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家居品牌也“撞衫” 消费者很受伤

家居品牌也“撞衫” 消费者很受伤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06月08日13:10 家居装修知识网  

  近年来,经常有无辜大牌因名字与不合格品牌雷同而“背黑锅”,并遭受消费者的质疑,还有企业曾遭遇退货事件。以下是记者搜集的近期发生的“大牌中枪史”。

  大自然地板与大自然床垫

  大自然地板和大自然床垫都是京城百姓熟知的品牌。虽然色调和商标都有别,但由于同名,且随着大自然地板更名为“大自然家居”,并将主营业务从地板延伸至橱柜、衣柜、木门、饰品等多个领域,不少消费者仍会对两个品牌产生误解。不过,这两者都为知名品牌,皆倡导提供绿色环保的家居环境,且在各自领域各得美誉,实属相映生辉。

  ■真相

  大自然地板隶属于大自然家居(中国)有限公司,是地板与家居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以研发、生产及营销绿色健康的地板、家居产品为主。现旗下品牌有:大自然地板、大自然宜家、大自然第一空间、大自然美学馆、大自然木香居、大自然温莎堡橱衣柜、大自然德森堡木门、大自然饰万家饰品、Nature等多个品牌;全国拥有超过2900家统一授权、统一形象的专营店。

  而大自然床垫隶属于贵州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前身为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棕纤维事业部,成立于1990年,是我国植物纤维棕床垫的生产佼佼者,于1992年正式注册“大自然”商标。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大自然床垫走向全国,在北京也入驻了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集美、城外诚、蓝景丽家等多家品牌卖场。

  金牌厨柜与金牌卫浴

  在北京,应该有不少消费者见过金牌厨柜与金牌卫浴在同一个卖场里出现,但双方英文标识、商标、字体甚至颜色都不同。不过也有不少人误以为它们是“亲兄弟”。所幸,这两个品牌在各自领域都还做得不错。更为巧合的是,按照双方官网的介绍,两个企业取名“金牌”的时间都为1999年。

  ■真相 

  金牌厨柜属于厦门金牌厨柜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拥有自主品牌“金牌(GOLDENHOME)”。而且其还是福建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在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500多家品牌专卖店,现有厦门、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直营分公司,入驻了北京的多个大型卖场。

  金牌卫浴则是佛山金牌洁具有限公司的产品,该公司前身为上华陶瓷,1998年收购德国高士COSY在江门的生产基地,1999年推出金牌卫浴GOLD。目前在北京十里河家具大道设有旗舰店、并入驻了居然之家北京的多家分店。

  不过,金牌厨柜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陆继毅表示,在厨柜行业,也有不少假冒金牌的现象,“比如金牌至尊厨柜等,感觉就像金牌厨柜的一个中端或者高端系列产品一样”。

  欧派橱柜VS欧派木门 

  要论相似度第一,非欧派橱柜与欧派木门莫属。这两家企业不仅名字相同,产业相近,还都请了蒋雯丽做代言人。欧派橱柜的“有家有爱有欧派”宣传语传遍中国,而欧派木门的“幸福家 欧派门”也不逊色。而欧派橱柜自2009年之后,开始进入现代木门、整体衣柜等领域,逐渐有了欧派整体衣柜、欧派电器、欧派卫浴等品牌,此时将欧派木门作为欧派橱柜亲兄弟的消费者更不在少数。记者搜索发现,不少网友提问:“这俩是不是一个厂家?”“这俩是一个公司的吗?”“这俩有啥联系?”

  ■真相

  记者从欧派橱柜官网上了解到,其厂家为广东欧派集团出品,原公司名称为广东欧派家居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2005年开始聘请蒋雯丽作为形象代言人。2009年成立“广东欧派集团”,并以整体橱柜为旗舰,涉足整体衣柜、厨房电器、整体卫浴、现代木门、墙饰壁纸、实体面材等产业。

  欧派木门则由浙江的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目前为止主要产业就是木门。其官网上的企业简介并没有介绍企业的创立时间,但其“企业荣誉”和“发展历程”两栏分别从2005年和2007年开始算起,看来其创立时间晚于“欧派橱柜”。此外,欧派木门的英文标识为“OUPAI”,欧派橱柜的英文标识则为“OPPEIN”。

  不过,欧派橱柜北京分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婷婷介绍,撞名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惑因地而异。就北京来讲,欧派橱柜定位在高端,而欧派木门只在集美家居有一个店,定位相对低一点,两者的渠道和消费群体各有不同。此外,欧派橱柜在京只有橱柜和衣柜产品,木门产品并没有进驻北京市场,所以“影响还不太大”。

  全友家居VS全友卫浴

  前者的口号是“绿色全友 温馨世界”,后者的口号则是“世界卫浴 绿色全友”。虽然是佛山企业,但全友卫浴品牌形象却为全友家居所在地四川的代表——熊猫。

   ■真相 

  全友家私有限公司创建于1986年,目前拥有30多个专业分厂、3000多家专卖店。该公司主要生产家具,目前并未涉足卫浴产业,在北京设有旗舰店。而全友卫浴是一个佛山企业,全名为佛山市全友卫浴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该企业目前在一些二线城市设有旗舰店,销售网点远远少于全友家私。

  法律解读 商标相近或为侵权

  企业同名无可厚非,但哪些情况属于侵权呢?北京大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杨曙光介绍,一般企业在注册时,都会注明经营领域,因此,同一经营领域里的同名一般不存在。另外,就算一个企业只对一个领域进行了注册,如果该企业的商标符合驰名商标标准,那其他企业想用同名注册其他领域也行不通。如果不属于驰名商标,那其他企业则可注册其他领域。

  但是,杨曙光介绍,在注册商标时,一般都有文字的特殊设计、形状、英文构成、颜色、图形等内容,如果有企业商标与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就涉及侵权。被侵权企业可以申请撤销或者提起侵权诉讼。如果发现其他企业侵权,可以向工商总局或者商标委员会提出异议,申请撤销。

  家居行业的同名多发生在不同领域,此时若要判断是否侵权,主要是看是否存在商标近似等情况。商标侵权主要由仲裁机关判断近似程度。企业可在第一时间拍照取证,“但营业额很难取证。”商标法规定,侵权一方因侵犯商标权所获得的收益可视为被侵权一方的损失。由于营业额很难取证,法院一般是“酌量裁判,一般额度不高”。

  探因 行业发展不成熟 

  家居行业撞名现象如此之多是为何?业内人士指出,此种现象并非行业特色,但确实与行业发展尚不成熟有关。

  陆继毅表示,企业同名不是家居建材行业的独有现象,“中国很多行业都存在这种情况。”他认为,这与国家“先发展、后规范”的政策有关。在各个行业,商标抢注、域名抢注是一个普遍现象。

  而就家居行业来说,看行业的成熟度不够也给“同名”冒牌企业以可乘之机。“任何行业都要经历产品、渠道、品牌、资本化、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在陆继毅看来,家居建材行业还处在产品+渠道的发展阶段,“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都不强,很多消费者只有在装修参与的时候才开始了解家居品牌和产品,就给了很多不怀好意的品牌鱼目混珠的机会。”他认为,随着行业发展到品牌阶段,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指名购买比较多的话,“恶意同名”或者“冒牌”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对于撞名,杨广文认为,建材行业最初发展时并不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力,所谓的名牌企业在当年注册的时候,只注册了一个领域,待发展成为名牌之后,就很容易被一些企业钻了空子。

  恶意仿冒防不胜防 

  杨广文透露,瓷砖行业很多品牌都有类似遭遇。据其介绍,即便企业能向工商局举报,最终查封冒名的违法企业,但有些专门以“傍大牌” 的企业会换个地方注册商标,借助在淄博或佛山等陶瓷产地形成的产业链,继续冒名销售产品,让企业不堪其扰。“真的没有精力去耗。”

  建议 企业提升意识 

  杨曙光指出,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重要,在注册公司时,应该把LOGO、 商标等注册下来。另外,一旦知道存在假冒的企业或者品牌,企业要知道怎么维权,既可以向工商局举报,也可以留取证据,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陆继毅介绍,对于已经是驰名商标的“金牌厨柜”,并经常遭遇“假冒”等乌龙事件,金牌集团内部非常重视“打假”工作。“对于名字、商标相同或者打擦边球的企业,我们会及时送上律师函,并视情况起诉。”除此之外,金牌每件橱柜门板上都有条形码,可通过售后服务热线查询是否是金牌产品,以此来防止经销商“贴牌造假”。

  如果已经出现仿冒的情况,李婷婷认为,对于大品牌来说,只能对消费者多加提示,告知其自家生产哪些产品,商标、执行标准如何,应该在哪些指定的官方渠道购买,而同名或名称相似的企业生产的是什么产品,与品牌自身产品有哪些区别,两者如何鉴别等,如此就能更好地减少消费者的困扰。

  消费者长个心眼 

  陆继毅认为很难让消费者在同名的企业间分辨名企与非名企,但他认为,一些杂牌或者冒牌企业多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小渠道销售,一些大的连锁知名卖场都会在商户入场时进行品牌甄选,消费者在这些渠道购买相对而言更有保障。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购买有疑问的产品时,最好多加查询,以免高价买了“假大牌”。

相关知识

家居品牌也“撞衫” 消费者很受伤
家居售后服务让消费者“很受伤”
国产家居品牌爱“撞衫” 还需提升自身创造力
定制衣柜缩水现象频出 消费者很“受伤”
衣柜消费投诉居高不下 消费者很“受伤”
百家名品家居品牌共同承诺 为消费者保“价”护航
家居品售后让消费者很受伤
家居品售后让消费者很受伤 行业服务体系急需升级
金桥地板经销商跑路让消费者很受伤
品牌频“撞脸”消费者真假难辨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居品牌也“撞衫” 消费者很受伤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4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