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法兰西家居艺术之旅:艺术品的世界没有国籍

法兰西家居艺术之旅:艺术品的世界没有国籍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11月20日13:56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14年11月20日-2015年1月3日,一场中法文化交流盛会在沪上举行。随着法国顶级国家艺术联合会首次来华,《法兰西生活艺品》为主题的生活艺术展亮相沪上。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艺术之旅》三站专业展览之一,法兰西生活艺品展共展出76件法国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灵感与工艺、生命与艺术、诗意和情趣,这样一场艺术盛会上,法国艺术家将带来怎样的生活艺术世界?搜狐焦点家居专访了此次参展的三位法国艺术大师贝特朗·拉孤儿、伊莎贝拉·埃米尔克和田文。

  特朗·拉孤儿:生于1963年,曾在奢侈品专柜领域工作了近二十年,然后回到木头加工业。2012年获年轻设计师奖。

  伊莎贝拉·埃米尔克:生于1957年,1998年起教授漆器类课程。2005年被授予日本金泽三年艺术展大奖,2006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大师”称号。

  田文:生于台湾,现常居法国蒙彼利埃。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目前创作作品以粘土作为主要材质。


一名观众正在观展


观众们正在展馆内与艺术作品亲密接触 

 

 

  “要做得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事。花上很多时间、精力,最后得到的作品确实非常简单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隐喻。”

法国艺术家贝特朗・拉孤儿
法国艺术家贝特朗・拉孤儿

  【搜狐焦点家居】:您曾经在奢侈品专柜工作了近二十年,这段经历对你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贝特朗·拉孤儿】:奢侈品是很高端的东西,而人们想看的正是此类很稀有的东西。

  【搜狐焦点家居】:您的作品都是采用同一个木桩制造,外形非常简约,您想传达怎样的生活理念?

  【贝特朗·拉孤儿】:要做简单是很困难的事。我将做简单的家具当做一种挑战,只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不进行其他方面的处理。我花了20-25年的时间,去研究怎么把一件东西变得极致简单。花了很大的时间、精力,最后得到的东西却是非常非常简单的,这其中是有对比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隐喻。

  【搜狐焦点家居】:您制作的家具是否考虑量产?

  【贝特朗·拉孤儿】:这是不太可能的。其一,制作家具所使用的木材,只在法国三个地区生产,从这点上说就无法量产;其二,中国、法国对于数量的概念是很不同的,一件东西在中国会量产,但在法国这或许不太可能。

  【搜狐焦点家居】:您是否参观过意大利米兰家具展和中国国际家具展?您觉得未来家具设计潮流将走向何方?

  【贝特朗·拉孤儿】:我没有参加过米兰家具展,我参加过在巴黎举行的巴黎装饰家居展。未来很大的趋势就是环保。

  【搜狐焦点家居】:极简主义的家具设计风格是否会成为深受欢迎的主流设计趋势?

  【贝特朗·拉孤儿】:极简主义第一次出现是在德国上世纪20年代。现在,极简主义除了应用于家具设计,还出现在文学、建筑等领域。在上世纪50年代,在挪威、瑞典这些国家,流行一种理念是“用更少的材料,制造更多的产品”,我认为这种理念在今后也会被继续尊崇,也就是所谓的“Less is More”。

  【搜狐焦点家居】:您觉得一款家具设计要从地区特色到被世界认可最重要的是什么?您在创作时是否会着重考虑这个因素?

  【贝特朗·拉孤儿】:虽然现在有着全球化的趋势,但实际上,某些东西比如酒、服装、家居制品等等却有着去全球化的趋势,将更加尊崇当地特色。比方说,我制作的作品,其原材料只在法国有,在印度尼西亚、美国去制作都是不可能的。

极简主义风格的椅子
 极简主义风格的椅子

  以前,我的祖辈父辈,包括我早期在制作作品时会选择其他地方也可以找到的材料,但现在我已经摒弃了这样的做法。这并不是为了体现自己作品的独特性或是法国文化的特殊性,而是为了凸显极简的本质,即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更好的东西,这样就没有必要使用其他地方的材料了。

  【搜狐焦点家居】:值此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您如何看待本次活动的举办?

  【贝特朗·拉孤儿】:中法之间建交时间很长,这次活动就像两个老朋友重逢,有很多话可以说。

 

  “我觉得要先知道自己的“根”,通过融入很多新的事物,后面要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有些文化的东西,可能是哲学,可能是文学会对你今后创造产生一些影响,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影响则很难说。”


  【搜狐焦点家居】: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有着较深的造诣,这给您的创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田文】:我父母亲都是知识分子,我母亲是中学老师,我父亲是大学教授,他出生于一个昆曲世家。很多东西其实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我并不真正知道这些会对我带来多大的影响。比如我在法国有一次在制作一个水瓶,我对它一点感觉也没有,后来我发觉这个东西其实不在中国,中国人不会使用这个东西。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很多东西其实是潜移默化的。当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很多漂亮的东西会冒出来,但者大多都是无意识的。

  我在制作中很排斥去做一个纯粹中式的东西,因为这在我看来太简单了,我希望能做到属于我特性的东西,别人一看就会知道是田文的东西。在我创作时,并没有刻意去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它却会很自然地自动冒出来。比如我后来发觉,我的作品很多都包含了圆和方的形状,这可能就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

  【搜狐焦点家居】:您为何会选择陶土作为创作的主要原料?

  【田文】:我和陶土结缘其实很凑巧。我在台湾从来没有碰过土,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说是不是要去上陶土课,就在一个社区文化中心教授。我喜欢玩,对使用的陶器没有兴趣,做着做着很多人就说我在这方面很有天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最新的一件作品经大皇宫展出后被LV集团买下,放在店内做装饰品。不过很糟糕的是(笑),我在制作作品时,通常只知道线条、形状,而不知道怎么去命名,所以这件作品我只能叫它《无题》。

展出作品

  【搜狐焦点家居】:在您的作品中,如何通过简约的线条和风格来体现丰富的内涵?

  【田文】:说实话,我在创作时真的不会去想很多东西,真的是靠直觉。我常常无法跟别人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而是我的眼睛、感觉告诉我这样的线条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有些人没有和我一样感觉到美,我也非常尊重。我的作品一旦结束后,这个作品就不属于我了,而是和看它的人会有沟通。

  【搜狐焦点家居】:您在创作每一件陶土艺术品时,是先有设计还是即兴创作?您的灵感来自哪里?

  【田文】:一般来说。我以前通常使用拉胚来制作,然后我在进行改造,看如何去结束。比如我有个一公尺二高的作品,其实我最初没有想做这么高大的一个作品,但最后我发觉这样的高度最能体现美感。有的时候,是形决定了要如何去收尾。

  关于灵感,其实我真的不知道它究竟来自哪里(笑)。之前也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我之前有两年半肩膀出了问题,所以只能先画图,寻找形状,我现在有两种方式创作,一种是先直接做然后看形状在哪里结束最合适,两种方法我觉得都很不错。我不太愿意去探讨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害怕知道为什么就做不下去了,现在保持这样的神秘感是最好的。(笑)

  【搜狐焦点家居】:您觉得中国的家居艺术设计要走向世界,还要在哪些方向努力?

  【田文】:我觉得要先知道自己的“根”,通过融入很多新的事物,后面要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我在台湾从没进过艺廊,踏上艺术这条路也有些机缘巧合。有些文化的东西,可能是哲学,可能是文学会对你今后创造产生一些影响,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影响很难说。

  【搜狐焦点家居】:这次生活艺术展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对于参展你感觉怎样?

  【田文】:欢迎接待我们的方式令人“受宠若惊”。因为像我们这样的艺术家通常都是在工作室,穿着非常随意的衣服,专注于我们的创作。像这样的场合,我们并非常常会参与。

 

  “现在,我们越发多地接触到互联网、高科技,但作为人来说,必须要有些东西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就好比我们种下一棵种子,看着它成长起来,这就触发了我们作为人的本性的感受。”


  【搜狐焦点家居】:漆器发源于中国,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极具东方文化的艺术。您为何会对漆器艺术情有独钟?

  【伊莎贝拉·埃米尔克】:其实法国对漆器的制作、生产其实也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而且法国漆器的制作工艺和亚洲国家是不同的。漆器可以追溯到18世纪,这种艺术形式在法国已经非常流行了。

  【搜狐焦点家居】:漆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除了艺术性,还要考虑到使用材料的粘度、牢度和强度,您在创作时是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的?

  【伊莎贝拉·埃米尔克】:在法国,漆器并不是非常注重强度、牢固程度,注重的是装饰作用,在精神上能激发出人们的想象。在漆器制作过程没有想象中这么复杂,是一层一层完成的。

  【搜狐焦点家居】:漆器极具历史感,您觉得时尚的现代艺术如何融入富含古典美的漆器艺术。

  【伊莎贝拉·埃米尔克】: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要通过现代艺术的融合,推动古典艺术文化载体的进化,而不能死板地使用以前的材料去制作作品,虽然说作品的产出过程可能是相同的,但其表达的涵义肯定是不同的。


展出的漆器作品

  【搜狐焦点家居】:漆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近年来不仅是家具行业,漆艺术行业,似乎所有的手工行业都在复兴,对于漆工艺的复兴您怎么看?

  【伊莎贝拉·埃米尔克】:现在,我们越发多地接触到互联网、高科技,但作为人来说,必须要有些东西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比如说,我们将一颗种子种下,看着它成长起来,这就触发了我们作为人的本性的感受。手工业的复兴,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离开本性越多,就越需要这些能够令人心回归的东西。在制作漆器时,当你看着漆被一层层地铺上,就相当于你看到种子发芽、成长的样子。

  【搜狐焦点家居】: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您是否会从中国元素中汲取创作灵感?

  【伊莎贝拉·埃米尔克】:19世纪、20世纪,有很多艺术家、诗人、作家喜欢在世界各地旅行,他们在途中吸取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化养分。对于我来说,也是同样如此。不同地域的文化是可以互相沟通的,文明本身就不是一个地区独有的,是可以被其他地方所接受的,而且也会被其他地方影响的,这种交融在我看来很必要。

相关知识

法兰西家居艺术之旅:艺术品的世界没有国籍
金意陶第二届生活节艺术之旅:生活艺术化进行到底
艾芙迪家居生活之旅:纽约摩登范儿的美利坚
艾芙迪家居生活之旅:纽约,摩登范儿的美利坚
艾芙迪家居生活之旅:遇见最美好的台湾
环球酒店设计之旅:赵虹——设计崇尚世界的多样性
西湖之约 孔雀瓷砖艺术之旅杭州站翩然起舞
环球酒店设计之旅:叶铮——我描绘我心中的上海
月星家居开启假日家居文化之旅
《国际家居文化之旅》栏目新闻发布会成功召开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法兰西家居艺术之旅:艺术品的世界没有国籍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47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