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墟释”情景乡村,土筑木造

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墟释”情景乡村,土筑木造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05月25日12:38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15年5月22日-27日,中央美术学院乡土研究展《墟释——情景乡村、土筑木造》在天津北宁公园乐观堂成功举办。此次展览是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周宇舫教授、何崴副教授联合策展,建筑学院三年级建筑和城市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展览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学成果上的又一次延展和提升,也是两位老师近年来对于中国乡土研究的又一次呈现。在过去的几年内,两位老师放下所谓媒体时代影像化的虚拟教育,回归自在的土地,坚持从田野调查出发,进行中国传统乡土空间和文化的研究;同时,在呈现方式上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建筑学的方式、方法,强调社会学的视角,艺术的表达,以及展览的呈现。从2012年以来,已经在国内外举办了多次展览,也取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习主席“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为引言,用十数件作品传达了参展设计师对于中国乡村、乡土、乡情的一种解读和艺术呈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内容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闽南土楼和闽东北木拱廊桥。土楼和木拱廊桥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土楼既具有独特的几何造型和空间原型,也承载了中国汉人独有的家族伦理关系,是研究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活化石”;闽东北木拱廊桥当地称为“厝桥”(厝:房屋),以其独有的木构形式,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享誉海内外,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座类似的木拱桥。当然,这两者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体,它们与所在自然环境和村落人文环境具有极高的契合度,是中国传统村落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系住乡愁”的点睛之处。

厝桥-桥厝:桥也是厝(房屋),厝也是桥
厝桥-桥厝:桥也是厝(房屋),厝也是桥

本次展览以“墟释”为主标题。其中“墟”的本意是被人所遗弃的,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场所。而“墟”的另一个意思是村落中的公共生活空间。墟里,是对传统村落形态最简的描述。此展览中的“墟”,不是单纯的对废墟的缅怀,或者文人气的感叹,而是带着一种积极的、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废墟。正如策展说明中所述:“既存在而又废弃,它凝固了时间。相遇的即刻,自然的再生弥散了这种时间性,而废墟所呈现的是一种生机。‘望墟兴叹’,不过是一种失落的矫情,面对自然的再生建构的启示,我们诚惶诚恐。”

 墟释+圆

墟释+圆


“释”,有消失之意,亦是解释与释义之意。因此,“墟释”,既指乡村消失的状态,也是对于废墟的释义与阅读。展览中所呈现的是对中国乡村现状的解读:即对几个正在释化中的村庄,几个土筑木造的乡村遗构的阐释……

 

展览中的作品以不同的观察视角呈现,它们相互串联,构成了一个整体移位的映射。而诠释过程的关键在于这个系列研究一贯的态度,即不介入状态的拓像呈现,也是一种“默然静观”。

 素描山水:以西方式的素描重新诠释东方山水长卷

素描山水:以西方式的素描重新诠释东方山水长卷


 

 

部分作品阐释:

第一组:模型延构

作者:金鹤年 方亦媛 李锦莉 毛甜甜 黄天植 王宗杰 刘子莘 李亚锦 黄翾 周磊

模型延构(Structure Extending ),基于木拱廊桥的传统木构模型,延展构成的尝试可以被看成是这种独特的木构模型的核心价值。探索的不仅仅是这种建造形式的变化可能性,而是其在当代的生命力,这或许是最为接近其物质性的一面。无论是线性的延伸,还是平面的延展,都是构成性的延展。中国传统建构的精髓即是一种延构模型,或者说是一种具有延展可能性的建造体系。“土筑木造”的延构过程,不仅仅是系得住乡愁的活性载体,更是通向未来的“桥”。

  木拱廊桥-切片

木拱廊桥-切片


木拱廊桥-图解
木拱廊桥-图解


第二组:情景重设

作者:秦缅 王楚霄 周俊彤 王颖 张智乾 胡云飞 刘名沛 孙玉成 黄鹤玥 李宜轩

情景重设(Scenario Resetting),是基于现场记录资料基础上的场景重新定义和重新设置,实物模型所呈现的是舞台化的共时场景,而皮影戏形式的影像所呈现的是重设的历时性场景,仙宫桥的定时影像所记录的则是片段化的时间场景,将这三种对于时间的演绎在一起呈现,是一个非常好的具有蒙太奇电影语言化的“场景重设”装置,特别是一个世俗化的牌桌,将观众置入了场景之中,成为一个观者,也是被观看的对象也是一种时间的呈现,或者说“时空穿越”。那些坐在廊桥中讲述廊桥故事的长者,正是场景重设的主角。 

 廊桥的反向呈现+随拓

廊桥的反向呈现+随拓


第三组:移位映像

作者:陶暄文 孙慧琦 郭皓月 葛婧妍 梁欣 苗九颖 吕佳依 高俊 王睿东 马鑫

移位映像(Trans-location Mapping),整个“小博物馆(博物馆装修效果图)”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映像(mapping)”,用移动为操作,将作品定位为各种“移位”。有现场实物的“移物”,有通过映像叠影的“移影”,讲述一个置入自我的故事;有图像转译实物模型的“移译”,还有图形图像叠合传统绘画视觉语言的“移像”关联,简单拓像的碑文痕迹转移和异质呈现。“移”的概念本意是转换和错置,这个小博物馆的定义事实上不再是实物或影像的陈列,而是一个诠释现实存在的多维映像。在“映像”的语境下,采样的实物变成了有意味的“现成品”。

 移位影像:观察者,即当代人与古代人在场景中的交汇和交互

移位影像:观察者,即当代人与古代人在场景中的交汇和交互


第四组:文字解构

作者:王子健 刘琪睿 张兰 郭宇飞 王浩坤 江衍璋 蒯新珏 金延盛 刘明希 张玮琪 戴高乐

文字解构(Character Deconstruction),汉字中有很多叠构的字,不管给予了什么奇怪的发音,其字面的意思还是可以通过对于所叠之字的视觉认读来获得一个模糊的意思。如果溯源汉字的造字之法,又可以看成是一些可读性强且视觉形意明确的部首所叠合。同学们受到木拱廊桥中的对联、诗句的感悟,通过对于“诗句”的文字和意境解构,然后重新创构了新的文字,这或多或少可以看成是从徐冰老师那里走出来了一步。山水长卷草稿所描绘的情景一如世外桃源,尝试中国特有的视觉呈现方式来建构现实与过去的共生。

 拆字-组字:利用实体、影子、反光随机组合形成文字

拆字-组字:利用实体、影子、反光随机组合形成文字

诗文解字-2:将每句诗文解构重构合并为一个字,不求表意,但求表形
诗文解字-2:将每句诗文解构重构合并为一个字,不求表意,但求表形


第五组:身体映射

作者:姜旭 刘烨琳 付一玲 隋昕 姜黎 徐子 钟朗 蔡明倩 赵今今 高鹏飞 薛海明

身体映射(Body Mapping),一边是纪实性的声音,讲述着先人遗构的故事,一边是通过身体来体验土楼的几何构成关系。静默的集体舞蹈静音了历史故事,土楼的中心院落成为一个舞台,也是一个被诠释的对象,舞蹈的内容是由被诠释的对象即时引发的无意义集体动作,瞬间构成一个抽象的空间,可以被称为“身体映射”,不知土楼中的先民们是否也是这样来看待土楼中的仪式的,但“身体映射”本身所探讨的正是身体与环境的关系,仪式本身就是集体身体行为的“映射”。用绳子拉紧的模拟木拱廊桥的结构,也是对原木结构的一种材料解构,从而获得了全新的结构造型形态。

老师与部分参展同学合影
老师与部分参展同学合影

土楼在呈现
土楼在呈现

仙宫桥-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共场所
仙宫桥-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共场所

一个土楼(模型)的一生
一个土楼(模型)的一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自拍杆视角下的土楼:利用自拍杆和鱼眼镜,90后观察世界的方式和以往不同
自拍杆视角下的土楼:利用自拍杆和鱼眼镜,90后观察世界的方式和以往不同


 

 

 

 

 

 

相关知识

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墟释”情景乡村,土筑木造
墟释——情景乡村 土筑木造
天津设计周直击 中央美术学院“福建土楼”研究展览
记忆与梦想—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将亮相津门
“记忆与梦想”——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
“记忆与梦想”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即将启幕
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看展指南
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观展指南
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精彩展馆抢先看
“记忆与梦想”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火热开幕,国际范儿起来嗨!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15天津国际设计周“墟释”情景乡村,土筑木造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55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