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那些年万科自导自演的“离职戏”

那些年万科自导自演的“离职戏”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6月24日14:48 家居装修知识网  

【声明】关于“毛大庆被逼走几成定局”文章的三点说明

​​前晚(22号),地产财富会推送了一篇原创文章《毛大庆被逼走几成定局万科或将遭遇史上最严峻人事变动危机》,瞬间被微信朋友圈和网络“刷屏”,其中更多是难以置信,毕竟在情感上,媒体与业界均无法接受毛大庆离任北京的可能性,并纷纷在昨日发文表达观点,一时间舆论哗然。​​

事实上,这样的态度与情感同样为本号所认同,只是我们更愿意用冷静与理性来对事情进行研判。万科毕竟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郁亮与毛大庆也都是值得尊敬的职业经理人,如何能够做到情感与理性兼顾,共同开创万科下一个三十年的辉煌,同样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对此,本号对昨日文章作出三点补充说明:

1,文章有没有“造谣”? 对于万科这样量级的企业而言,高管的变动必然需要很长一段酝酿时间,我们进行文章写作自是观察已久并反复求证。事实上,昨天万科多方“辟谣”,无论是毛大庆本人“借诗抒意”,还是万科总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至于未来是否会有调整,没法预测评论”,都恰恰印证了当前存在的种种可能性。​​

但事情总是动态变化的。我们只能尽可能保证基于当前掌握的事实进行剖析并研判。特别是昨日文章推出后,必然会对事件本身产生一定的蝴蝶效应,或延迟事件发生时间,或改变细节分支,或出现更加稳妥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今天舆论以及我们所乐于见到的。​​

2,万科接下来会怎么做?​据我们多年经验大胆猜测,深谙公关之道的万科会采取三步走:第一步,第一时间辟谣,最好是当事人辟谣(事实上已经这么做了)。第二步,放开对毛大庆的禁言,鼓励或安排他出去参加公开活动,与媒体对话。第三步,适时安排郁亮与毛大庆同台亮相,并“亲密”互动。​​

这谈不上什么“阴谋论”。对于这家千亿级房企而言,这是正常的公关手法。待舆论风声过后,才能真正看清楚事态走势。​​

3,文章到底是不是“高级黑”?​我们尽职地产新媒体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尽力做到言之有物、善意建言,我们相信毛大庆、郁亮及万科都有这个心胸。

​诚然,万科不是私企,也没有大股东,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格局注定需要严谨甚至冷漠的制度和红线来保证这艘航母运行,更何况一家企业只能有一个精神领袖。这时候,单城业绩或人员流失不再是主要矛盾。不必过度美化万科或是郁亮,“情感涂抹代替不了工具理性”。​​

正是如此,万科成为房地产最好的“黄埔军校”,却也成为许多职业经理人的“谢幕之地”。郁亮时代的万科,高管离职更加频繁——你可以看做是第二代精神领袖的统一货币运动,也可以看做是万科告别创业期进入稳定发展期的阶段需要。

​毛大庆是万科“007计划”的最后一员,该计划中80%以上人员在加入万科两三年内便陆续离职。客观来说,007计划(包括更早的海盗计划)有成有败,一方面它为发展中的万科输入了新鲜血液,支撑了万科近几十年的强势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空降兵最终所剩无几,他们大多满怀热情、心怀理想入会万科,却落败于万科强势的“企业文化”。长此以往,难免不让壮士心寒。

​​正如今天所推送的文章,我们回顾了杜晶、刘军离职事件,漂亮的公关手法显然无法挽回高管流失的损失。

​​如何打破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瓶颈?如何拓展企业强势文化的包容度?如何在情感与理性之间找到更加良性的平衡点?是万科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必须要思考的课题。​​​

那些年,万科自导自演的“离职戏”​​

前天文章发布后,争议中的毛大庆,用一首苏轼的《望湖楼醉书五绝》表达心境,“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条似太极的七绝,理解多重。不乏有人揣测,毛大庆借此辟谣。实际上,事实已经在今天隐现,万科总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暧昧:“反正目前是没有任何变化。至于未来是否会有调整,没法预测评论。”​​

财富会看历史,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在高管人事调整这件事上,深谙公关之道的万科“导演”功力非凡。从惯例来看,传谣-辟谣-坐实-公布,是万科导演“离职戏”的常规动作。当事的职业经理人只能被迫“入戏”,也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相关知识

那些年万科自导自演的“离职戏”
绿地2014年销售目标2400亿 万科或将让出老大的位置
郁亮:未来3-5年万科重在寻找“1” 实现新的转型
毛大庆被指功高震主 万科否认离职传言但留有余地
万科发布2013年年报 分红派息大幅提高
万科产业地产:“失控”的逻辑
万科式内部创业:变相裁员还是管理架构再造?
万科市值加法:“母体”的自我裂变
万科市值加法:母体的自我裂变
华润暂退第一大股东之争 未出手增持万科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那些年万科自导自演的“离职戏”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9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