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在创造—当代艺术在震旦”展览开幕

“在创造—当代艺术在震旦”展览开幕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11月24日10:47 家居装修知识网  

  “在创造—当代艺术在震旦”将于2014年11月21日在震旦博物馆开幕,适逢震旦博物馆对社会开放一周年,策展人Davide Quadrio乐大豆邀请了7位国际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刘建华、李姝睿、邱志杰、杨福东&凌云、林明弘、阚萱,以他们丰富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多元的创作能力,呈现不同的世代特质,重新诠释博物馆的空间与馆藏。通过艺术家们的思考与创作,向观众表达对今日生活的感悟和对古代器物的幽思。当代艺术作品并置于珍贵文物之旁,在浑然天成的融合状态中,展开一场亦庄亦谐的的古今对话。“在创造—当代艺术在震旦”是震旦博物馆首个当代艺术对话古器物的展览项目,同时也是第10届上海双年展的系列展。

  遵循震旦博物馆的发展目标,乐大豆此次策展的理念是“以实践充足研究”,针对的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同时具有完备国际化意义的项目创立。参展的每位艺术家都受邀对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及空间进行了解和互动,然后通过不同媒材的作品向观众表达对博物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

  

  从2012年举办“宝格丽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到2013年携手艺术家邱志杰 “独角兽与龙”展览,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再到2014年“中法文化之春”重点项目“蜕变的舞步—郭衷忠n+n Corsino新媒体艺术展”,震旦博物馆在本馆古器物展示的基础上,持续引入当代艺术的资源,透过当代美术与古美术结合,期望成为一座传播中华文化,并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博物馆。目前正在规划的,还有一个当代艺术的新馆,与震旦的古器物博物馆相邻呼应。在新馆尚未建成之前,“在创造—当代艺术在震旦”展览,以及博物馆5楼已经展出的“传统与创新——先秦两汉动物玉雕展”,都是希望博物馆能够不断自我创新,走出一条当代文化的新路。

  配合本次展览,震旦博物馆计划于2015年3月举行“博物馆经营国际论坛”,届时来自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荷兰Van Abbe Museum、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东京森美术馆、意大利米兰PAC 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专家将出席论坛,共同探讨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艺术家作品简介

  邱志杰

  2013年邱志杰曾受邀参加震旦博物馆推出的“新路”计划第一站,在意大利威尼斯奎里尼·史坦巴利亚基金会推出其个展《独角兽与龙》,并被英国卫报评为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必看的16个展览之一。载誉归来的《独角兽》位于博物馆的入口,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南朝神兽”遥相对话。艺术家在完成独角兽的设计后委托意大利威尼斯的Murano岛——“玻璃岛”——的匠人完成吹制。材质工艺的特殊性,保证了作品的独一无二。东西方文化对于“神兽”一词,本身就有着不同诠释和理解,威尼斯“玻璃岛”的现代玻璃材质与饱经风霜的古代石材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一件作品《唐草之旅》的灵感,来自一本他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反复阅读的艺术名著——恩斯特·贡布里希的《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蔓藤图纹在整幅作品中不断的重复、变形和幻化,这一种几乎在世界上所有的装饰纹样中都可以发现的符号,跨越了文化、国度、种族,像漫长历史中的一条线索被提取放大,就像古玉器纹饰的创造、演变、延续,自有其特定的规律和线索。

  

  《两个世界的相遇》是邱志杰地图系列作品的延续,从2010年慕尼黑为DLD Conference创作的第一张《二十一世纪地图》开始,他陆续完成了2011年赢得Hugo Boss大奖的系列艺术地图,2012年上海双年展的《重新发电地图》,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独角兽与龙》展览中与震旦博物馆合作的《神兽地图》等。此次,《两个世界的相遇》沿用了“地图”的创作手法:拓印、皴法、肌理等,湛蓝的墨色中,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文化符号印记跃然纸上,并与陶俑区域的丝路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共同诉说着中国古老文明传扬世界的过程。

  李姝睿

  李姝睿以“光”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始于2005年,她用重复却又严格遵循某种微妙变化的圆形,色彩斑斓、整齐划一,以成百上千的姿态扑面而来。画面元素的水平与倾斜、分散与聚拢、中心线的偏移等,形构一幅幅令人目眩的幻象 

  

  由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精心规划的博物馆空间有着许多特点,诸如灰色如大理石般的“马来漆”墙面,随时间变化会呈现出不同光影效果的窗户,博物馆从2层至6层逐层变亮的灯光,逐渐变窄又有秩序性的楼梯。作品《Wave》中用灰色作为画面的整体基调,并在不同角度创造出不同的视觉维度效果。

  作品《石头、木头、喷漆和风No.1&No.2》中的石头来自于云南大理的苍山,并被放置在倾斜的展台上,与展厅里的一尊尊佛像形成对应关系:自然石材与人工雕刻,四平八稳与命悬一线,浑然天成与百年风霜。装置的本身以一种无序的摆放方式,通过玻璃窗的折射与窗外的“十里洋场”的江景呼应,就像凭吊过去的“历史遗物”。

  刘建华

  刘建华的作品延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材质:陶瓷。作品《落叶》展示在博物馆室内、外空间的交汇处,数千片仿真的“落叶”搭配安藤忠雄的景观设计,重新营造绿色植物墙空间的故事,仿佛绿叶随着千年岁月成为化石。

  四楼青花瓷研究区展示的作品《骨头》,由青瓷的材质烧制而成,很直观地让人感受到它的不真实性,与瓷器研究区的古瓷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骨头和瓷器都是人类漫长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一个瞬间,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被损坏或者留存,而今天的呈现只能通过观者的臆想,来解读过去的故事。

  五楼临江的窗台上,作品《遗弃》如波澜起伏的山丘,与窗外涛涛黄浦江遥相呼应。《遗弃》通过模拟了两座“考古—考今”发掘现场,将古代陶瓷残片和现代陶瓷残片的混合,历史与现在、幻象与真相之间的区别在这里融为一体。就像在震旦博物馆里,考古的古器物与考今的当代艺术融合在了一起。

  位于六楼佛教造像区域呈现的《白纸》作品,很好的诠释了佛教中“不增不减”的意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片白瓷纸片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发光,也仿佛默默映现着佛法世界中的“六方净土”。

  阚萱

  阚萱的影像作品《圆觉经》用糖浆在大理石石板上书写经文,等凝固以后再擦去、重新书写,强调了佛法禅修中的周而复始和对一切无常的重新阐释:无论用什么方式,佛法的修行都是殊途同归的。作品也让人联想到博物馆六楼佛造像的收藏,虽然诞生的方式与流传的经历不同,但最后都齐聚、安坐在震旦博物馆。

  

  另一件影像作品《物件》中,作品的意义在于强调事物存在的本身。物品缓缓落入水中的过程中,以黑、白、灰的色调把物品简单地从视觉美学的角度上进行分类,让人用不同的方式感受到日常物件的质感与美感。在物件的选择上,阚萱也回应着“收藏”的概念,作品聚焦在事物虚实之间的关系,时间似水,物体落水时的节奏以及吟咏其名时的韵律共同增强了此种空虚感。

 

  杨福东&凌云

  作家凌云为杨福东的生活伴侣,影像作品《悟空》是这对文艺伉俪少有的合作,作品在震旦国际大楼的LED大屏幕上首次发表。本作品 “伪装”成商业广告片的作品,其中美猴王“悟空”将以一只猫的形象获得重生,在百米高空俯瞰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作品采用叙事性的方式,对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和社交网络阐述两人的观点和态度。艺术家想通过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以流行的语言形式,提醒人们要活在当下,关注生活。

  林明弘

  作品《昌迪加尔之后》的灵感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柯布西埃和皮埃尔为印度旁遮普和哈利亚纳邦设计的市政大楼,原意为在保持原有古老风格的城市中创导现代主义建筑。林明弘也意在给陈设古器物的博物馆注入新的艺术元素,整件作品都是由来自意大利的材料品牌欧缔兰(Alcantara)特别提供,采用了博物馆明快的视觉系统色彩,明亮的橙色和红色构成了一幅巨大的地板画,与水晶厅19世纪的装饰风格相得益彰。

  《破裂》是林明弘迄今为止同类作品中面积最大的一件,在震旦国际大楼原有的7扇落地拱形窗覆上窗贴,阳光透过窗贴映照在金色的水晶大厅内,整个空间罩上了一层如教堂彩绘玻璃的斑斓色彩。待到华灯初上,黄浦江上更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林明弘用他的作品,改变了震旦国际大楼的使用人群对此公共空间的观赏方式,为空间注入了新的想象与活力。

 

相关知识

“在创造—当代艺术在震旦”展览开幕
在幸福感中愉悦工作 与大咖共话震旦SPACE+的办公设计哲学
震旦高曰菖:设计是家具的灵魂
震旦家具与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校企合作签约揭牌仪式
震旦家具携手高校助力产学研
震旦集团与全球3D打印领导品牌Stratasys合作携手抢攻百亿巿场
震旦家具医疗空间解决方案全线商品即将上线
“城南计划—前门东区2014”展览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震旦办公生活旗舰展厅在沪开幕,SPACE+创想美好办公生活
中美当代艺术 凯迪拉克设计大展4月在京开幕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在创造—当代艺术在震旦”展览开幕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47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