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男子紧盯行李架引来窃贼 眼皮底下被偷五万元

男子紧盯行李架引来窃贼 眼皮底下被偷五万元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1月07日17:37 家居装修知识网  

原标题: 男子紧盯行李架引来窃贼 眼皮底下被偷五万元

2013年12月30日7时,一男子登上了哈尔滨开往双鸭山的长途客车,而在众多旅客中,除了该男子自己,谁也不知道他的旅行袋深处放着一个装有5万元钱的信封。当日7时30分,两名便衣民警出现在车上,询问是否有人丢钱了,该男子还被蒙在鼓里。可当他摸向旅行袋内的皮包时,脸色瞬间惨白,“包一直在我头顶的行李架上,没离开我的视线啊,钱怎么就没了?”

1

案发:长途车上五万元不翼而飞

2013年12月30日7时,王先生登上了哈尔滨开往双鸭山的长途客车。找到座位后,他小心翼翼地把旅行袋放在了头顶的行李架上,并盖上了行李盖。王先生的旅行袋里放着一个装有5万元现金的信封,以及两盒远大购物卡。为了安全,他还特意将钱和购物卡用一个皮包装好,并塞在旅行袋的深处。他想,旅行袋里有钱的事,除了自己没人知道,而且就在自己头上放着,时不时地看一眼,这绝对万无一失。

“有乘客丢钱了吗?”当日7时30分许,哈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二大队探长修璎桉等三名民警上车询问。乍一听这话,王先生和所有乘客一样,没反应过来。修璎桉见大家没反应,继续说:“大家都看看,旅行袋里、随身的包里,是不是钱没了……”王先生便伸手从旅行袋里拿出了皮包,打开一看,脸都变了色,“我,是我,我丢钱了!”

王先生难以相信,有人能从他眼皮底下将钱偷走,“我一直盯着行李架呢,没发现有人碰过啊,这贼一定是 高手 。”

2

破获:老贼出现在客运站被警方盯上

王先生的猜测是正确的,他碰到的确实是个“高手”。不过,民警已经盯上这个老贼一个多月了。经了解,嫌疑人姓任,外号“老五”,今年46岁。他只干“大活”,从不沾偷几百元的掏兜活。任某于2003年,因盗窃车内财物入狱,涉案达120万元。他曾嘲笑“同行”说,现在的贼都不靠“真本事”吃饭,都是他玩剩下的。

2013年11月份,刚被释放8个月的任某在哈市南岗客运站出现了,哈市警方对他进行了监控。当年12月29日,民警得知任某入住了建筑街上的一家宾馆,推断其很可能会作案。案发当日7时,任某上了哈尔滨至双鸭山的长途车,并于五六分钟后下车,怀中抱着什么。“他得手了!”民警跟踪至南岗客运站后门将其抓获。

“入狱10年,刚出狱又作案,还会被加重判刑,但任某却只说了句 以为能跟女儿过年呢,这回年又得在里面过了 。”修璎桉说,任某挺惦记22岁在外地的女儿,可他从没想过改过自新,自2013年11月份至被抓时,任某在南岗客运站区域盗窃7起,他自己说是“偷惯了,除了偷也不会干别的”。

3

解析:五万元是怎样被偷的?

任某是如何在王先生的头顶,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钱偷走的呢?

后经了解,案发当日7时10分,这辆长途客车上旅客熙熙攘攘,这时上来了一个穿着貂领皮夹克的中年人,他东瞅瞅西看看,转了一圈就下了车,而带下车的还有那5万元钱。原来,任某趁最拥挤的时候上车,简单地环视了车厢一周,发现了时不时看向头顶的王先生,他觉得王先生的行李里有重要东西。任某走到王先生的后座,然后假装挪动行李,行李盖遮住了他的手,王先生只以为任某也是乘客。任某趁王先生低头时,顺势将旅行袋拿了下来,并将行李盖合上。任某将包放在座位上不慌不忙地找出了皮包,打开后拿走了装钱的信封,没动购物卡。他随后将旅行包放归原位,下了车,整个过程从容不迫。

“他的作案手法娴熟,几乎包括了所有在长途车上作案的手段。”修璎桉说,2013年11月23日,任某在长途车上与一乘客擦身而过时,偷得手机一部;当年12月21日,任某在长途车上,假装放行李,从失主头顶慢慢将其包裹拉过来,窃走包内裘皮,不露一丝痕迹;同日,任某以同样手法偷走一个古奇包内价值5000余元LV钱包一个、2000元现金。修璎桉提醒外出市民:一、乘车时不要携带大量现金;二、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行李架上或座位下面;三、留心故意往身上挤的旅客;四、过安检时不要只盯着行李,也要留意身上的财物;最后,现在的窃贼多衣着光鲜,任某一身行头近两万,所以不要被外表迷惑。

相关知识

男子紧盯行李架引来窃贼 眼皮底下被偷五万元
国产家具紧盯欧洲市场、“全能”软木地板面市
家具市场因楼市低迷受累 紧盯乡镇市场谋转型
防盗门企业需加速品牌个性化 紧盯精装房市场
郑州楼市开启推盘预演赛 紧盯返乡置业群加推新品
年后长沙装修公司或普遍涨价5% 紧盯眼下开门红
低碳乐活族涌现 衣柜企业紧盯市场的环保需求
家装市场潜力大 互联网家装紧盯价格、时间
鹤壁“裸盘”在监管部门眼皮底下疯狂建设售房
窃贼一晚连偷八家 防护窗选购切勿因小失大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男子紧盯行李架引来窃贼 眼皮底下被偷五万元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2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