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家用插座选购需谨慎 公牛来为您支招

家用插座选购需谨慎 公牛来为您支招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09月03日13:52 家居装修知识网  

  炎炎夏日,全国日用电量也达到了高峰,家庭安全用电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家用插座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使用劣质插座极其容易引发严重的家庭火灾。公牛插座专家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家用插座时,一定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插座,以免酿成追悔莫及的火灾事故。

  “不合格”家用插座触发“安全地雷“

  据插座行业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现在市面上相当一部分家用插座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有的电源线很细,且杂质多,电器功率稍大就会变软发烫,甚至引起火灾;有的内部铜件选材差,铜片厚度不够,缺乏足够弹性,导致插头和内部铜件之间接触不良,发热量增大,从而发生打火甚至自燃,甚至酿成火灾悲剧。选择这样的家用插座,相当于在自己和家人的身边埋下了一颗“地雷”!

  劣质家用插座的危害如此之大,而消费者选购安全插座的意识仍然不高。针对插座行业的消费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消费者在购买大宗电器时会进行慎重考虑,却只有10%消费者在购买家用插座时会仔细挑选,多数消费者认为其只是家用电器附件产品,所以图便宜、图方便,而忽视了插座最重要的安全性能。这种“得用且用”的心态,无形中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也给生产劣质家用插座厂家留下了市场机会。而在这高温的夏日,劣质插座正是引发火灾的最大元凶。

  正是因为劣质插座的安全隐患引发的用电事故频频发生,为了提升插座产品的安全性能,在行业领军者公牛集团的大力助推下,国家对插座市场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发布了新国标插座规定,由此大批量不合格家用插座淘汰下市,消费者用电安全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杜绝火灾隐患 专家教你选购家用插座

  那么劣质家用插座中的哪些部件是引发火灾的罪魁祸首?对此,公牛插座专家特别提醒,家用插座的电源线、外壳及插孔面板、内部铜件等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品质控制不严,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火灾隐患。消费者可以以目前市场上销量领先的公牛插座为例,从以上几个方面与劣质插座进行对比,练就火眼金睛,仔细挑选,杜绝火灾隐患。

  从电源线来看,拥有优质铜芯且导电性能良好才能更好地防范火灾。例如,公牛插座电源线的手感软硬适中,与插座本体连接结实。据公牛专家解释,公牛插座采用双重绝缘层电线,三股电源线每股截面达到0.75mm2,发热小,能承受较大的用电负荷,确保用电安全。除此之外,公牛插座采用优质铜芯导线,抗弯曲能力强,有韧性,导电性能好,不会因用电负荷的增大而发生起火危险。而劣质插座的电源线手感偏软,连接不结实,绝缘层看似很厚,实际采用再生塑料制成,很容易因老化而破裂,并且劣质插座电源线只有两股,横截面仅为0.3mm2以下,导电性能差,不仅如此,劣质插座的铜芯材质很差,杂质多,熔点低,无法承受大的用电负荷,在夏季用电高峰,非常容易不堪重负而自燃,引发严重火灾。

  从外壳及插孔面板来看,良好的阻燃性可以更好地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公牛插座表面光滑,有一定光泽度,无毛边,制作精良,插孔面板采用PC合金材质,阻燃性能强,750℃高温不燃烧,安全性高;而劣质插座往往选用普通工程塑料作为原料,做工粗糙,阻燃性能差,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从内部铜件来看,弹性良好且较厚的优质铜片是杜绝火灾的关键。公牛插座的内部铜片采用磷青铜材质,表面经镀镍处理,厚度高达0.5mm,发热量小,导电性能好,据专家介绍,公牛插座的插套啮合技术保证了插头插入时啮合更妥帖,弹性更强劲,插拔感更好,5000次插拔试验不松动,杜绝了因插拔不良导致的打火现象,将火灾隐患降到最低;而劣质插座的铜片仅采用普通黄铜,表面未经过任何处理,厚度通常为0.4mm以下,发热量大,容易氧化腐蚀,韧性差,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变形移位,导致插头和插套之间接触不良,随着用电量的增大会造成电器打火、触点老化、断路、变形与虚接等现象,给家庭用电埋下严重的火灾隐患。

  作为行业领军者,公牛不仅以自身技术实力研发申请国家专利孔型,助力新国标的出台,并且身体力行,积极落实新国标,将现有产品的万用孔升级为新国标组合孔型。这无疑为家用插座的安全保障增加了砝码,使广大消费者在日常安全生活上更加受益。

相关知识

家用插座选购需谨慎 公牛来为您支招
家装瓷砖选购小技巧 专家为您支招
日丰卫浴为您支招—如何选购高性价比的卫浴产品
圈内人曝沙发生产过程 为您支招沙发选购
有地暖铺什么地板好?小编来给您支招
山寨家电横行 消费选购需谨慎
阻燃家具或含致癌物 消费者选购需谨慎
瓷砖抽检频曝质量问题 消费者选购需谨慎
市场混乱选购需谨慎 教你选人造石台面
实木地板色差无标准 选购需谨慎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用插座选购需谨慎 公牛来为您支招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7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