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地板“明码高价”成潜规则 消费者疲于应付

地板“明码高价”成潜规则 消费者疲于应付

https://www.biud.com.cn 2016年03月21日10:00 家居装修知识网  

  明码高价,消费者疲于应付

由于价格不透明,消费者常常为购买地板的事心烦不已。“跑了一个星期的建材市场都没买到合适的,总觉得太贵,被坑了。”有消费者抱怨道,回顾整个购物过程,对比了多家,总觉得商家报价的水分太足,无论是几十元还是几万元的产品都需要砍价才能最终敲定,虽然大多数产品都明码标价,但最终的成交价却仍需再议。这不仅增加了购物时间,还变相增加了购物成本,“如果会砍价还好,不会的话肯定吃亏”。

事实上,在购买地板乃至家居建材产品过程中,遭遇类似经历的不乏少数。“进卖场,最累的就是和商家讨价还价,最烦的就是货比三家,跑了一圈下来才发现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有消费者如是说,有些商品标价惊人,而如果会砍价,实际成交价可以打半折,甚至更低。

 明码实价,厂商有心无力

一直以来,地板终端销售的惯用方式是:高标价、低折扣,促销泛滥。这样的销售模式,使得同一产品在终端市场的价格体系十分混乱,面临同城不同价、价格悬殊巨大等畸形市场交易问题。特别是一些个性化高值产品,本身的装饰性能与使用价值突出,如若无法制定统一合理的市场销售价格,极易产生“天价地板”,长此以往,动摇商家的品牌形象及诚信根基。

“明码实价”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亦为发展之必然趋势,但地板厂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有心无力。地板产品同质化太过严重,价格战激烈残酷,执行明码实价就等于将价格公之于众,虽对消费者而言是件好事,但这一底牌一旦被竞争对手获知,并以更低价格面市,对销售的打击是致命的。

厂商和消费者的想法都有道理。长期以来,地板等家居建材产品价格体系混乱,商家乱标价的现象十分普遍,让消费者对价格捉摸不透。同时为了顺应消费者的砍价心理,商家制造足够的砍价空间,去迎合消费者。久而久之,商家打折促销的风潮越来越盛,直至达到“无促不销”的境地。因此,地板行业要想明码实价,前提是必须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让价格战回归理性。

联系当地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进行查询。

相关知识

地板“明码高价”成潜规则 消费者疲于应付
地板“霸王条款”成潜规则 消费者如何把关?
定制橱柜满足消费者需求 乱收费猫腻成潜规则
二次收费成家装行业潜规则 消费者应谨慎应对
定制衣柜额外收费潜规则 消费者保留尾款维权
设计师回扣成潜规则 橱柜消费者承担更多成本
一套家具竟有三个"娘家" 套牌家具已成潜规则
一套家具三个“娘家” 套牌家具已成潜规则
企业内部自曝:涂料市场“窜货”已成潜规则
只修不换已成潜规则 新买橱柜台面开裂难维权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地板“明码高价”成潜规则 消费者疲于应付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64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