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名牌地板登黑榜品控漏洞致质量丑闻频发

名牌地板登黑榜品控漏洞致质量丑闻频发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3月14日10:35 家居装修知识网  

在地板行业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牌,双双陷入“质量门”让人惊讶,但这不是地板行业的质量个案。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全国各级质监部门发布的公开通报中,至少有106个地板品牌曝出质量丑闻,地板品牌已经成为“质量门”的重灾区。

在历次抽检中,地板的不合格率相当高。在被列入不合格名单的贵州省工商局发布的质量监测公告中,94批次产品受检,47批次不合格,不达标率达50%;在登上质量黑榜的上海市工商局发布的质量监测公告中,100批次木地板品牌产品受检,17批次抽检结果为不合格,不合格率达17%;2013年9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国家林业局公布2013年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2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不合格率达12%;2013年10月30日,湖南省工商局发布2013年三季度流通领域复合地板抽样检测通报,47批次受检产品中2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达43%……

一年中逾百个地板品牌被“质量门”击中,颇令人震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合格的地板品牌并非都是泛泛之辈,除了、这样的重量级品牌以外,还有号称在强化木地板领域连续八年全国销量第二的肯帝亚、背靠实力雄厚的德国柯诺木业集团的莱茵阳光等著名品牌。在整个家居产业链里,地板应该是最成熟的行业,无论是品牌塑造还是产品营销,都走在其他领域的前列,如今却接连曝出质量丑闻,连有“地板行业拓荒者”之誉的地板专家高志华都表示“看不懂了”。

探源:品控漏洞致质量丑闻频发

令人关注的是,在众多不合格地板品牌中,出现“甲醛释放量超标”等重大问题的品牌基本上名不见经传,而一些看似小瑕疵的毛病往往让大品牌登上质量黑榜,这折射出地板行业在品质管控方面存在漏洞。

让登上质量黑榜的原因是“规格尺寸偏差”和“公称宽度与平均宽度之差”,专业人士称,这两个指标出现问题,要么是设备精度不够,要么是偷工减料。但拥有庞大的地板生产基地,上游还有大亚板材做强大支撑,设备精度不够显然不可能,而偷工减料更不会是这种大品牌所为,“在两个基本指标上栽跟头,不是质监部门故意‘陷害’,就是自己在品质控制方面有所松懈”。

对于发生在身上的“甲醛释放量等级标识”不合格,高志华认为完全不应该。甲醛释放量等级标识’标示在产品外包装上,是衡量地板质量的重要指标,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按规范标注的项目,企业在这方面不合格有两种可能,一是企业明知产品甲醛指标不达标,故意不标出;二是忘了标,这是企业品质管理上存在缺失。”在质量问题曝出之时,市场部经理杨楠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包装上标的数值不符合规定,公司已经在进行整改”,并称“又不是产品质量问题,包装不合格只是小事儿”。对品质控制的忽视,从其话语中可窥一斑。

品牌不合格的原因是“表面耐磨”,这个指标也是强化木地板最基本的要求。高志华认为,这个指标不合格,往往是由于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降低了用材标准,弱化了品质控制。

业内人士指出,品控漏洞导致质量丑闻频发应引起整个地板行业重视。品牌知名度越高,对品质要求也就越高,人们对其质量要求也更高。小瑕疵不及时解决,就可能酿成大问题,最终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更将给品牌声誉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相关知识

名牌地板登黑榜品控漏洞致质量丑闻频发
圣象金鹰艾格登黑榜折射地板品控漏洞
圣象金鹰艾格登黑榜 折射地板品控漏洞
圣象地板再登质量黑榜 地板品牌质量丑闻频发
偷工减料被暴露 多款名牌地板齐登黑榜
部分强化地板产品屡登“黑榜” 市场转偏实木地板
宏耐、肯帝亚、莱茵阳光三大地板品牌齐登黑榜
地板行业连登黑榜的背后潜规则
江苏三知名地板同登黑榜
插座抽检不合格率为64% “公牛”登黑榜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名牌地板登黑榜品控漏洞致质量丑闻频发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4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