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记忆睡在老树下——张德祥品茶谈生活

记忆睡在老树下——张德祥品茶谈生活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6月25日14:05 家居装修知识网  

  张德祥的书房,光线并不浓烈,却让人舒服。室内书籍之多,已不是案头书架能够承载,凡可置书之地,皆已被书占据。择一张红木椅坐下,伴着壁炉旁蛐蛐们高高低低的叫声,转着手边沏得酽酽的茶,张德祥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在张德祥的记忆中,童年是穿梭在一针一线缝起的细密世界里,那里有父亲深沉的关爱,有母亲殷殷的叮咛。那个绕着四合院疯跑的孩子,身上穿的是母亲熬红了眼睛缝制的缅裆裤,还有一件仲夏之夜都脱不得的肚兜兜;懂事之后,开布铺的父亲又常请来顶级裁缝师为他量身定制中式布褂,这些布褂甚至成了张德祥偶尔神游课外的“罪魁祸首”——为欣赏缜腻整齐的针脚。

  不同于荷锄的庄稼汉,也不曾有追着月亮耕作的辛劳,张德祥生来便是浸在老北京的城市文化中的,他早已习惯了慢悠悠的怡乐生活。再大些时候,他便如每一位老北京一样,学会了品茶。一天里,早茶是最为讲究的。经过一夜新陈代谢,体内水分减少,血液难免粘稠,影响循环,而早起的一壶清茶,不仅补充了水分,也提供了一天伊始所需的热量,整个人便愈显清爽郎快了。所谓腋下生风,也是汗生两腋,抬肘而风过,倍感凉适罢了。早起一杯茶的习惯,贯穿了张德祥忙碌或闲逸的每一天。喝过了早茶,再就着炒肝嚼上两张油饼,还没待香味儿散尽,他又踱着步子回屋喝茶去了。

  张德祥习惯了早睡,这是很早以前就落下的。那时候他还小,印象中夜晚的北京城颇有些冷清的味道,也就八九点钟的光景,街上便鲜有人影了。前门大街上只有几根孤单单的电线杆,顶着昏黄的灯光,被风摇曳的明灭不定,只暗暗的投下一片黄晕,照着街上晚归的人,无外乎警察、小偷、妓女、戏子、赌徒一类,间或会有些痴迷于打牌的牌友,三三两两的饿着肚子寻碗混沌来吃。几十年前的都城,还是活在祥静之中。

  或许是儿时的记忆太过于美好,张德祥从小到大都恋着四合院的生活,在那个四方的世界中,他能找到与快乐有关的一切。或许,四合院已然成为张德祥难以割舍也不忍割舍的情结了。在那里,他曾种过梯田,也常拾掇些瓜果菜品,甚至养过竹子,再在院子的各个角落散放上几只鸡鸭,于一角置上一口大缸,丢进几只蝌蚪,随心地搭出一处盆池,作为心中最私密宁静的“园林”,自是别有一番风韵。其实,要说张德祥的四合院里最不可少的,当属几只大公鸡。即便现在,张德祥的院子里少了“园林”,少了梯田,少了竹影,也还是能看到几只大公鸡骄傲的到处巡视。不为别的,张德祥爱极了大公鸡响亮的鸣叫声。年轻时,张德祥曾支过农,在乡间村巷,阡陌之间都充斥着鸡鸣,远远近近的播撒开来,有慷慨激昂的,也有懒洋洋的,像是一种生命力以不同频率在传递,自有一种绵延不绝的力量。这时,供销社门口的柴草堆旁,便已聚集了几个不用下地务农的老汉,闻着混了青草香的牛粪味儿,听着鸡鸣与牛叫,看着身边欢叫着跑过的孩子们,和着温暖入心的阳光,天南海北的聊上一个白天。在那里,你似乎能感受到时光在草木间缓慢的流淌。正是从那时起,张德祥爱上了鸡鸣。

  四合院里的一年四季,张德祥都有自己的活法。春暖花开时节,他曾拽着风筝跑满院子,笑得就像初暖的太阳。后来,他在院子里种上向日葵、蓖麻子,再糊上绿莹莹的纱窗,支起支摘窗,有春风拂面,感叹着北京可爱的春天。炎热仲夏,一家人便围在一起吃冰了一天的西瓜,吃着,说笑着,营造人世间最简单的幸福。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月,太阳刚低着头躲过山角,老人们就在院内洒了一番水,撂下帘子,将热气隔绝在屋外,领着孩子们坐在院子里的凉席上,搂着他们数星星,给他们讲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又打着蒲扇将迷迷糊糊的孩子们送入梦乡。

  秋天在张德祥眼中应该说是一个最美好的季节。虽说万事入秋难免冷落,但张德祥却从其中解读出几许文化的味道。秋来,除了要存些白菜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便是糊窗纸。将旧的一层撕去,用白面打的酱子糊上新的高丽纸,再另糊出一个卷窗,好像,一切都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冷涔涔的冬日里,坐在烧得通红的炉火旁,看着白生生的窗户纸长在窗格子上,外面雪亮亮的烟囱生起软绵绵的炊烟,垂手之处,茶壶咕嘟嘟的冒着热气,抬眼,墙上的水仙开始有了绿意,对比外面雪白的世界,竟有了几分缘于顽强生命的欣喜。耳畔,蝈蝈蛐蛐比赛似地叫声此起彼伏,一片冬日消闲之乐。等着过年糊上窗花,一年的光阴匆匆而过,大约又到了转年的时节。等待下一年的春日暖阳。其实,早已成为木器专家、文化学者的张德祥,也曾在郊区置地,买过两个院子,只苦于工作所累,无法常常照看自己的院落,最后竟至颓败到无法居住,每次回家,都要披荆斩棘才能穿过敞院。不堪其苦,张德祥只能放弃纯正的四合院生活,转而将自己收藏家具文物的库房扮成四合院模样,聊解馋瘾。

  大半辈子与珍贵家具文物生活在一起,张德祥的生活中还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那就是能感悟到来源于家具的宁静。所谓宁静致远,静,大概也可说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吧。那种静,是可以让你感受到血脉流动的,它是最自然的,也是最深入骨髓的,它产生了智慧,也遏制了欲望。小时候,他听着座钟的滴答滴答,感受时光流逝,那是他明白时间概念的初始。稍大时,他迷上了透过窗格溜进屋里的光影,它随着太阳的转动变幻景象,流露出一种神秘的启示意味。再后来,他爱上了家具,便认定古代家具是最静雅不过的物件了。每一件家具中,都有儒家文化的空静,也有包括五伦纲常在内的人类秩序之雅致,辅以吉祥图案,自然传承下五千年文明沉淀后的静雅欢喜。

  夕阳拖着晚霞的尾巴爬向西方,赶着这一日最后的余晖,我们拜别张德祥,走上了回家的路。但心中执着挂念着的,却是他家的大公鸡现在打鸣了吗?(赵阳/文)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相关知识

记忆睡在老树下——张德祥品茶谈生活
张德祥山西收家具遭遇夜半驴鸣
张德祥话说楠木及楠木家具
张德祥详解晋作老家具太师椅、方凳
张德祥先生细解红木古典家具官帽椅
胡德生、张德祥等专家走访青县郑双龙博物馆
胡德生、张德祥等专家走访青县郑双龙博物馆
张德祥亲临大德祥中式书房文化讲座现场
古家具专家张德祥:苏作家具善“精算”
张德祥解析圆角柜:“简约不简单”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记忆睡在老树下——张德祥品茶谈生活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9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