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专家支招:选装地暖的八项注意

专家支招:选装地暖的八项注意

https://www.biud.com.cn 2011年07月23日10:49 家居装修知识网  

  最近几年,地板采暖因其舒适、健康、不占用居室空间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很多楼盘也开始采用地板采暖。但地板采暖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再选择和使用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否则不仅达不到舒适采暖的目的,还会降低使用寿命,甚至会出现腐蚀漏水,刨地维修等后果,造成家庭财产损失。下面是地板采暖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1、尽量选用大理石或地砖地板配合使用,如选用木地板,只能选用复合地板,不可选用实木地板。复合地板热稳定性要好,含水量偏低,这样地板受热后不易变形;地板尺寸宜薄不宜厚、宜窄不宜宽,以利于与地面紧密接触和导热;地板下的垫层不宜过厚,要利于导热(但也不应过薄,以防强度不够而塌陷)。一定要选用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量小的地板,以免地板因烘烤而释放更多污染物质而危害您的身体健康。

  2、地板上尽量不做大面积的饰物(如地毯等),不安放无腿的家具,以免减少有效散热面积、以及热空气流动导致热效应减弱。地板不摆放普通泡沫及塑料制品,因为这些物品导热性差,容易造成热聚集,然后在长期高温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危害居住者的健康。

  3、开启地板采暖系统要缓慢升温,不可操之过急,最好一小时升温一度左右。在升温前保持地面干净干燥,以防地板因升温过快而发生开裂扭曲。

  4、铺设在地面下的地暖管距地板 <http://www.86wol.com/News/diban/>面仅约3-4cm,砸碰、敲击地面容易伤及地暖管,因此铺设地暖管道的地面严禁敲砸、撞击等,严禁在地面上楔入任何尖锐物,以防损坏地暖管。

  5、由于地板采暖系统属于低温辐射供暖方式,所以供水温度应在40℃-50℃之间,不宜超过55℃,否则,不但会造成采暖不舒适的问题,严重地还会降低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对此,消费者也可选用一些自动控制装置,如森德公司的水温自动控制单元,限制进水温度不超过55度,如水温达到55度时,则阀门自动关闭,热水被切断。

  6、应选用带阻氧的管子作为发热管(其中铝塑管为最佳选择),否则当地暖发热管和散热器混用时,会引起散热器腐蚀漏水。

  7、地板铺装完毕最好做环保验收。由于用作地暖系统的地板为复合地板,其本身就存在甲醛释放量问题,而当其作为地热地板,在加热后,就更加剧了甲醛的释放。因此,在铺装完地热采暖地板后,一定要对其做环保验收,确保游离甲醛释放量达到标准规定。不能重价格买不环保的便宜货,否则后患无穷!

  8、选用专业的品牌和性能优异的产品,选用专业的有实力的正规公司,不要贪图便宜找小厂商和流动摊贩。地暖行业素有“三分产品、七分安装”之说,地板采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品的各个环节都要求协调工作,无论是加热管、导热板、绝热层、防潮层、温控器,甚至每一个阀门的质量严格保证质量。市场上现在有些小的公司只有部分环节选用高品质的名牌产品就对外宣传自己的产品是名牌地暖产品,这是误导消费者,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第二,都要从方案设计、产品选型、施工安装到售后服务,都要求专业的人员设计和操作,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维修难度将非常之大,工程艰巨复杂,甚至影响到整个采暖系统的正常使用、或者大大降低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还会埋下在后期的使用中加大系统能耗、增加使用成本的隐患。

  所以在选用和安装地暖产品时,一定要找可信赖的有实力的企业和专业品牌,才能放心使用。如北京森德公司不仅对地板采暖的各零部件精心设计、生产或选择,还负责整体设计和安装,弥补了目前市场上地板采暖只有小公司集成施工的缺点,森德公司对全过程负责。只有如此,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地板采暖系统的细腻呵护,高枕无忧,切不可贪图便宜和图省事,随便找家小厂商或小区里的流动摊贩,一旦出了问题,销售商很可能溜之大吉,受损失的最终还是消费者自己。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JN101)

相关知识

专家支招:选装地暖的八项注意
专家支招:如何坚定实木门的好坏
实木地板与复合地板哪个好 专家支招:如何选择理想地板
橱柜什么材质比较好 专家支招:史上最全面的橱柜材质详解
中式古典装修风格设计要点 专家支招:感受传统中式文化
走出地暖的验收误区
电视机哪个牌子好 专家支招:如何戒掉孩子的“电视瘾”
瓷砖知识:专家支招 如何应对购买瓷砖时的陷阱
装修支招:选对板材 做好家装
专家支招:电视背景墙用什么颜色好 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专家支招:选装地暖的八项注意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5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