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美国人的豪宅,送给中国人也住不起!

美国人的豪宅,送给中国人也住不起!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04月20日06:19 家居装修知识网  

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就是一个天堂般的存在!但是天堂的日子可不是人人都能过得上的,因为即使送你一栋美国的豪宅(豪宅装修效果图),你也未必住得起!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产税!


1
为什么说美国的房子白送给你也住不起?


2
举个栗子,一套房子250万,虽然在北京买不了什么豪宅,但在美国当地,确实属于有钱人的房子。美国家庭的中位收入约为5万多,不吃不穿,得存钱50年才买得起这样房子。


3
即使买得起,也供不起,因为美国房子都得交房地产税。此套房子的房地产税现为31,416美元。每年根据房子价值进行调整,基本都只会调高。


4
3万多美元房产税,对于月入8000都没多少钱剩的国人来说,送给你住,都住不起。


5
很多人说中国的房产税贵得离奇,但事实上,比起美国来,中国的房产税已经收的很“仁慈”了(尽管如此,小编还是买不起大城市的一个厕所!呵呵哒)


6
按照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的房产税更象是中国的物业管理费。


7
中国的别墅都在一个封闭的小区中,业主向小区的物管公司交管理费,来支付小区内的道路绿化和管理等公用开支,小区内公共区域所有发生的水费电费保安工资等,都需要业主买单。


8
那么在美国,一个CITY通常也只有几百户或者几千户住家,也可以看作为一个小区,每位业主向CITY交纳房产税,这笔费用也是专门来支付本地的公共开支的和教育资源的。


9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美国的土地是完全私人拥有,政府基本上不拥有可以商业运作的土地。


10
这种情况就导致他们的房产税收可以按照市场调配,这种自由的市场调配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弊端!垄断巨头几乎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定价!政府几乎无权管理!因为一切都是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


11
所以,美国的房产税这么高也就不稀奇了。而我们国内的土地是70年的使用权,政府是可以进行干预的,这两者之间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12
但是中国也有它不好的地方,很多关于国内房产税的报道基本只提到了税率和征收范围的问题,但最重要的一点问题,征收税基是什么好像都很含糊。


13
因为大城市里一套市值200万的房子,建筑和装修所占到的比例并不高,可能只有50万元,其余的150万元都是地价,而该地价所反映的不是业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只是使用权。


14
如果我向政府租用了一块地,一次性付清了70年的租金,但土地并不是我的,逻辑上如果需要支付地税的话,应该是土地的实际产权拥有者也就是政府来纳税,而不是作为承租方的我。


15
中国的住宅按《物权法》是建设用地有偿租用,房价中已经包含了土地出让金等62项相关费用,土地是租用的,实际拥有的只是土地上的建筑物!


16
换句话说,一旦土地被别人征收了,你也就得卷铺盖走人了!分分钟可能连赔偿也拿不到多少!


17
从本质上讲,房产税就是对房子所占用的土地进行收税,因为土地是唯一的,占用一处就少一处,算是资源占用税。


18
土地上的房屋相当于生活用品,从没有对所拥有的东西进行收税的。


19
再回头说说美国,虽然美国房产税征收价格高,但美国征收房产税,是因为人家的土地和房产完全私有。


20
但在中国,你买的房子相当于是租用(因为土地不是你的)。你买房子花的钱就相当于租金。


21
所以,以中国的土地所有制来说,征收房产税相当于对你买的房子进行收税,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22
也有人认为,征收房产税只会推高房价!


23
如租房,你今年以10000万租下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明年,正府收房产税,以每平10/年收,房东的成本增加了1000元/年


24
你的房东会怎样?他自己消化这1000的税?不会的,他会加在你房租中,也就是明年的房租=原房租+1000,这是最少的,如果物价上涨过快,如今年,房租大涨。你的房租就是=原房租+1000+物价上涨的均数


25
所以,即使美国豪宅送你也住不起,但起码这个豪宅是你的;而中国的房子,即使你买得起住得起,那也不是你的!小编只能说,真是一个悲伤的认知!

相关知识

美国人的豪宅,送给中国人也住不起!
光鲜发展的背后,衣柜行业也伤不起!
长期睡觉盖这几种颜色的被子,穷运缠身你不放!只能当穷光蛋了!
卧室装修不好,神来也救不了!这辈子只能越来越难!
穷人选了顶楼一定要这样装修,否则一天也住不了!
极品!那些“坑爹炫富女”是这样晒豪宅的
美国人喜欢公用洗衣房是因买不起洗衣机?
现在不买房,10年后更买不起房?来听听网友一针见血的分析
为什么美国人娶的中国太太多数不漂亮
美国人也对中国生活羡慕嫉妒恨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美国人的豪宅,送给中国人也住不起!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53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