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亲实业 远地产 百亿“重庆籍”温州资本回乡

亲实业 远地产 百亿“重庆籍”温州资本回乡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5月28日08:26 家居装修知识网  

  “有人回乡投资时畏手畏脚,我不得管那么多,看准了就下手,绝不含糊。”“我正在操盘一个火锅城项目,谁有兴趣可以一起来做。”“股份多少不是问题,关键是大家要合得来。”……昨日下午3点,在一辆从重庆主城开往铜梁的大巴车上,一场激烈的讨论正在进行。

  在本月28日前,由15位重庆籍温州企业家组成的投资考察团,将完成对重庆主城、铜梁、武隆等地的踩点。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了解某些项目前景的同时,他们还在关注着另一个话题—合伙人制。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伴随新一轮回乡投资攻势的启动,这种全新的投资模式正成为重庆籍温州企业家的普遍选择。

  方向之变

  从青睐地产到紧盯实业

  27日,温州市重庆商会返渝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为回乡投资提供服务的机构,该中心肩负着收集商业信息、项目推荐等任务。同一天,温州市重庆商会与市发改委、市工商联展开接洽,多位参会的重庆籍温州企业家希望能通过重庆最新的产业信息捕捉到更多商机。

  “成立服务中心是因为近年来,越来越多在温州创业的重庆籍老板回乡投资,大家都想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温州市重庆商会会长徐雪说,最近一两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温州民营企业压力倍增,不少重庆籍温州商人开始回乡投资。“尤其是今年以来,重庆籍温州商人回乡投资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大家所看好的主要是制造、电子信息、餐饮等行业。”徐雪说。

  根据温州市重庆商会秘书长诸葛柱提供的数据,从2011年至今,经该商会牵线搭桥,已有超50亿元温州资本在重庆扎根落户,其中过半资金来自重庆籍温州企业家。资金分布区域涉及主城、铜梁、垫江、万州、酉阳、秀山等。仅今年1~5月,就有温州巨纳鞋业有限公司老板李昌学、乐清某电气公司股东黄教财、温州翔东鞋机有限公司老板张智、温州虹帆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老板夏超等人返乡投资,跳出老本行涉足电子配套、材料、餐饮等新行业,在渝投资总规模超5亿元。

  “据我们保守估算,目前有意回渝投资的重庆籍温商,手里的资金总量在百亿元左右。”李昌学表示,与前些年青睐“炒房”、“炒地”不同的是,现在大家的投资方向全部转向了实业。

  模式之变

  从单打独斗到合伙人制

  在投资方向发生变化的同时,模式也在悄然改变。

  在徐雪看来,此前重庆籍温商回渝投资,主要是单打独斗,许多项目的投资效益至今未得到充分体现。而现在,在重庆籍温州商人这一群体中,“合伙人制”正在开始起步,多家都希望通过合伙,放宽视野、消除隔阂、共同成长。

  “我原先在温州是做鞋的,回重庆以后,正在从事新农村建设,还准备和别人合作进军电子配套、电子商务等行业。”今年38岁的李昌学是垫江人,2003年前往温州创业。就在不久前,他决定回到家乡投资,目前已与温州乐清市富鑫电器厂老板张成明展开合作,二人将共同投资2亿~3亿元开发电子配件。尽管新公司股权比例尚未敲定,但二人已联手在垫江拿下了30亩土地。

  李昌学告诉商报记者,张成明也是重庆人,2012年就回乡投资了一家公司,在铜梁生产双稳态脉冲电磁阀、智能燃气表等产品,投资经验非常丰富。“我们很谈得来,大家就像兄弟一样,从商谈合作到敲定项目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李昌学说。

  李昌学与张成明的“联姻”,只是重庆籍温州商人回乡投资实行合伙人制的个案。

  “这样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一种默契。我们希望通过尝试合伙,提升投资效益。”曾在温州乐清做低压电气开关生意的黄教财说,不久前他结束了在温州的所有生意,回到重庆,与另外两位老板共同入股“刘一手”火锅,在江北开了一家面积1000平方米的火锅店。今年内,他还将自创火锅品牌,初步计划是与两位重庆籍温州老板共同创业,5年内将投资上千万元发展5家直营店。

  浙电电气有限公司老板禹华伟则透露,他也计划近期与他人合作,在重庆组建公司生产电气类产品,预计他持股70%,合作伙伴持股30%。

  多位老板表示,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他们涉足的行业多数都不是在温州从事的老本行,其目的是通过“撒网”捕捉到更多的市场机会。“通常情况下,只要有好的项目,我们就会出手,而这也是促成我们推行合伙人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在不熟悉的行业面前,人多才好划船,一把筷子才难折断。”张成明说。

  分析

  模式变化背后的三大准则

  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合伙人制并不是新概念,但重庆籍温州商人在回乡投资时所遵循的准则,颇值得研究。

  温州巨纳鞋业有限公司老板李昌学说,挑选合伙人,他们有三大准则:一是诚信度,二是契合度,三是出资和管理必须严格分开。

  “为了解决诚信度问题,合伙多数是在重庆籍温商之间产生。大家彼此认识、了解、宽容,相处得就像亲兄弟一样。比如说,我说要打多少钱到哪个账户,合伙人根本不会调查资金去向,直接就会打钱。”李昌学表示,以他和温州乐清市富鑫电器厂老板张成明的合作为例,双方可以在没有敲定股权比例的情况下,先把土地拿下再谈细节,这就是信任的体现。

  其次,大家在合伙时,普遍针对的是单一项目,一般不会出现同时投资多个项目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为了提升契合度,合伙人需要认可投资项目的前景,意识上要统一。

  “更关键的是,为了避免合作失败,大家基本上都会预先说好,出资、管理一定会严格分开。”温州市重庆商会会长徐雪表示,很多重庆籍温州商人合伙时,会遵循“只出资不参与管理”的原则,负责合资企业日常管理的始终只能是一个人。以重庆籍温州老板黄教财计划投资的火锅连锁店为例,他就已经与其他股东说好,由他负责日常管理,其他股东只出资不管理,年底分红。

  纵深

  如何做到1+1>2

  “温州人善于抱团,在温州创业多年的重庆人,正在领会温州精神的精髓。”重庆籍温州老板黄教财、李昌学等人坦言,如果仅凭一家之力去打拼,资金实力、管理思维上都颇受局限。进行合伙后,不仅可以解决一个人投资精力有限、思维受限等问题,还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同时还能腾出更多资金在多个行业进行布局,做到“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做到1+1>2。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对资本的吸引力日益凸显,近年来吸引了大批重庆籍温商回乡掘金。在回乡过程中,资本本身也在完成蜕变,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在转型升级的同时融合了新的理念、思路。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变化的过程中,资本的力量需要凝结,才能改变独木难支的情况,实现投资效应最大化。

  “重庆籍温商推行合伙人制,可以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和整合。”周德文认为,这种模式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大家要“合股又合心”,应在合作之前就统一经营思路,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丢弃“争当领头羊”的旧观念,推举有贤能和经验的人来负责日常管理,其他出资人应甘当绿叶、做好配角,从而防止合伙人制最终因争夺管理权而走向失败。

相关知识

亲实业 远地产 百亿“重庆籍”温州资本回乡
百亿陶资进地产 跨界路好走吗?
新掌门面临“去化”考验:华远地产152亿存货压顶
任志强退休玩快闪迷局 华远地产152亿存货压顶
华远地产152亿存货压顶 新掌门面临“去化”考验
创新求变、锐意进取 百亿军团大幅扩容至104家
富德系生命人寿:百亿举牌金地等上市公司
华远地产4亿元出售北京商场给华谊兄弟
华远地产40亿私募债首期发行 加速业务扩张
远洋地产资金链断裂风险:负债460亿再举债百亿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亲实业 远地产 百亿“重庆籍”温州资本回乡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8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