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浙商银行发声持续挑战公众知情权疑点重重风险难消

浙商银行发声持续挑战公众知情权疑点重重风险难消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12月25日17:16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15年12月23日晚某知名媒体砸下重磅新闻,直指钜盛华背后的资金实际来源于浙商银行理财基金之后,浙商银行在12月24日凌晨迅速做出官方回应:

1. 浙商银行与万科、宝能都有正常的业务合作。

2. 深圳市浙商宝能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由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浙商宝能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浙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认购华福证券资管计划132.9亿元作为优先方,仅用于钜盛华整合收购非上市金融股权,不可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也不作为其他资管计划的劣后资金。宝能投资集团出资67亿元,作为劣后方。浙商宝能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作为普通合伙人。

3. 浙商银行一向秉承合规、合法、安全的原则办理各项业务。浙商银行的理财资金有充分的安全保障。

抛开第1点和第3点的官样文章不谈,最具信息量的第2点回应不仅没有证明其理财资金去向的合理性,反而欲盖弥彰地宣称“不可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持续挑战公众知情权并且疑似调戏监管部门。

我们深入分析浙商银行的第2点回应,有如下3条重要信息:

• 浙商银行官方承认用理财基金认购华福证券资管计划132.9亿,确认了浙商银行向华福证券资金注入这一事实。

• 浙商银行官方承认华福证券的132.9亿元资金是“优先受益人”,而宝能投资的67亿元是“劣后受益人”;然而从明面上看到这132.9亿元和67亿元是通过股权形式注入浙商宝能产业投资的,其措辞变相确认了华福证券和宝能系之间“名股实债”的关系。

• 浙商银行声称132.9亿元资金“仅用于钜盛华整合收购非上市金融股权,不可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试图通过宣称对这笔资金实际用途的不知情来为自己开脱。我们不妨通过梳理浙商银行输血宝能系和宝能系举牌万科的时间点,来证明浙商银行这种欲盖弥彰的声明实际上严重挑战了公众智商。(如图1所示)

宝万之争

图1 浙商银行输血宝能系和宝能系举牌万科的时间轴梳理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15年11月11日到12月11日短短一个月中,宝能系3次大规模增持万科股票,持股比例飙升至22.45%;而浙商银行通过华福证券在其中2个关键时间点(11月11日、11月30日)“及时”为宝能系输血共计147亿元。如此恰当好处的鼎力支持和精准的时间点重合,很难让人相信浙商银行在该过程中的无辜,至少绝不会像其声明中所宣称的那样毫不知情。

除了资金上的鼎力相助之外,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还发现浙商宝能产业投资在分别吸纳了宝能投资和华福证券67亿元和132.9亿元之后,将48.91亿元以增资方式反向注入钜盛华(如图2所示)。华福证券作为浙商宝能产业投资的大股东(持有66.45%股权),我们很难相信其对该资金回流毫不知情。我们有理由推测,这种资金回流是得到了华福证券及其背后的浙商银行的默许的,事实上是进一步巩固了浙商银行和宝能系之间“名股实债”的关系。

宝万之争

图2宝能投资、浙商宝能产业投资和钜盛华之间可能存在的反向资金流动

根据以上的分析,浙商银行在宝能系举牌万科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资金输血作用,并且很有可能是对宝能系的整个增持计划了若指掌,才会在几个关键节点连续送上资金“神助攻”。在此基础上反观浙商银行的官方声明,不仅欲盖弥彰地愚弄公众智商,而且有赤裸裸地挑战监管部门忍耐度的嫌疑。我们将持续关注浙商银行的后续表态,希望浙商银行能在之后的声明中诚实面对公众,而不是发布这种隔靴搔痒掩耳盗铃的八股文。



搜房声明:凡注明“来源:搜房网”或“来源:搜房别墅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搜房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搜房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

相关知识

浙商银行发声持续挑战公众知情权疑点重重风险难消
浙商银行回应万宝大战 疑点重重风险难消
浙商银行房贷新政:贷款结清均认定为首套
中国银行浙商银行出房贷细则
浙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可打7折
银行调整二套房政策 浙商银行推7折利率优惠
北京多家银行松绑二套房首付 浙商银行利率调至7折
王石现身浙商银行大本营 避谈万宝之争会见神秘人物
“浙商”回归宁海投资 抱团打造中国木家具集散地
二套房利率打7折属噱头 多家银行最低打9折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浙商银行发声持续挑战公众知情权疑点重重风险难消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62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