%,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光照适度,云雾缭绕,是茶叶生长的天然佳境。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选育出了本土特色的黄山大叶种茶树,拥有了多样性的茶树品种种质资源。优秀的树种,绝佳的环境,科学的工艺,良种良方良法成就了地道的歙县茶。

  全县拥有茶园面积26.7万亩。其中,“三品一标”认证茶园26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7.3万亩。2017年茶叶总产量11800吨,一产产值8.28亿元,综合产值超30亿元。先后荣获“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等荣誉。成功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园1个,黄山白茶和大方茶双双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已构建起了外销市场聚焦中低档绿(眉)茶,内销市场由黄山白茶、大方茶、珠兰花茶、滴水香茶“四大花旦”当家挑大梁,高中低档茶叶全品系开发,内外销两个市场同时发力的良好格局。

  一路一带歙县茶

1

  茶叶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产品之一,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据唐•王敷《茶酒论》记载,在唐代歙茶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销住东南亚国家,成为“海丝”路上沁入人心的中国符号。

  回顾一部在中央一套热播的40集电视剧《新安家族》,至今依然牵动人们的神经。它借历史的镜子,演绎了新安家族秉持徽商精神,为求数万茶农、数百茶商的生存利益,在与西商进行的茶叶贸易中,斗智斗勇,茶倾黄浦江,为追求公平商事权的精彩故事。真实再现了歙茶“走出去”的曲折艰辛历程。斯者,俱往矣。

  循迹古丝绸之路。如今,歙县茶叶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延续中国文化的历史情缘,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茶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加快黄山“走出去”的先行使者。以黄山市歙县薇薇茶业有限公司、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徽商响应政府号召,拓疆扩土,“提质量、扩产能、增效率、降成本”,依据出口国的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和居民消费习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机器换人”改造全自动生产线,以质优价廉的茶产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提升占有率。传统的东南亚市场销售额大幅增长,非洲、中东等地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尤其受到了加纳、多哥、塞内加尔、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亚、冈比亚、科特迪瓦、刚果、几内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青睐,歙县茶叶覆盖了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形势喜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出口茶叶看歙县

1

  数据显示,2017年,黄山市茶叶出口占全省的六成以上,实现“十连增”。其中,歙县茶叶出口量达到2.7万吨,出口额近1.2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在县级层面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安徽省名符其实的外销出口茶第一县,当之无愧地荣膺国家绿茶加工出口基地县。2017年,黄山市歙县薇薇茶业有限公司克服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相向波动的不利因素,完成出口额8937万美元,较2016年6785万美元同比增长31.7%。出口数量19108吨,较2016年出口数量14000吨增加5108吨,同比增长36.5%,增幅创历史新高。国外注册商标“ACHOURA”,中文名称“艾丘”的茶叶享誉海外。

  2018年,歙县茶叶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出口业绩逆势上扬,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全县人民凝神聚力,久久为功、县委县政府扶持给力,精确施策、茶企厂家齐心协力,抱团发展的通力合一,是世代歙县人长持以往、不懈奋斗奠定起来的扎实产业基础。多因归一果,这里面有多品种开发,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管护;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的强劲支撑,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协调;国家级优秀品牌和拥有自营出口权龙头企业的牵引。

1

  脱贫增收致富茶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时指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同样,茶产业也是歙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当地农民的“钱袋子”。据统计,2017年全县涉茶农民20万,人均茶叶收入超4000元,已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茶叶出口创汇与助农增收双向同步,异曲同工。

  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茶产业,去年又出台了《关于打造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甲级队”的实施意见》等5个配套文件,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向茶产业倾斜,多渠道增加投入,推动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并把茶产业发展纳入精准脱贫和“四带一自”特色产业帮扶的重要内容,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茶业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村打造茶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人口致富,产业扶持贫困户人均拥有不少于1亩的茶园,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000元以上,提升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效。目前,全县有茶叶“一村一品”专业村80余个,已建成茶叶扶贫基地近60个,产业帮扶茶园面积约3万亩,成效显著。

  歙县茶的新时代

1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进入新时代,歙县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茶产业发展方向,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原料茶、大众拼配茶出口规模,引导茶企注册境外商标,布局“一带一路”国际市场。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条。在名优茶出口上发力,提升附加值。

  坚持两条腿走路营销模式,拓展名优茶国内市场。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着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等新业态,提升县域“四大名茶”在华东、华北市场占有率。

  加大政策扶持做强茶产业。年内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3个超1亿元、10个超5千万元的茶业龙头企业。茶旅融合建设10个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把茶园转化为观光采摘园,激活乡村旅游业,增强综合竞争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踏上新征程,歙县聚精会神致力于把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培育成富民强县的大产业,塑造为“新丝路”上“徽文化”对外交流的精致名片。到2020年末,实现茶叶初级产品产值超12亿元,综合产值达50亿元,跻身全国茶叶综合实力“十强县”,坚定地朝着“十三五”茶产业目标奋进。

  北京,China Tea.今天,我们在这里出发。

相关知识

歙县茶宣传推介会在京隆重举行
首届“企业品牌微电影年会”在京隆重举行
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招商推介会在京隆重举行
中国木门行业十五周年系列活动将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十周年庆典在京隆重举行
易恩全实木智能家具新品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空调系统现场检测业务”授权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智能家居研讨交流会在京隆重举行
食疗养生第一股——健来福股份上市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2018中国建筑新材料推介会27日在京成功举行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歙县茶宣传推介会在京隆重举行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72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