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装修建材选购擦亮眼睛

装修建材选购擦亮眼睛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9月04日17:25 家居装修知识网  

  装修建材选购擦亮眼睛 欺诈花样繁多要谨防陷阱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住房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住毛坯房进入到了精装修时代,有很多家庭投资装修的资金要超过购房资金。房屋的装修大大刺激了建材行业的发展。其中不乏假冒伪劣的装饰材料鱼目混珠。假冒伪劣材料的生产者利用材料市场管理不规范,消费者缺乏鉴定装饰材料质量的知识来坑害消费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害。

  李先生是四川人,在太原市买了新居,今年4月他对居室进行了装修,期间耳闻目睹了一些装修工匠和建材老板“默契宰客”的行径,为使后来者尽可能避免上当,他将其中的一些猫腻告诉笔者,希望通过媒介公之于众。

  宰了你他拿回扣

  装修房屋的重要一环就是选购建材,而装修户主大多数是建材行业的门外汉,不知道自己装修房屋需要哪些材料,以及材料的规格、价格等等,怕在购买建材时上当受骗,因而在选购建材时,往往带泥工、木工一同前往,这就给建材商和工匠提供了可趁之机。因为在建材行业内已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只要工匠随同户主一起购买建材的,店铺老板必须给工匠回扣,图的是往后工匠们再“多多关照”。回扣的钱从何而来呢?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不会掏腰包,而是一一分摊到所购买的建材上。

  李先生在买玻化砖时是同做泥工的表弟一同前去的,走了不下十几家建材店铺,都一口咬定每块玻化砖单价15元,最后还是表弟发话:“这是我嫡亲的表兄,我不存在拿回扣的问题,你把价格压到最低。”此言一出果然生效,最后以每块玻化砖单价10元成交。

  有一个朋友曾跟我说:他装修新居时曾带木工在某建材市场一次购进了1万余元木质装饰材料,回家一盘算,总觉得有些不对头,问业内人士,才知自己所购材料高出实价许多。于是他连忙赶回,对商家进行了查问,商家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给了那名木工5000元“水钱”,并写了证明材料。回家后他没吱声,待木工将全部活计做完向他要工钱时,他拿出建材老板写的证明材料,自知理亏的木工哪还敢要工钱,只得收拾工具走人。

  工匠自说实心话

  工匠吃惯了“回扣”,不吃便觉得不舒服。

  一名张姓木工曾直截了当对别人说:“现在木工活路都做穿了,前些年包一副门,工价可达120元,现在60元包一副门,还讨价还价,所以木工只得另找‘窍门’,以解决工具购置磨损费。”他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前年,他在一户人家做活,主人带他一起购买材料,建材老板把二三十元一张的九夹板当作100元左右的福汉木芯板卖给了东家,他也懒得作声。仅这一次建材老板便给了他1000余元,比做活划算多了。

  其实建材商人与工匠谁也离不开谁,可以说他们有的是早有默契,串通一气,有的则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共同宰割客户。一郝姓建材商就公开说:“给工匠回扣是行规,我每年在这方面的投入越多,说明生意就越好。除此之外,我还要时不时地请他们吃饭,让他们多多地为我牵‘羊子’上门。”

  既然如此,房主不带工匠一起购买材料可避免挨宰吧?那也未必。

  杨木匠说:“不带我采购材料,断了我们一大财路,我们要整得房主服服帖帖。”

  他举了两个例子:有一户人家自己买回材料,他和同伴去做活时,将房主家买的子弹头(一种装饰门用的材料,每米约1.25元)折断用来生炉子,不够再买,反正没人心疼。另一家购木地板没到他想去的地方购买,所以他们在安装前将水泼在木地板上,致使木地板发霉,在安装木地板时他则大喊质量不行,迫使主人退货,转而到他的定点建材店购买,即使质量差些,我们也说好,反正外行好蒙。

  掌握心理下狠手

  购买建材是房屋装修的大项开支,装修主户在购物时也舍得掏钱,不会斤斤计较。商家正是掌握了客户的这一心理,对客户放肆宰割。

  王某提起商家的奸诈,至今余怒未消。他说:“我在刘姓建材商那里购买25米塑料角条,商家说每根是6.4米,卖给我4根。回家一量发现每根仅3.6米,4根共计才14.4米,离25米相差很大。这且不说,这家商家卖给我一桶据说是最好的万能胶,拿回家后这‘最好’的万能胶竟不能粘合,更可气的是退货时刘老板在做了几次试验都不能粘合的情况下还犟着说,‘退货可以,但这种上好的万能胶决不是水货。’”

  受骗难以讨说法

  大凡经历过装修房屋的人,都可以讲出许多上当受骗的心酸故事,有的人因与商家讨价还价,以至发生争吵。难怪有人说:装修装修,经济搞垮,人格全丢。

  宋先生装修房屋时买了十几个某品牌的开关,因与商家是往来的熟人,所以商家便说以最便宜的价格卖给了他,其中有一个四位的开关卖价是28元。宋先生后来到另外一家商场问,同品牌型号的四位开关只售16元。

  宋先生有受人愚弄的感觉,便找店家理论,老板说:“卖出的商品,你找不出毛病,不能退。”宋先生说是价格过高,商家说愿买愿卖公平交易。爱较真的宋先生只有向物价部门反映,物价部门的答复是:现在价格放开了,我们不好管理,你找消协看看,宋先生找到消协,消协的人说:你没查清这种开关的实价,我们也不好处理。宋先生长叹一声只好咽下这口窝囊气。

  没要发票难退货由于是包清工,买料是房主的事。最烦的就是在购买小件五金时,一趟趟不知道跑了多少回,也难免被宰。像我购买碰卡时,店主称质量好的每只2.5元,谁知拿回去木匠一看,他说这种碰卡每只顶多几角钱,根本不耐用。我只好拿回去退货,店主称这种小东西一般没人退,既然要退,拿出发票来。偏偏当时我觉得钱不多,根本没有索要发票,结果货终究也没退成。

  大多数人装修房屋的钱也是来之不易的,或是省吃俭用,或是借贷。建材商家真该手下留情,不能昧着良心赚黑钱。有关部门也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加强对建材行业的管理,使消费者放心大胆地消费。

  专家观点:建议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据相关部门公布,家具、装修、装饰材料的投诉位居去年全年投诉的前列,质量投诉最多,装修价格、装饰材料的假冒问题比较严重。很多消费者花数万元装修的新房却因为劣质的装修材料而无法入住。为此,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家居装修法及其配套法规,以规范家居装修装饰市场。建设部应尽早出台家居装修装饰行业规范,以指导全国家居装修装饰行业的健康发展。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装修装饰材料的不法厂商,建议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谨防“绿色欺诈”

  目前,建材市场中号称“绿色产品”的很多,但是,不少产品滥竽充数。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要认真看清楚产品的质量合格检测报告,谨防“绿色欺诈”。专家介绍了四条辨别真假绿色产品的方法。

  首先要看报告上有无CMA章。这是通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后的标志,检测单位只有通过计量认证才有资格进行检测,其所出示的报告才有法律效力。

  其次,检查检测签发日期。目前,我国建材生产企业在检测方面,基本上都依据“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标准。这一标准是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于2002年1月1日开始强制性施行的。消费者要从检测报告上看检测标准、检测依据是否用了10个最新国家建材标准,然后再看检测时间和签发日期是否始于2002年。

  第三,看检测产品是否与选购产品的名称和规格相同。一些厂家可能同时生产几十种建材产品,而各种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都有所不同,其有害物质含量也不相同。

  此外,查看检测内容是否符合标准的全部要求。如有的写着“检测参数符合性能指标”,则有可能未检测完;而一项检测不合格,产品就有可能不合格。

  经营者欺诈客户的惯用手段

  日前,在装修建材行业摸爬滚打近八九年的魏某,向笔者讲述了他这些年来了解到的一些建材经营者欺诈客户的惯用手段。买木材提防做手脚木材商坑蒙消费者的手段主要是在木材购买数量的丈量及计算上做手脚。故意算错,多算零点几立方米,也是他们的惯用手段。

  对策:自带计算器及丈量工具。买瓷砖提防掉包给你看的是一等品,提货提的就是二等品了,你若没注意,就算蒙混过关。或者,箱子上标的是一等品,里面装的早换成了二等品了。有些材料商跟一些家装公司或者施工队有着密切的合作,施工人员会帮忙蒙你。很多消费者让施工人员带着去买材料,有些施工人员会把你带到与他有合作关系的经销商那里,装修工人既当托儿又当挡箭牌。

  对策:防止被掉包,一定要注意逐个拆箱验货,而且要看着装货上车。检验瓷砖质量的简易方法:首先看砖面是否平整,釉面是否饱满,有无砂眼异物,调角是否规整,量一量对角线;再将几块砖平面拼摆,看缝隙是否紧密,误差正负应在0.3厘米至0.5厘米;看素面(即背面)是否干净无烧制中的粘连物;看颜色是否色差大。以上检验应逐箱进行。买木地板提防抽片地板一般都由地板经销商负责安装,这就给他们以可乘之机,给客户数好的盒数没错,里面的地板片数可不见得对。在其中几盒抽出一两片,盒数多客户不会一一查验,一般不会发现。一旦发现,就这样解释:大概是拿出去做样品了,再给您换一盒吧,要么把缺的补上。

  对策:掌握木地板铺装数量的计算方法在这时显得很重要,买了多少,铺了多少,剩下多少,这个账您要有数,而且要在铺装完毕工人在场时验收算账。防止地板商帮您多算,给他们偷地板做好铺垫;中途不够了,别急着再买,算算看是不是因为被抽片造成的。买涂料提防量不够涂料包装有5升一桶的、10升一桶的,但是里面装涂料的量却不一定如包装所标示的了。这是常被忽略的问题。原因就是以体积标注的量消费者很难查验。

  对策:没有便利可行的办法可以防范这个问题,只能呼吁有关部门对涂料行业的计量问题进行重点抽查,以遏止此不法行为,而消费者最好选择知名品牌和正规厂家的产品。

相关知识

装修建材选购擦亮眼睛
装修公司眼花缭乱 业主须擦亮眼睛严防陷阱
儿童房装修建材选购必看 别让自己后悔不已
装修建材选购小知识 达人教你如何选购马桶
Part6:福利放送 部分家装主要建材选购攻略
避免潜规则 装修建材选购攻略
装修建材自主选购指南
家居材料市场混杂 装修建材选购不容忽视
看看你中枪了没 购买装修建材的四大误区
购买装修建材的四大误区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装修建材选购擦亮眼睛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43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