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中国LED企业挑战国际巨头勿成笑话

中国LED企业挑战国际巨头勿成笑话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09月08日14:44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国的企业大多如此,抛开企业规模、企业的实力,都标榜上“国内或者国际领先”、“光电行业的领航者、领导者”“LED照明产业先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LED照明照亮全世界”等等非常响亮的口号,可企业事实上是露底的破口袋,产品就像一个凌乱的杂货铺;实实在在做事、做产品的企业往往只是在做,不像中国某些企业总是在喊号子,唱高调。

过去笔者也不懂得照明,不懂得光,渐渐地懂了一些。在国内的厂商都在标榜自身的产品如何之节能、如何之好、价格如何之便宜时,飞利浦等国际巨头其实说的很少。

在2007年飞利浦推出了一款叫livingcolorLED产品,即使到目前,在国内甚至是世界上有很多厂家还在做触控的调光技术。前些日子飞利浦又推出叫Hue的智能产品,59美元一个,也不见飞利浦标榜自己世界第一,不过这势必又将引导国内大多数厂家竞相模仿,模仿归模仿,但是要读懂人家飞利浦对光的阐释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飞利浦积累了多少年的光学科技?积累了多少年对光的理解?那些知识、文化是靠沉淀出来的,需要在企业内部传承,它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功能。

反过头来看看我们,能把产品做低价、做亮、抢到市场份额就好;飞利浦做的是质,而我们做的是量,不在一个档次上的;所以说,叫板是有了这种勇气,回过头来要好好的练内功。

翻看任何一个城市的典型工程,为什么人家飞利浦总能够高价中标,而我们的企业却在拼价格?想想吧,叫板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

飞利浦的Hue已经把国内的企业落下很远了,看似很简单的原理,飞利浦做的产品和我们做的产品绝对不是一个档次上的,飞利浦敢叫59美元,而我们敢叫59元人民币甚至更低,等一段时间市场肯定会有类似产品出现。

这类事情发生在我国的行业内已经见怪不怪了,今年前几个月刚刚看到一则CREE推出10美元以下的LED球泡灯,而我们国内已经是5块钱人民币以下啦,什么概念?在国内的产品市场上只能说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或者说没有最垃圾只有更垃圾,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企业为什么是这样的短见?为什么不看远一些?

雷士的产品在国内来讲还是可以的,可能雷士会把飞利浦的市场销售份额抢到一部分,可是收益雷士永远赶不上飞利浦,就是给雷士10年都不会走到飞利浦的前头,飞利浦才真真正正地的引领着整个照明行业的发展趋势。

点评:

“叫板”,“叫”得好就叫“挑战”,“叫”得不好就叫“挑衅”。国内LED企业“叫板”国际巨头,加入了民族情怀终归是很令人振奋的,但撇除了这种感性因素,留下的或许只有更多的冷思考。有人形容在LED照明领域里头,中国企业在猛骑单车的时候,国外巨头已搭上飞机。这是什么一个概念?这就是人家时速1000公里时候,我们才时速15公里。66.7倍的距离基本上就注定是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差距,除了体现在对技术掌握的程度、技术创新的层面,更是体现在企业对光“文化”的传统及传承上。涉及技术上的东西我们还可以“取巧”,毕竟大家肯砸钱就可以超英赶美。但是若谈到了对光的“理解”和“阐释”层面,靠的还是要回归到人文的沉淀,这绝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寒。

目前,仍有不少业内人士指责国内的企业还停留在“量”的追逐,而不是“质”的追求上。一直在模仿,从何谈超越?国内某些企业“勇”于“叫板”国际巨头的行为,更是被讥讽几乎要沦为“国际玩笑”。就像我们声称致力要创建世界一流高等学府,资金投入充裕、硬件配套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但相比起那些久负盛名,名头响当当的国际名校,还是若有所缺,何解?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一步步走来,他们在创造历史,同时也在开拓未来。企业的精神内核需要积淀聚合,技术革新也需要不断进取,力争上游,不甘人后。这需要作风务实而不急进,信念坚定而不浮躁。诚然,中外知名照企之间的差距要承认,妄自菲薄和夜郎自大都是走了两种极端。“叫板”可以,但需要的是底气,而不是意气,厚积薄发,假以时日,未急于一时。

相关知识

中国LED企业挑战国际巨头勿成笑话
解析中国LED企业在泰国的发展现状
中国LED企业有望打破白光专利壁垒
光伏遭反 中国LED企业需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海尔热泵热水器代表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研讨会做主题发言
中国LED照明专利战 7成专利或无效
国内LED企业应谨防专利"大棒" 面临侵权风险
中国LED灯具企业需打造世界竞争力
国际三大照明巨头退出 中国LED企业应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中国LED企业“掘金”印度受阻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国LED企业挑战国际巨头勿成笑话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8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