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竹地板外贸企业 “出口转内销”是上策

竹地板外贸企业 “出口转内销”是上策

https://www.biud.com.cn 2011年07月11日14:19 家居装修知识网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那些长期依赖海外订单生存的外贸企业,已经举步维艰。要想突围,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外需和内需并重。一方面不能轻易放弃海外市场份额,因为东山再起时可能付出更多成本;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以此增强抗风险能力。

  众所周知,以出口为目标的外贸企业与以内需为目标的内销企业,在经营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加工型外贸企业大多数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忽视品牌建设,只需要提供低廉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能力,质量有保证就足够了。但是内销企业,必须面对整个终端市场,从品牌策略到营销渠道,从经销商到消费者,从产品设计到客户管理等,都要胸有成竹。

  因此,外贸企业进入内需市场时,面临很大的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品牌和渠道。而品牌的创立和渠道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短期内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很小。

  无论外贸企业怎样努力,恐怕都拼不过内销企业。

  不过,加工型外贸企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通过与国际采购商接轨,外贸企业能够及时把握和引进国外最新技术标准和流行信息,经过长期代工经验的累积,具备了强大的技术设计能力和工艺水平。外商往往只需要拿一个样品甚至一张草图,外贸企业就能生产出过硬的商品(即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其次,加工型外贸企业通常是按照订单进行生产的,基本零库存。

  要想绝地求生,外贸企业必须避短扬长,从这两个优势入手,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

  模拟出口:国际标准立品牌不走回头路

  由于缺乏品牌,外贸企业打入内需市场,最容易选择的策略是,强化制造优势,放弃高质量标准,降低成本,打价格战,硬拼市场份额。因为在国内市场,完全可以抛弃国外相对苛刻的各种标准,不用担心政府职能部门的管控。

  这其实是在走回头路,是不可取的。外贸企业要想打开国内市场,必须采取优质产品策略,进行差异化竞争。

  所谓模拟出口,就是一种以出口标准生产,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全新经营模式。

  这是创建新品牌的捷径--让国内消费者不出国门就可以买到符合美国、日本、欧盟标准的高品质商品。出于对国际标准的认同,中高端消费者很容易建立对新品牌的认同。实际上,按照先进的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商品,确实具备较高品质。

  长期以来,中国外贸企业只拥有土地、厂房、设备、劳动力和工艺;品牌和产品设计的知识产权,都在外商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技术标准,都被外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所掌握。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商品在美国终端卖10美元,而我们只能拿到0.5到1美元。我们失去的利润,其实主要是品牌和标准的价值。

  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国外的品牌我们不能沿用。但是国外政府较高的技术标准,可以为我所用,却不用支付知识产权费用,也不会被视为侵权。这使得模拟出口的商品,既保有内在高质量的附加值,同时又不增加生产成本。

相关知识

竹地板外贸企业 “出口转内销”是上策
外需市场动荡疲软 家纺布艺企业出口转内销
卫浴企业出口转内销 品牌和渠道缺一不可
衣柜企业出口转内销 解决营销渠道问题是关键
出口转内销 家具市场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浅析国内LED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困惑
衣柜企业出口转内销迫在眉睫
中国家具行业出口转内销 大众呼声风起云涌
竹地板出口转内销失利 在国内“遇冷”
竹地板出口转内销失利 认知度低国内市场“遇冷”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竹地板外贸企业 “出口转内销”是上策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