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中签者北漂置业经历:房价一年涨一万 彻底死心了!

中签者北漂置业经历:房价一年涨一万 彻底死心了!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6月26日19:21 家居装修知识网  

搜房网讯 2014年6月23日下午,北京的环球中心,金隅自住房进行现场摇号,现场水泄不通。此时,张永生在苏州出差,一直在和客户在谈项目。

“永生,你摇中啦!你知道吗?”电话那端的同学兴奋地对张永生说。

“真的吗?”他愣了一秒种,回过神来,想起自住房摇号的事情。

“真的啊,你赶紧上网看看去吧”同学提醒道

“幸运女神来的太突然”,小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真没有想到第一个项目就中了,没敢奢想。”

“我23号在苏州出差,一直在忙,大概5点多,在北京的同学打电话,告诉我我摇中了。同学也申请了,他一直在看媒体的现场直播。”张永生对当时的场景印象很深刻。

目前,北京自住房备受关注,它涉及到千家万户,为了让更多网友了解自住房摇号及背后的楼市原生态,搜房网采访了本次自住房摇号中签的张永生先生,讲述真实的北漂置业往事。

昌平房价一年涨一万 彻底死心

2012年张永生研究生毕业,顺利落户北京。年底时他和妻子领证结婚,一年后,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和爱人多次去看房,本来想在昌平买房。“当时,昌平的房价,昌平县城的房价是1.5万/平,但是我们经济实力有限,不够首付,想缓一年攒点钱再买。哪里知道,等到13年再去看房的时候,房价居然涨到2.5万/平,彻底死心了!”

“照着这样的涨幅,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买得起房。”张先生感叹道

很多人都吐槽租房的种种问题,张先生似乎总是比较幸运。他坦言自己从2012年一直租房住,租房倒是没有经历那么多心酸,就是换房子的时候,搬家比较麻烦。

妻子一直觉得房价现在很不理性,并没有要求一定买房才结婚,后来女儿出生了,考虑到日后孩子上学等问题,觉得还是要买房的。但毕竟刚毕业不久,收入有限,想在北京买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好政府推出自住房,就申请了。”

中签号码在1400号之后 不敢考虑好户型

6月24日,张先生请了半天假领取到金隅自住房的选房手册,研究到大半夜,他要预估一下自己可能会选的户型。

金隅公开资料显示,金汇星苑提供自住房1882套,单套面积约为58-90平方米1-3居户型,售价2.2万/平方米。其中,其中一居室为东西向,58到66平,共有302套;两居室为南北向,77到85平方米,共1430套;三居室89平。

“我的号码在1400号之后,比较靠后,估计好的户型早就被挑光了,根本轮不到他,目前不考虑好户型。”

他认为两居的户型比较好,竞争非常激烈,他的号码靠后,即使前面的哪些客户都选择二居的,自己也有可能买到二居的,只是楼层等不会太好,也会考虑一居和三居的。

忧虑:为首付发愁 贷不到那么多钱

6月30号,他们选房的日子快到了,刚考虑好户型的问题,首付的问题便接踵而至。

自住房开发商要求购房者在完成选房后,同时交纳10万元的定金。

张先生坦言,“10万块钱的定金目前不是问题,但是首付的问题比较发愁。”由于收入等原因,贷款的额度最多为120万。三居大约需要缴纳57万首付,贷款要133万,贷款的缺口就13万。如果买三居,至少要准备70万,目前还在筹集资金。”

一个三口之家,孩子需要父母帮忙带,一居室的不太够用。他表示会,优先考虑二居室的,但也会根据选房时的实际情况和筹集的状况再决定。

采访手记:

金隅自住房现场摇号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摇中的网友很庆幸自己是那1882分之一的幸运者,然而,部分中签者开始为自住房的首付发愁。

更多多没有中签的家庭,有些选择继续等待自住房;有些人选择做两手准备;也有网友表示等不起了,果断放弃自住房,趁着目前市场低迷买商品房。

幸运者毕竟是有限的,7万的自住房对于北京市场依旧是杯水车薪。

金隅自住房的负责人陈玉谦表示,申购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做抉择,最好做两手准备,如果真的一直等不到自住房,市场上有价格合适的商品房,不妨考虑。如果一直等待7万套,还是没有中签,机会成本也很大。



文本由搜房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中签者北漂置业经历:房价一年涨一万 彻底死心了!
自住房中签者:房价一年涨一万彻底死心! 发愁首付
北漂“租”生活:五年租遍城六区 到处都受委屈
北漂置业攻略 京城不限购小户型130万/套惠20万
外地炒家炒高澳门房价 房价10年涨10倍
武汉部分区域房价10年涨3倍 万元盘已蔓延至三环外
京南四环二手房去年一年涨100万 200万难买房
沈阳:门市房租金一年涨五万
北京新机场线动工 大兴房价10年涨8.3倍
北京房价10年涨10 倍 刚需客户该何时买房(全文)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签者北漂置业经历:房价一年涨一万 彻底死心了!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9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