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老人在家降服熊孩子的十大有效妙方

老人在家降服熊孩子的十大有效妙方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7月16日17:48 家居装修知识网  

现在有很多的小孩都是交给爷爷奶奶带。但是夏天这个季节,本来就是各种安全事故的频发的,那马在这个季节,爷爷奶奶在带孩子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些什么呢?另外,都说“隔代亲”,如何避免过度溺爱呢?下面大家一起去看一下吧!

老人在家降服熊孩子的十大有效妙方

提醒一 让宝宝尽情爬行

老人们看到小孩有什么动静,就绷紧了神经,十分紧张。看到小不点在地上爬,就赶紧把人家抱到床上还有小车里,不让小宝宝乱走,担心磕磕碰碰。这么限制我们宝宝的行动,宝宝会不开心的。

当小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锻炼了胸腹背与四肢的肌肉,并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的站立与行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爬行对孩子来说是一项较剧烈的活动,消耗能量较大,据测定:爬行时要比坐着多消耗一倍能量,比躺着多消耗两倍能量,这样就有助于孩子吃得多、睡得好,从而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老人在家降服熊孩子的十大有效妙方

提醒二 宝宝防晒做足功夫

看看,外面的阳光多灿烂,外面的空气多新鲜,外面的娃玩得多欢乐啊,看到这么美好的一幕,哪个宝宝不心动啊,哪个爷爷不心动,于是爷孙两个人就快快活活地出门。

妈妈们可以提醒老人家给宝宝做做防晒工作。例如,出门要选好时间,爸妈们不妨建议爷爷奶奶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夏季可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春秋两季可在上午9点后到下午3点前。他们玩耍的时候,可以选择呆在树阴下,当然遮阳伞下或带蓬的小推车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晒利器。

提醒三 不要嚼烂食物喂宝宝

有些老人家,在宝宝没有长牙齿之前会嚼烂食物去喂宝宝,以为可以让宝宝直接吞咽,其实非常不卫生。

大人口腔里有很多细菌、病毒,嚼喂容易使小孩患病,因为成人身体的抵抗力比婴幼儿要强,有些致病细菌成人接触了可能不患病,可是宝宝接触后很可能患各种疾病。此外,由于咀嚼后的食物很细碎了,孩子不再咀嚼便可咽下,天长日久,宝宝的咀嚼能力就得不到锻炼,造成牙齿、咀嚼肌和下颌骨不能正常发育。嚼喂也不利于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小孩通过自己咀嚼食物,可以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以利于食物的化学消化。

提醒四 过来人也要充充电

将带宝宝的重任交给爷爷奶奶,他们可以利用传统的老经验,再学习新的育儿经,带起宝宝会更加得心应手。其实,爸爸妈妈平时可以多和老人沟通,多给他们讲讲一些年轻爸妈的经验。当然,爸妈们也可以多订阅一些通俗易懂的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育儿书刊,放在家中给爷爷奶奶翻阅,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新的育儿理念与方法,提高自己科学育儿的水平,这样也能弥补“隔代教育”的不足。

国外的老人们在这一点上就十分幸福,因为他们不用照顾熊孩子~

对比国外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老年住宅上世纪70年代初创于北欧,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盛行,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日本都有不少规模的老年住宅。从国外的情况分析,老年人住宅可以看作是一些社会老龄化的先进的国家,在某种特定状况下的老年人的居住形态。



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划分的依据是老年人所需社会服务支援的程度。1986年,国际慈善机构(HTA)制定了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分类标准。



a类:非老年专用或用作富有活力的退休和退休前老人居住的住宅。他们有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可独立生活在自己的寓所中。b类:可供富有活力,生活基本自理,仅需要某种程度监护和少许帮助的健康老人居住的住宅。



c类:专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老人建造的住所,附有帮助老人基本独立生活的设施,提供全天监护和最低限度的服务和公用设施。



d类:专为体力衰弱而智力健全的老人建造的住所。入住者不需要医院护理,但可能偶然需要个人生活的帮助和照料,提供监护和膳食供应。



e类:专为体力尚健而智力衰退的老年人所建的住所。入住者可能需要某些个人生活的监护和照料。公用设施同d类,但可按需另增护理人员。



f类:专为体力和智力都衰退,并需要个人监护的老人所设。入住者中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因而住所不可能是独立的,可为住者提供进餐、助浴、清洁和穿衣等服务。



g类:入住者除同f类外,还有患病、受伤的,临时或永久的病人,这类建筑中所提供医疗和护理的应是注册医护机构,住房几乎全部应为单床间。



日本的老年人居住建筑,其养老模式在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同时,注重本国孝敬老人的传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体系。



还有养老院,又称为老人之家,分为公立(养护老人之家和特别养护老人之家)、低费(老人之家)和完全自费(收费老人之家)3种,老年人可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条件和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她是130多个孤残儿童的“妈妈”,她是一名来自南非的国际友人,她用毕生积蓄创办了“海星寄养之家”,用自己的决心和毅力为130多个孤残孩子守护起一个家,却罹患癌症。西安海星寄养之家的创始人“南非妈妈”阿曼达于美国时间2012年7月14日上午10点48分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逝世。



理想的老年人居住建筑应该是允许老年人自由且独立的生活,并提供必要的协助,而不应该一切包办,否则反而会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加速老化过程。



 赡养老人不是一个小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条件下,群众的精神匮乏。试想一下,连血浓于水的亲人都可以不屑一顾,又怎么能无私帮助陌生人呢?要想完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蓝图,还需要更多人自我反省,自我改进。



2012年1月7日下午,汉口江汉路和江汉四路交叉路口,一名拾荒老人突然扑倒在地,不停地抽搐,危急时刻,19岁的陈晓曼将老人翻过身来,右膝跪地,为老人掐人中,按压胸部作心肺复苏,终于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撑着竹篙,划着木板船,阜南县赵集镇和王店孜乡交界处的运河上,老艄公刘振邦已经摆渡了49年。这49年来,他从未向过河者要过一分钱,并且多次救起落水者。2012年02月07日,已经70高龄的刘振邦感觉身体不适,就到当地卫生院去了一趟,结果这一去就再没回来,老人悄然离世。离世前,老人还一直忙着为村民搭桥,供人过河。



8岁时,她因伤病停止长高;18岁时,她开始苦学裁缝手艺;35岁时,她选择独身侍母……如今,68岁的她每天靠着一条板凳,往返小店及家中,摆摊赚钱,还要侍养95岁的老母。这位自强不息、行孝侍母的“板凳奶奶”就是孝感的刘金红老人。



89岁的“烤梨爷爷”伏万祥每天一大早就会在南京市锁金二村小区门前摆摊,自退休后就卖烤梨和烤红薯,一干就是近30年,风雨无阻。老人家境贫寒,老伴瘫痪在床,儿子的头脑有残疾(智障)。2012年2月,“烤梨爷爷”坚持自食其力的故事被热心网友发到网上,引起热烈反响,数千网友积极评论,呼吁大家照顾老人的生意并抒发自己的感动和敬佩。



 青岛有一位老人,从2002年在图书馆做文化义工以来,累计志愿服务10400小时,相当于一年365天每天都拿出近3个小时服务他人。他叫李长河,今年76岁。2012年,李长河老人收到了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纪录证书,被认证为世界上服务时间最长的老年义工。



 有人说母爱是大海,深情而广阔;有人说母爱是高山,高大而挺拔;有人说母爱是阳光,明媚而温暖。然而,在鄂西南绵延不绝的大山深处,有一种母爱叫坚守——86岁的土家族老人罗长姐,36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因伤退伍、精神失常的儿子祁才政,用母爱延续着一名退伍军人的生命,用心血书写一个军人妈妈的传奇。



92岁的拾荒老人许凤英家住湖南省安仁县城关镇城东居委会。何丝丝,一个13岁的初中生,是许奶奶捡来养大的“女儿”。13年的风风雨雨,13年的酸甜苦辣,13年的养育之恩,面对满脸苍桑皱纹、胜过母亲的老奶奶,何丝丝感慨万千地说:“是老奶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和幸福”。



2012年3月2日,中年男子丁祖汲抱着妈妈到台南奇美医院就医,他到婴儿用品店买一般妈妈背幼儿的包巾,背着母亲到医院看诊,把年迈又行动不便的妈妈背在胸前,耐心呵护。什么是爱,什么是不离不弃,小时候妈妈背你,长大了你会背妈妈吗?



河南省上蔡县一高未婚女教师吴叶面对上门求婚者开出条件:“爷爷,是我必带的‘嫁妆’,走到哪里,就把爷爷带到哪里。” “在我小的时候,没有爷爷就没有我的命。爷爷如今岁数大了,每天没有我,爷爷的日子没法过。”爷爷,不是她的亲爷爷,是路边捡了她,把她养大的拾破烂老人吴改名,今年已90岁高龄。



南徐学院72岁教金属工艺的章老师,每天带着他的老伴来上课,他老伴因为某些原因,有些痴呆,他在台上讲,她就坐在下面,一脸幸福地聆听;有时,老伴会不时地站起来要到他面前,老爷子经常向学生一脸歉意地又安排老伴坐下。一辈子的爱情……



在熙熙攘攘的春运人潮中,一位年轻女子跪在地上,给座椅上半身瘫痪,丧失语言能力的丈夫喂饭递水。发生在2012年1月31日沙市长途汽车站候车大厅的一幕,24岁的应城女子高亚琴,因此获得“荆州最美妻子”的赞誉。

相关知识

老人在家降服熊孩子的十大有效妙方
家有老人,你不得不知的十大装修问题!
盘点2010年最给力的十大完美现象
想起都落泪 童年揍过我们的十大家居神器
秋季家装高峰期 市民最易犯的十大错误揭晓
用得其所 镜子摆放时的十大忌讳点(组图)
健康环保每一天 2012年不得不看的十大风水禁忌
松堡王国喜获“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十大品牌”称号
盘点赵本山宠爱的十大美女徒弟家居照大曝光
盘点赵本山宠爱的十大美女徒弟家居照 王悦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老人在家降服熊孩子的十大有效妙方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40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