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房地产如何借智慧社区升级?

房地产如何借智慧社区升级?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05月26日16:16 家居装修知识网  

  自从1999年原建设部提出“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以来,“智慧社区”经历了十多年的漫长探索,进展缓慢。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加快实施,以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与房地产的深度结合,“智慧社区”终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2014年万科、绿地、世茂等开发商纷纷布局智慧社区,2015年小米、腾讯、360等互联网领头企业也纷纷涉足智能家居、智慧社区领域,智慧社区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热点。

  智慧社区的现状

  尽管“智慧社区”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服务商所重视,甚至不少楼盘宣称已经建成了“智慧社区”,但从现实的情况看,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问题。

  一、“智慧社区”的片面性。众多的开发商、网络服务商,以及其他智能安防厂商,纷纷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自己的“智慧社区”。由于行业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角度的不同,这些智慧社区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如腾讯的智慧社区侧重于云服务端,360侧重于安全智能家居,不能完全满足社区智慧物管和居民智能生活的多种需要。

  二、没有准确把握用户的本质需求。目前来看,智慧社区的应用需求多半是开发商或服务商提出的,智慧社区也较多地被解读为“炒作卖房”的噱头。由于没有真正发掘客户的本质需求点,导致系统对各类信息数据的综合应用水平不高,许多的应用功能的体验度差,普及率低。如社区购物仅仅停留在“智慧社区”的宣传上,得不到业主的广泛认同。而与此同时,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如在一些停车位紧张的小区,每天下班如何快速、有目的地找到停车位,则恰恰是“智慧社区”中亟需实现的功能。

  三、技术落后达不到“智慧社区”要求。目前社区的智能化系统包括模拟、半数字化、数字化系统。从全国范围看,开发商出于建设成本的考虑,采用的模拟系统占市场的80%以上,半数字化和数字化系统占比不到20%,除沿海地区外,其他区域的数字化系统应用比例更低。由于模拟系统的线缆抗干扰能力差,直接影响传输距离及信号,导致分期开发的多个楼盘不能共用一个管理中心,给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加之缺乏专业的技术维护人员,一般两三年后故障频出,无法使用,90%以上社区安防、监控等设施沦为摆设。

  四、硬件设备产品的标准不一。智慧社区的系统硬件,如可视对讲、视频监控、停车道闸、门禁等产品,每一类产品在市面上品牌繁多,多达几百甚至上千种。各设备供应厂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按照自己的产品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造成物业、安防、家居等各行业的厂家‘各自为政’,缺乏面向整个智慧社区的全局考虑,标准不统一。如可视对讲系统,室内机和室外主机必须由同一厂家提供才能实现系统的维护、升级换代,更难以与小区其他品牌的系统集成。这不仅提高了系统集成的成本,而且在产品的灵活性或扩展性方面也较差,不能满足智慧社区系统的统一管理。

  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

  一、一家牵头多方合作。随着智慧社区深度和广度应用功能的扩展,智慧社区的主体也已经从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商、设备制造商,变为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局面。产业链上下游涉及综合方案提供商、房产开发商、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多个角色。在如此复杂的产业链条中,由智慧社区综合方案提供商牵头,联合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等合作伙伴,设计建设一批具有兼容性、扩展性的智慧社区样板,树立信息化智慧社区的标杆。

  二、技术体制的突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社区正从传统的模拟化、数字化向信息化的趋势发展。硬件上逐步淘汰模拟系统,以数字化为基础,应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手段,开发综合的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提升物业公司的管理效率,也可以满足业主多样化的数字生活需要。

  三、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通过建立“智慧社区”的标准化,不仅可以杜绝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而且也可以让应用方案更加完善,避免建设的“智慧小区”仅仅实现了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应用,同时满足物业公司对安防、停车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的系统管理,以及小区业主家庭故障报修、停车引导、水电费用提醒与缴扣、社区信息查询、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社区娱乐、数字家庭等功能。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APP联合内容提供商,打造“社区一公里生活圈”,满足业主吃穿住用行。

 第三方多网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

  作为智慧社区的综合方案提供商,泰龙通信已经在“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营深耕了多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泰龙通信通过建设一张光纤到户网络,打造“第三方多网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该平台融合了各个运营商的宽带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同时,还能融合可视对讲、视频监控、停车管理、周界报警、智慧物管等系统,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用,构建了智慧社区专用信息化平台,满足业主、物管、商家信息传递、交互、沟通需求,成为智慧社区最佳的实现方式。

  泰龙通信打造的第三方多网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一、省心省事。在楼盘开发和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存在“方案提供商、设备厂商、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等多个角色,开发商难以协调众多参与者,规范施工。泰龙通信多年来与国内主流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软件开发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智慧社区的设计和建设规划中,统一规划设计施工,无需多家单位各自施工,为开发商省心省事。

  二、省钱。泰龙通信通过建设一张光纤到户网络,融合了各个运营商的宽带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可视对讲、视频监控、智慧物管等系统,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用,为开发商节省了50%以上的网络建设成本。

  三、提高楼盘品质。随着楼盘同质化日益严重,智慧社区为楼盘增加了新的卖点,提升了楼盘销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业主资源的高度黏合,形成长期、固定的忠实粉丝,开拓了新商业模式,为开发商、物业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解决智慧社区的维护和运营问题。泰龙通信打造的第三方多网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有专业的技术维护团队,长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全面保障了智慧社区各系统平台的稳定运行。同时,开放式的平台便于系统升级,减少投资浪费。

  五、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物业公司可以利用电脑以及手机APP,远程管控不同楼盘的状况,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的先进手段,对小区的安防、停车管理、信息发布等进行综合管理,让物业管理更方便、更高效、更精细,提升了服务质量,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

  随着互联网+房地产的深度结合,智慧社区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热点。与一般的智慧社区不同的是,泰龙通信打造的第三方多网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整合了上下游相关产业链,通过多网合一、一网多用的社区网络,实现智慧社区、数字家庭功能的无限扩展,满足开发商、物业公司、社区业主的多方需求。也唯有如此,房地产才能借智慧社区升级,从而增加楼盘销量,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回暖。

  泰龙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3月,是中国首家第三方驻地网企业,拥有国内唯一的第三方多网融合的网络服务平台,也是首批新兴的用户驻地网企业(CPN)和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商(ISP),被政府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 “光纤到户建设与运营示范企业”。公司专业致力于投资、建设和运营光纤到户三网融合项目。泰龙通信建设的光纤到户网络具有“网络开放共享、运营商平等接入、运营商业务直达、用户自由选择”的特点。这种第三方驻地网模式,由泰龙公司于200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被业界和媒体誉为“泰龙模式”。“泰龙模式”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通信产业报、新浪网、搜狐网等著名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公司在成都、武汉、郑州等城市,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广电、长宽等运营商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合作建设了近50万户光纤到户三网融合小区。

  公司愿景:让泰龙通信走进每一个家庭

相关知识

房地产如何借智慧社区升级?
《家居智库沙龙》第一期:如何借微信营销?
借“智慧社区”重塑新商业 长虹迎企业发展历史机遇
广州家具展:大健康战略启动,家具行业如何借势掘金?
从制造到“智”造 长虹谱写“智慧社区”新篇章
碧桂园的年末“互联网+”实验:打造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怎样做到安全与智慧
海尔U-home携碧桂园落地智慧社区创新型商业模式
2015房企欲借互联网转型 争建智慧社区拓展融资渠道
房企欲借互联网转型 争建智慧社区拓展融资渠道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房地产如何借智慧社区升级?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55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