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两年多投入7亿元 广州“幸福社区”建成啥模样

两年多投入7亿元 广州“幸福社区”建成啥模样

https://www.biud.com.cn 2015年04月06日11:56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上接A10版

    【 此外,海珠区、荔湾区、南沙区、萝岗区、白云区、花都区、增城市、从化市相关部门并未回复该区具体创建情况及数据。 】

    各区情况

    ●黄埔区

    弹性上班方便上班族办事

    黄埔区目前有59个社区,开展创建的社区有33个,已被评为幸福社区的有27个,今年将再创建6个社区。

    该区的创建特点是,推行“三化”管理即服务管理综合化、职责范围网格化、实现路径信息化;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居民提供服务咨询、业务代办、资料代收、结果送达等服务。去年还实行弹性上班试点工作,安排人员在中午12:00-2:00、下午5:30-8:00或周六预约为居民办事。

    ●番禺区

    区府督办,共投入600多万元

    目前番禺区有90个社区,从2012至今共有51个社区开展创建工作,其中有14个城市社区获得广州市“幸福社区”称号,有12个社区完成了幸福社区达标公示,即将获得广州市“幸福社区”称号。

    据介绍,幸福社区项目由番禺区政府直接督办。截至目前,除了为每个创建社区安排30万元作为专项创建工作经费外,共投入600多万元用于改善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管理设施,加强社区硬件建设等,

    ●天河区

    社区建微信群加强彼此交流

    目前已成功创建了41个市级、32个区级幸福社区。从2012年开始,天河区每年投入2000万元对社区硬件进行升级,去年的投入增加至近3000万元。天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车陂街“幸福社区”旭景社区开通了社区微信号。如今天河区多个幸福社区都开通了自己的微信群,加强居民、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归属感。

    ●越秀区

    实行项目竞投确定创建项目

    目前共有222个社区,其中97个已经创建成“幸福社区”。今年申报创建的社区有42个,于3月下旬完成了相关工作。从2012年至今共投入经费达8988万元,主要用于硬件设施、社区环境改造。

    该区的创建特点是,引导各创建示范点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项目竞投的方式确定创建项目,以项目申请的方式申报创建资金。争取了区建设、文化等职能部门投入1563万元,发动驻社区机团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对接承办服务项目,推进多元化参与。

    探讨

    “看不见的部分”拖后腿 硬件完善也难言“幸福”

    “幸福社区”评估工作评委王建平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大部分社区“看得见”的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完善,目前居民最关心的是社区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三大方面,而恰恰是这些“看不见的部分”令“幸福社区”创建工作遇到困难。

    管理、服务、文化建设都欠缺

    王建平解释,社区管理主要指能否快速有效地为居民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服务则指提供咨询、帮扶等服务;文化建设则是指通过活动、交流等形式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而目前居委会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完成大量行政任务,影响了居委会完成这三方面任务的数量和质量。

    对于王建平的这一说法,多个社区的居委会负责人均表示深有同感。海珠区一名居委会人员举例说,目前居委会承担着为居民办证、接受咨询、了解居民对应需求等工作,还要配合对应上级部门的行政任务。“比如上级计生部门要求统计近期独生子女奖励的情况,社区计生专职人员马上就要搜集资料,层层提交,工作量很大,直接压缩了专职人员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或者影响了提供服务的质量。”

    另一名居委会人员也表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希望我们多搞活动,可我们根本挤不出时间。比如,去年发生登革热,居委会为进行灭蚊就几乎将其他事务全部搁置。”

    年轻人工作忙,参与热情不高

    王建平教授还表示,居民和组织对社区活动和自治兴趣不大,参与度低,这也影响了社区工作开展的效率。

    广州市民政局也表示,发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共同改善社区环境,解决社区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是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多个区市的民政部门也称,社区人员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动员,居民和驻辖区单位参与自治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海珠区昌岗街海富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社区康乐设施比较齐全,每年社区会和物业公司联合举行不少活动,可往往只有中老年人参加,年轻人不感兴趣,“他们要忙于工作”。

    不过,这种情况正逐步获得改善。新快报记者走访萝岗区时,东区社区罗伯伯说:“一开始居委会拉横幅、派传单,宣传‘幸福社区’,大家以为是‘作秀’,结果居民发现反映的意见得到重视,大家就开始配合居委会的工作了。”

    市民政局:从三方面加以改善

    对于目前创建“幸福社区”遇到的难题,广州市民政局近日作出了回应,称将从三方面加以改善。

    该局称,要搭建居民议事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居民议事制度,发动居民、企业、机团单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议事协商,加强党员、楼组长等骨干队伍建设,共同商议管理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认同感、归属感。

    其次要实现多方联动,通过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做好特殊群体服务,优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

    此外还要整合资源,推动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下沉至社区,解决与居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脏乱差”、设施场地不足等社区基础设施问题。

    声音

    居委:

    希望减轻居委会行政任务

    有居委会负责人认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构,应突出社区服务和文化,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部分行政事务下放到居委会,令其带有行政色彩,而且比重越来越大,社区专职人员越来越疲于应对。

    “专职人员行政任务重,提供的社区服务不够多不够好,居民不满意,自然就不愿参与;这又会反过来挫伤专职人员的积极性。”该负责人称,希望相关部门能改善居委会工作设置,减轻行政任务,让居委会人员腾出时间、精力进行管理、提供服务。

    对于广州市民政局提出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有社区人员认为,总体方向是好的,可目前多数社区面临人员不足、想加人手又“缺少银两“的困难,“不少社区有数千户居民,如果按照每个网格员负责200户,一个社区要配备二三十个网格员,可实际情况是很多社区只有十余名甚至数名工作人员”。

    居民:

    治安和卫生管理仍需加强

    除了表达认可外,不少居民也指出了“幸福社区”建设的一些不足。花都区新华街骏威社区居民刘伯告诉新快报记者,该社区里的绿化带不时被人破坏,反复维修也不是办法,“建议增加摄像头,既可以加强治安,也可以抓住那些破坏绿化的人”。

    在荔湾区逢源街耀华社区,新快报记者发现了一些垃圾堆在垃圾车旁无人清扫。居民李奶奶说,部分街坊把垃圾丢在垃圾桶边,一些路人也随手乱扔垃圾,希望有人来管一管。

    在天河区翠湖山庄社区,超过七成受访居民称没去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也并不清楚有什么服务项目。“虽然距离不远,但交通着实不便,建议家庭服务中心多搞些上门服务。”翠湖山庄小区11号楼居民李小姐告诉新快报记者。

相关知识

两年多投入7亿元 广州“幸福社区”建成啥模样
房企两年狂砸610亿元拿地 京西楼市隐现过剩危机
济南第一烂尾楼:历经8年多逾8亿元 购房款终返还
敏华控股投入7亿元 五大举措帮扶经销商和商场共同战疫
数据观市|志邦家居2018年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6.5%
又见“短命工程”:耗资2.7亿元 完工3年就要拆
云南短命工程完工3年就要拆 耗资2.7亿元
2.7亿元“长廊”建成3年被拆迁 官方:为改造提升
投入1亿元为三大城市消费者升级家具
东莞厚街将投入60亿元建设国际化家具采购平台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两年多投入7亿元 广州“幸福社区”建成啥模样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52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