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断电令"突袭恩平陶瓷产业 海量损失无法挽回

"断电令"突袭恩平陶瓷产业 海量损失无法挽回

https://www.biud.com.cn 2011年07月14日14:10 家居装修知识网  

  45岁的阿华是恩平市一家陶瓷企业人事行政部的经理,从12日下午开始,他和他部门的同事就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

  “老板这两天脾气非常大,我们说话都不敢太大声,你们采访的时候要注意点。”12月13日下午两点,尚未吃午饭的阿华(化名)已经在老板的办公室里等候了4个小时,他的手里拿着一份厚达25页、2000多人的名单。

  “没有电用了,工厂停产了,昨天下午老板找我们开了个会,要我们把全公司的人员名单统计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员工开始放假,今天下午要拿给他看。”不过对于老板交代的这项工作,阿华也表露了他的担忧:离春节放假尚早,一旦真的“遣散”了这2000多名工人,明年开工的时候还会有多少人回来?到时候如何做到老板“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

  “真的很纠结。”阿华搓了搓麻木的脸,点燃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但随即又重重地将烟按灭在烟缸里。  

  断电令突袭陶瓷产业

  13日下午3点,本报记者与阿华一起又等候了1个小时后,总算见到了他的老板王明(化名)。

  事实上,王明比阿华更纠结。

  “你如果问我此刻的心情,我可以告诉你几个字:愤怒、无奈、无助,想死的心都有。”王明说道。

  11日下午,王明和恩平市其他17家陶瓷企业都收到了一份恩平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启动全市节能预警调控一级应急响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这份《通知》指出,根据《关于调整珠海等市节能预警应急响应等级的通知》(粤经信节能【2010】1028号)和《启动全市节能预警调控一级应急响应工作方案》(江府办【2010】123号)的要求,恩平市节能预警应急响应等级提高到一级应急响应,从即日起启动实施相应调控措施。

  根据这份《通知》所提出的确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确保完成全社会用电量控制目标两个应急响应目标,恩平市18家陶瓷企业以及其他17家水泥生产企业无论其用电账户是否有余额,从即日起至12月31日均要全部停产。

  “11日下午接到的通知,12日上午10点就给拉闸断电了,根本不给任何缓冲的机会。”让王明等人感到愤怒的还不止这些,该《通知》的落款日期是12月8日,而下发到王明等人手中的时间是3天后的12月11日下午。

  事实上,为了加强恩平市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的目标,早在今年10月31日、11月9日,恩平市政府就曾经两度对辖区内的陶瓷、水泥企业实施过“开三停四”的限电措施,部分陶瓷企业在此番限电措施当中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当时,王明等18家陶瓷企业的老板也通过恩平市陶瓷行业商会向恩平市政府递交过联名书,表示抗议,但是他们并未收到任何有关市政府的回复。

  不过,与目前的遭遇相比,当初的“开三停四”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那时候好歹一个星期还有三天是正常供电,现在是一度电都不给了,连员工宿舍的生活用电都给断掉了。如此做法,恐怕整个广东省乃至全国都闻所未闻。”

  “我们现在根本找不到一个说理的地方。”对于恩平市政府给出的“为了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的目标”的这一说法,王明等人表示这不能令人信服。

  “限电措施全国各地都有,但是为什么在恩平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限电直至本次直接强行断电等情况?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恩平市作为承接佛山等地陶瓷产业转移的基地,产业是转移进来了,但是其排放指标和用电指标都没有转移进来。”另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陶瓷企业老板如此说道。

  在恩平市政府下发的《通知》中就明确写道:“2010年9月我市全社会用电量15438万千瓦时,10月全市社会用电量14549万千瓦时,11月全社会用电量12428万千瓦时。用电量实现逐月下降,但是10月份和11月份用电量均超过江门市下达的用电指标,分别超71.35和超33.6%。江门市下达我市12月用电指标是7944万千瓦时,比11月实际用电量压减4484万千瓦时,用电缺口极大。根据我市目前实际情况,要完成江门市下达的用电控制目标非常艰巨。”

  12月15日下午,恩平市供电局局长方永康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点:此次“错峰用电”是接政府文件通知,供电局是配合政府工作。恩平市陶瓷企业大多是从佛山南庄迁移过来,用电指标还是原来的,迁移到恩平后,并未制定新的用电指标。

  这一纸被王明等企业老板称之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最牛断电令的《通知》,让他们感受到了“恩平的陶瓷企业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  

  陶企的海量损失

  位于恩平市沙湖镇的蒲桥工业园区是恩平市的重点工业园区,是陶瓷企业落户恩平的主要集中地。该园区先后引进了华昌、新域、新锦成、会德丰、百强、正德、荣高、全圣、嘉俊、佳鸿等一批大型陶瓷企业。

  今年8月18日,广东恩平市陶瓷行业商会成立大会在恩平京湖大酒店召开。当时包括恩平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等党政要员均出席了成立大会。

  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恩平市委书记魏志平在其致辞中曾指出:在各项经济指标表现中,陶瓷产业的发展占据着恩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比例,恩平市委、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陶瓷产业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及技术创新的路线,为投资恩平的陶瓷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创造健康的发展平台。

  也就在半个多月前的11月28日下午,广东俊豪陶瓷有限公司和广东全圣陶瓷有限公司在恩平的首期工程同一天落成投产。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剪彩仪式上,恩平市委、市政府的多名党政要员也都出席了仪式。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时这些企业挂出的“欢迎XXX领导前来参加项目落成剪彩仪式”的横幅还显目地挂在进入园区的道路两旁。而如今,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断电停产。

  与当时锣鼓喧天、醒狮起舞的盛况相比,断电令下达之后的蒲桥工业园内的很多陶瓷企业显得非常冷清,昔日繁忙的生产线上已经空空如也,机器停止了轰鸣,高炉停止了运作,偌大的厂房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留守工人。

  “此次断电将对恩平市的陶瓷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断电通知一下来,就开始强行断电,所有企业都全部停产,这从机械设备一直到生产链的顶端,全部要受到影响。”王明说道。

  王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条窑炉至少需要4000条以上的辊棒,此举至少造成了每条窑炉损坏2000条辊棒,按每条棍棒200元计算,他的9条窑炉就造成了360000元的损失。“重新生产还得在需要360000元,这个损失还算小,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要停窑,至少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逐步降温,如果像这样措手不及的骤然降温,会导致窑炉变形,以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不会很稳定了。”

  另外,由于断电停产,企业无法按时供货给客户,不但会造成客户的大量流失,而且还有根据合同规定赔偿客户巨额的违约金。

  “今天(13日)上午我们已经给所有的客户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近期不能在按时供货了。”  

  “太突然了,订单肯定无法完成!”王明疲惫地抓着头发说,“我们一直在拼命给客户解释,但他们都说不可理解,不能想象怎么会有这样的停电方式。”

  王明表示,企业面临的损失和压力还远不止这些。沙湖镇的蒲桥工业园区虽然是恩平市的重点工业园区,不过仅仅是从2008年才开始打造,目前虽然聚集了十多家大型陶瓷企业,但仍出于起步阶段,尚未成长壮大。“按照我们的行规,以建设一条生产线需要8000万元计算,企业一般只会支付原料商、供应商、工程商等50%——60%的款项,并且这部分款项里面还有大部分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剩下的余款一般是等企业投产产生利润后,按合同规定每月付款。”

  “现在断电了,企业无法产生效益了,拿什么去付给银行、供应商、设备商?一些底子厚的企业还可以咬紧牙关扛上一阵子,但是对于那些实力弱、底子薄尤其是刚刚投产的企业来说无异于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条生产线从试运营到正常生产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此一来,谈何发展?能否活下去都成了问题。”

  拉闸、停产对于恩平的陶瓷企业来说,不仅仅是一张“紧急通知”那么简单。另一陶瓷企业老板向本报记者坦言,按照目前恩平市18家陶瓷企业、近50条生产线的总产能规模,每天造成的产值损失在亿元以上。

  “就算是元月1日恢复正常供电,我们也处于两难的选择。即使重新开工,到了元月中旬我们还得停窑放年假,过完年又要重新温窑投产。这样一关一停反复折腾几次下来,每条窑炉需要投入不低于200万的费用。况且,重新供电后,谁敢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该人士表示,他们公司有9条窑,初步统计因本次断电造成的损失达4000万以上。

  事实上,与企业经营者一样着急上火的还有工人。

  14日下午4时,记者在蒲桥工业园区遇到了一名拉着行李正准备放假回家的工人。他告诉记者,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恢复生产,他和他的工友们这几天讨论最多的也是这个事情。有人说是20天,有人说是一个月,还有人说,可能就这样关下去了。

  “公司我只告诉我们要保持通讯畅通,并且每周主动跟部门主管联系一次,随时联系上班,具体时间不知道。希望政府关注我们民工的生存问题,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只能不停地工作才能赚钱养家糊口。现在企业断电停产放假,没了工作,我们如何维持生计?我们只想用自己的汗水养活自己,现在汗水都无处可流,怎么办?”这位工人说道。

  王明也认为,受损失的不单是企业,还有工人。

  “我们也难,断电停产后,政府并没有对我们提供任何补贴或者税收方面的优惠。就像我们公司,2000多名工人,如果不放假,就至少要按每人2000元/月的全额工资发放,对于企业来说,在停产后要支付这么大的一笔开支也艰难。但是作为工人,损失也大,即使放假了企业会给他们发放基本工资,但那也只能是几百块钱,工人最多只能拿到平常1/3的工资。你说这让他们怎么生活?”

  “更怕工人流失。现在工人太难招了,之前我们一天都很难招到一个人,我这里的工人都是原来在这里做事的老乡带进来的,一走就是一大帮,重新投产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回来。”王明说道。  

  为何总是“突然袭击”?

  12月12日——16日,本报记者在采访恩平市的多位陶瓷企业老板时,他们都纷纷表示,即使为了加强恩平市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的目标,但是为什么不提前发个通知或者提醒警告?“哪怕早一个星期都可以。”

  “这样就有时间去安排或准备停窑、补充库存等准备工作。如果在限定时间内达不到要求的,再采取强制措施也是有理可依。怎么能昨天下发了通知,今天就得立刻强行断掉?真的是紧急到容不得一点商量的余地吗?至少给我们个缓冲期吧,多少企业手上还接了订单?不能按时完成就是失信,政府不是一直在强调诚信吗?现在又是谁逼着我们不诚信?”

  “陶瓷虽然属于‘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但目前这种为应付‘节能大考’的一刀切行为,对节能减排进行了技术投入和改造的企业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初衷。”

  “《电力法》明确规定,‘供电企业在发电、供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不得中断’,‘供电营业机构,对本营业区内的用户有按照国家规定供电的义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对其营业区内申请用电的单位和个人拒绝供电’。恩平市的强行断电政策不但严重侵害了企业和居民的合法用电权益,也直接损害了电力企业的法定供电权责。”

  ……

  如此种种怨言,政府并非不知道。

  据本报记者了解,恩平市的上级行政单位江门市人民政府其实早在2008年2月3日就向其辖区内的各市、区、市直有关单位下发了《江门市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制定了“全市‘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这份实施方案与可以查阅到的全国其他省市的方案大同小异。方案提出“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强相关技术开发应用,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完善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政策”等数十条具体举措。

  让王明等众多陶瓷企业老板感到气愤的是:江门市政府早在2年前就出台了很多关于推动节能减排的措施,为什么到现在还需要采用这样突然断电的办法?一项为期2年的节能减排工作,为什么好像到了最后半个月才被想起来?政府此前都做了些什么?

  “节能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基于现实基础的长效机制。‘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怎么可能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谁来管我们的死活?如此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绝非科学执政、科学发展之举,已经严重背离了节能减排的美好初衷。将自身长时间不作为的成本与风险,单方面、无条件地转移到企业和职工身上,近乎不可思议,令人寒心。”

  12月14日、15日,本报记者数次致电恩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党政要员,以求探寻个中原因,但未果。

  早前,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我国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必须下降20%,而2010年底即为“十一五”大限。

  今年5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其措辞之严厉几乎前所未有:“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在中央督促下,省市地方纷纷出台政策。但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地方,节能减排目标已由降低单位GDP能耗转变为降低单位GDP电力消耗,而最终演变成全国范围内的限电行动。

  事实上,一刀切式的拉闸、限电已经成了不少地方完成减排任务的“撒手锏”。

  针对此情况,各个行业的企业主、普通民众、网友纷纷发表看法。一位知名媒体评论人士曾在其评论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大限将至,而“一票否决”利剑又高悬于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头顶上。所以,在屡屡作怪的权力的“保驾护航”下,拉闸限电假借“临时举措”或“权宜之计”名义,堂而皇之地成了节能减排的代名词。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变成了政绩和“官帽”的牺牲品。

  9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指出“为完成节能目标,个别地区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对生产企业轮流停电,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做法违背了节能减排的初衷,必须立即予以纠正。”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急通知》,更是明确要求各地纠正短期断电行为。要求各地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关键要靠工作和机制,不能靠短期的“突击行动”,不能简单拉闸限电。

  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不得为节能减排拉闸限电。当日,人民网开通了“网友举报拉闸限电”留言板。截至目前,举报、留言已超过1000条,并且已经引起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

  上有禁令,下有怨言,中间又制定了细致的节能减排方案,那么何以恩平市政府仍在采取“突击式”的断电停产措施?

  据记者了解,在“十一五”节能减排体系中,各级政府被要求“建立健全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在江门市政府办公室2008年2月3日下发的《江门市节能工作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规定:“要根据国发〔2007〕36号文中《关于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省制订的《广东省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的主要做法和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励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要求,建立健全我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发挥节能政策指挥棒作用,确保实现我市‘十一五’节能目标。”

  恩平的“断电风暴”仍在继续。截止本报记者截稿时,恩平除几家陶瓷企业采用发电机发电勉强维持部分生产线的生产之外,绝大部分陶瓷企业的生产线仍处于瘫痪状态。

  

相关知识

"断电令"突袭恩平陶瓷产业 海量损失无法挽回
广东恩平陶瓷卫浴产业三十七条生产线停产
“恩平麦克风”区域品牌精彩亮相北京展
欧神诺董事长鲍杰军:陶瓷产业不应背负"原罪"
嘉俊陶瓷恩平产业基地全面投产
搜狐精彩博文汇编:行家论陶瓷产业“怪象”
嘉俊陶瓷:多层面提升品牌高度
承接背后的逐利本质 看中国陶瓷产业基地之争
建筑陶瓷产业发展呈现四大新特征
广东恩平37条陶瓷生产线停窑 销售压力大是主因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断电令"突袭恩平陶瓷产业 海量损失无法挽回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