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大玩家时代:不联合,还拿得到地吗?

大玩家时代:不联合,还拿得到地吗?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12月02日08:15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房网讯 (记者张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8月份扩大1.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916亿元,下降27.5%,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就在全国土地出让金呈下降趋势,三四线城市库存压顶之时,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却迎来旺季。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20大标杆房企合计在土地市场投入了3010亿元拿地,其中在一线城市投入的占比历史上首次突破了40%(达到了44%)。

  在这样大手笔投入和竞争下,一线城市的“地王”层出不穷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局。

  据中房网统计,在2015年前11月,全国土地成交总价排名前十位的地块,全部被一线城市瓜分。其中,前8名的成交总价都在70亿元以上,前10名地王的成交均价高达78.54亿元。

  在单价方面,央企葛洲坝拍得的北京丰台花乡樊家村地块,除去公租房等用地面积后,楼面价已经突破7.5万元/平方米,成为北京土地市场新晋单价地王。紧随其后的还有首开保利联合体拿下的常营地块,楼面价达6.7万元/平方米;中铁建方兴联合体拿下的石榴庄地块,楼面价达6万元/平方米;首开保利联合体拿下的孙河地块,楼面价达5.5万元/平方米。同样,在上海,信达地产11月25日拿下的新江湾城D7地块,实际可售住宅楼板价超过6.1万元/平方米。

  如此密集的地王,如此多的高价土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就只能是成为大玩家的天下。

 大玩家的实力

  根据CRIC中国房地产咨询决策系统的统计,2015年前11月一线城市成交的100幅纯住宅用地中,北京的住宅用地成交总价588亿元,平均单块土地的成交价格超过了28亿元,这样的高价,确实不是中小玩家能够入场染指的。

  从前面我们统计的全国土地成交前20大“地王”来看,拿到地的大玩家无外乎三种类型,即:央企/国企、联合体、上市公司。

  中房网统计,20大“地王”中,央企、国企背景的企业拿地17块,占比85%;20大“地王”中,以联合体形式拿下地王的有8块,占比40%;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拿下20大“地王”中的企业均为上市房企。

  “联合体”被青睐

  出于分担压力、摊薄风险、优势互补等考虑,房企联合拿地渐成趋势。尤其在一线城市,土地成本高,又时常多个地块捆绑拍卖,这让越来越多的房企选择抱团取暖,通过合作相互借力组成“联合体”(变成更大的“大玩家”)逐渐成为趋势。

  中房网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排在全国前二十位的总价地王,以联合体拿地形式居多,这一比例占到四成。

  此前,中房网记者对北京拿地的调查稿也显示,2012年时,联合体还只由两家企业组成;到2013年时,开始出现了由三家房企组成的联合体;2014年当年,有两宗地块是由四家联合体携手获得的;今年到10月底,两家企业以上组成的联合体在联合拿地中的占比提高为五成。某不愿具名的国企副总向中房网记者直言:“现在北京一块地,动辄50亿元起拍,不联合,即使大型房企也有些吃力。如果北京的地价继续涨下去,四家联合体算什么?以后会有八家、十家一起撬动一块地的热闹场面出现!”(相关阅读>>北京土地市场“变态”成新常态“胳膊想拧大腿”只能抱另一条大腿)

  这么看来,如果不联合的话,要在一线城市拿地、特别是拿一块好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是作为房地产行业领军企业的万科、保利、招商、华润置地、碧桂园等大型品牌房企,近年来也成为联合拿地或合作开发的热衷者。

  从这些拿下总价地王的联合体的企业性质来看,“民企强强联手”、“房企+险资”、“央/国企+上市民企”、“央企+地方国企”的形式成为现阶段房企之间合作的明显特征。尤其后二者更是大行其道。

  据北京中原地产的统计,在2015年北京已经成交的44宗住宅用地中,只有10宗地块为民企独立获得,而另外的34宗地块,全部或者大部分参与者均是国企、央企。同样,在上海,虽然国企一统土地市场的迹象没有北京那么明显,但也占据大半江山。链家地产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上海成交的39幅住宅用地中,有22幅为国企单独或主导联合摘得,占比达56%。

  分析人士表示,央国企联合体拿地成功几率高,一方面在于参与方的实力,另一方面,地方国有企业更了解地方政府需要,如果能够和操盘能力强劲的房企开展合作,两者之间将大大形成互补。

 细数那些联合体模式

  依据不同的城市区域、土地条件、项目定位,及目标目的,房企之间的联合拿地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

  “民企强强联手”,即龙头民企之间合作。比如,碧桂园和中国金茂,中国金茂和融创。

  “房企+险资”,房企拉上“多金”的金融机构。比如华润和平安,绿城、中交和平安。

  央/国企+上市民企,比如首开和龙湖,首开和万科,中铁建和中国金茂,保利和招商。

  央企+地方国企/央企,比如保利和首开、中粮和首创。

  在这些联合体里,今年土地市场的最佳中国合伙人恐怕是首开。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首开在全国范围内抱团拿地金额已经高达373亿元,其拿下的13宗土地里,仅苏州高新区地块为单独拿下,其余12宗均为合作取得,其合作对象包括龙湖、保利、平安、融侨、万科等。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土地的疯狂豪赌下,联合拿地的企业越来越多,模式也越来越多,但各家房企在开发理念和追求利润方式上存在差异,已经成为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1+1能否大于2,关键不在于各方出资多少,而在于彼此在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利润分配上的趋同。(敬请关注中房网即将推出的系列调查《分手的联合体为什么越来越多》

 土地疯狂下的豪赌

  大玩家们在一线城市的疯狂抢地,也将影响着未来楼市。你如果还想着怎么在一线城市拿地,要联合哪些企业拿地,不如先思考下这种疯狂抢地的模式是否可行。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很多房企就是在赌博。按照目前北京土地市场价格的高度,根本不能以成本来计算,只有对赌房价上涨,将来手中的地块才有机会解套。

  而那些实力不足的本地企业,将来面临的生存空间只能会越来越窄。当土地市场成为“豪门游戏”的同时,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将随着地价的上升而被动上升,住宅产品被豪宅化将难以避免。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垄断的土地出让制度,火爆的一线房价,国进民退的房地产开发业,野心勃勃、财大气粗、考核不严的央企与国企,血与火的激战氛围,催生了全球罕见的中国地王潮!找死,却不会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大怪现象!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总结了地王的十三种死法,即:1.爽死、2.寂寞死、3.哭死、4.转死、5.整死、6.拖死、7.撕逼死、8.退出不玩死、9.不了解竞争环境、10.死在天亮前、11.规划死、12.被经济带死、13.一起死。不过,到目前为止,几百个地王中,爽死的多,苦死的少,希望明年还这样。

  但明年还会这样吗?一线城市中这些高价地王上诞生的豪宅们,究竟是“盛宴”还是“剩宴”,答案将在未来揭晓。

相关知识

大玩家时代:不联合,还拿得到地吗?
2015楼市盘点:10大关键词看懂房地产
丁祖昱:房价低,佣金低,还让人活吗?
箭牌全屋定制:新房装修,你踩雷了吗?
晒衣节活动热度不减,今天你抽了吗?
水压太小热水器打不着,添加增压泵完全可以吗?
"湖南采暖供暖公司"已装修了的房子,还能做采暖吗?
4月热线回头看:这些事解决起来真那么费劲吗?
评论:链家真是高房价的推手吗?
墙上的瓷砖不去掉,还可以重新装饰吗?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大玩家时代:不联合,还拿得到地吗?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61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