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 率先释放廊坊价值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 率先释放廊坊价值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07月28日15:01 家居装修知识网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周正宇表示,“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由此可见,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发展是先行者,同时也正在快速推进中,这也为京津冀一体化带来了实质性改变的曙光。

随着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全球的目光已经聚焦到中国的这一片新时代热土。如何实现这一宏大战略的,成为摆在京津冀各界人士眼前的战略问题。

22222222222222

轨道上的京津冀 点燃廊坊区域价值

要致富、先修路,曾经是传遍中国的一句实践真知。而在京津冀地区走入发展新阶段的当下,对于交通的要求,也从带动产业升级转变为促进城市群多维交流互补、城市群生活方式多样化、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等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渐浮出水面,具体表现为:轨道交通分级化、网络化;高速公路持续完善,带动环首都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核心举措。其具体项目可用28488来概括,即“2环、8通、4联、8港、8枢纽”

很多人提起轨道交通,第一反应是地铁。如今,这种便捷出行模式几乎成为大部分通勤族的出行首选。不过,根据协同发展规划:京津冀城市群由一核、双城、三轴、四区、11个节点构成,这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将上升到与城市内部轨道交通通勤一样重要的位置。

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规划中,轨道网将分四层。第一层为干线铁路网,主要依靠现有的铁路,负责沟通150公里及以上的区域。第二层为城际铁路,最佳运行距离为70至150公里。第四层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地铁,一般长度为30公里左右。较为新颖的当属第三层,为解决30至70公里人们出行需求而建设的轨道交通,专家称之为区域快线,主要针对环首都区域,同时优先对接新空港。在这一网络建成之后,廊坊、燕郊、固安等环首都区域,将迎来最大的发展空间。而廊坊由于毗邻新空港的缘由,或将成为区域快线首先通行的地方。

完善高速网 廊坊公路体系再升级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路修到哪儿,车跑向何方?解答这一问题要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空间布局,适应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升级转移需求,同样也要强化津冀功能和产业承接能力。以此为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发展规划第一批启动的有99个项目。

其中,京秦高速、京台高速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等3条国家高速“断头路”2017年有望打通,城市群和区域级沟通将更加顺畅,廊坊作为京津冀地理核心,同时也是黄金走廊核心枢纽,交通升级对廊坊区域的提升价值不可估量。

交通利好 驱动廊坊开发区版块价值飙升

通过对交通一体化的详细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宏观趋势:环首都区域的发展将迅速摆脱交通制约,实现多维交通的进一步优化。而作为北京产业疏解的重点区域,坐落于北京南部的廊坊开发区片区,毫无疑问将成为交通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最先受益者。或许在2018年,住在廊坊10 分钟步行到地铁站,20分钟到亦庄下车,将成为许多北京人的最终之选。

作为已经承接了华为、立邦、东芝、西门子、京东、阿里巴巴等数十家全球知名企业的产业集聚区,迅速提升的交通优势,将有效带动廊坊开发区在内的黄金走廊版块,将与新空港、新通州的时间距离拉近至1小时交通圈的范畴,而这一优势势必将再次在资本圈、产业圈形成新一轮的爆发式关注。

同时,作为北京南部建立最早、建设最完备的文教产业区,依托廊坊大学城、梦廊坊文化产业园等项目,也是廊坊开发区的未来不仅限定于产业,而更可能成长为北京南部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学研一体化中心。

随着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将有效释放这些交通网络的作用力,优化提升交通网络的交互功能。这一创新性举措,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跨行政规划协同发展的样板模式。例如随着新机场而建的区域快线,而2017、2018年,交通一体化即将迎来大面积的竣工落成期,届时这里将迎来飙升的区域价值。

目前热络的多级市场,已吸引资本的海量涌入,具备战略眼光的我们,不应错过这一时代的焦点。

相关知识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 率先释放廊坊价值
京津冀一体化房价先行金域缇香五环三居置业京城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通州区域商务价值彰显
北京地铁将修往河北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蓝图初成型
抢占京津冀一体化先机 泰禾与廊坊控股签约合作
12月3日经济新常态与京津冀一体化高峰论坛圆满举行
京津冀一体化让廊坊率先受益 “北三县”楼市火了
廊坊官员谈京津冀一体化:不想变成第二个燕郊
京津冀一体化利好带动保定廊坊等地楼市上行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投资商机:地产行业受益最快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 率先释放廊坊价值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57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