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徐仲偶:设计救国 构建中国式完善文创体系

徐仲偶:设计救国 构建中国式完善文创体系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01月17日12:03 家居装修知识网  

  第93期《名师对话》

  人物介绍:

  徐仲偶:中央美学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主持人:搜狐家居设计师网 宫素深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徐仲偶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徐仲偶

  【主持人】首先非常欢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院长徐仲偶教授作客搜狐演播室,今天我们请徐院长给我们聊聊设计,聊一聊未来即将开始的2012年12月上旬举行的中国室内设计周,我们徐院长也带来一个很好的展览跟我们分享一下,首先请徐院长给我们聊聊第一个话题有关设计方面。您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院长,对设计有一个怎样的定义?

  【徐仲偶】如果从大设计概念谈,设计是对一件事或者一个预期的需求做出一种规划。但我们今天要谈的设计和艺术设计有关,和人的深层次需求有关,这个设计实际上是艺术设计。如果从大设计角度,国家宪法是设计、“十二五”规划是设计,设计概念上讲就是一个规划,艺术设计和艺术审美发生关系,和人的精神需求发生关联,这个设计的概念就和大设计概念不同,一般人们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一说到设计都是艺术设计,其实设计是分大设计和小设计概念的。

  【主持人】现在中国有很多设计师,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设计师的种类特别多,您对设计师的定义是什么样的?

  【徐仲偶】设计师走两条路,一条路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是上帝,设计在他手上,所以做设计时就会以“我”为主体,这样的设计师容易走偏,真正的设计师是躬身待人,诚恳做事。为什么躬身待人?只有设计饱含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才能关注到人的需求,才能贴近人的最需要的状态,甚至会帮助人找到他最需求的点。真正的设计师是贴近人的需求和感受,这是设计师。为什么诚恳做事?在诚恳做事的过程当中才会发现事物的奥秘,奥秘是在一种非常投入、非常严肃、非常仔细的状态中才能发现,而不是大而化之的发现,设计笼统上讲是贴近的设计,是一种微妙的体验和微妙的感受。凳子从古至今,它的尺度,力学角度,坐姿与身体舒适度的关系等等,都是一代代人细细品味,一点点推动出来的,所以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微妙设计,不是粗略设计。所以我在设计中提出一个观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设计中看似对的,实际可能差之千里,只有把握分寸才能进入到设计的本质,所以设计是本质的设计。对设计师而言有两种设计不可取,一是锦上添花的设计,不需锦上添花,需要贴近需求,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老子天下第一,做设计要贴近我”这是不对的,要尊重他人的需求,所以中央美院提出了“设计为人民服务”的概念。

  【主持人】教学当中也会给学生灌输这种设计理念吗?您作为院长也从事教学,从事设计,您对当今设计行业有怎样的看法?

  【徐仲偶】今天整个中国设计正处在中国经济复苏阶段,设计往往因为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而决定,这样设计就产生了问题,如果仅仅是一种社会需求,还要判断这个需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今天很多设计都是超标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古代做的设计从来都是贴近生活需求的设计,原来古人有一种交通工具叫做鸡公车,也叫独轮车,为什么会出现独轮车?田地是老百姓的命,多占一寸宽,少种一排粮,就少收一排粮食,那只能尽量使路面变窄,四川人叫田埂,田埂上不能有两个轮子的车过去?所以有独轮车,这个车子不大,但各种路面都可以用,非常环保的设计,也非常科学的设计。今天的设计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现在经济是老大,跟着老大而成为经济的奴隶,这种设计是有问题的。

  设计师需要去思考,究竟我们的设计与今天这个时代整体的关系是怎样?这个时代有点设计过剩、超标。在这个设计过剩的时代,谨慎设计就成为今天要认真倡导的,而不是随意设计,我们开发很多东西,进入到市场后资源被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被浪费了,进入市场后形成恶性竞争,有什么意义?今天的设计应该进入再设计状态,原来设计作为一个调整作为新的组织结构,同时再进入到循环设计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循环设计?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只有我们保持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在中国古代有个秀才科考,家里穷,他妈妈说让他到县城穿布鞋,在乡村路上穿草鞋,草鞋材料是土里长出的,穿一个月丢在田里自然化掉了,又回到土里。而布鞋是用旧衣服和麻绳缝的,坏掉后仍到田里同样可以回收,非常非常的科学。想想我们的祖先“实事求是”,中华民族是一个真正科学的民族,一切事情是有秩序的,人力、物力都是最合理化的,这是中国祖先的智慧。

  看我们今天的设计,要注意是超标、还是进入恶性的经济竞争,我们的设计是不是充当经济社会发展中恶性膨胀的帮凶,要思考这个问题,我对设计的态度是谨慎设计。

  【主持人】而且要根据需求去设计。

  【徐仲偶】现在奢侈品在中国最厉害,作为中国人穷了那么久,富了后有这个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这可以理解,但如果成为一个民族习性是有问题的,这个时代用所有超标的东西最后都变成一种恶性循环。在我们设计当中应讲究品位,而不是讲究虚荣。

  【主持人】多数设计师应该明白的这样一个道理,您对中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有一个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

  【徐仲偶】中国的设计教育起步相对比较晚,这跟我们过去整体的社会重视程度有关,为了生存,还没有把设计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但日本这一点比中国做得早,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派了大量留学生去美国、去欧洲,目的是以设计救国,日本战后初期为恢复经济,设计纳入到政治设计,设计为政治服务,为社会整个经济进步服务,形成国家的决策。这一点上日本比我们先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有自律的、自觉的、主动的去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恢复得相当不错。

  今天我们国家艺术、教育、设计和整个社会都在发生一种变化,但是我觉得这种变化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的共识,全社会没有意识到设计救国,没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设计救国”不是让我们去添加很多东西,而是在设计当中以建立和整个设计需求的良性关系,变成一种制度,形成整体战略规划,如果这种规划没有建立,设计师谈设计师的需求,教育谈教育的需求,企业呼吁企业的需求,相互不搭界,那么中国的设计还是没有完整的去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要想办法把这种关系变成一个结构,政府出台政策,甚至挂帅,将企业搭进来,教育需要国家帮助,与企业发生关联,这样设计才能真正服务到我们的社会当中。设计教育在目前这个阶段还处在闭门造车的状态,虽然我们也在倡导,但没有形成一个配套的机制。

  在台湾地区政府成立了文创机构,这是由政府、学校、企业、市场、社会形成一个关联的整体统一的设计结构,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才能不断的推出新人,推出新的设计师人才,然后来帮助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发展,目前还需要相互搭建。为什么教育要重视和企业的联动,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先生特别强调一句话“设计就是生产力”,他在我们学校召开的世界设计大会上提出这个理念,我认为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应该引起重视,作为整体国家形态是不是把设计作为一个设计救国的出路或一个方式、一种策略、一种战略,这一点上我希望各个环节大力推动。设计教育不要封闭,社会相互之间要沟通,中国学生的实习和美国、欧洲的学生实习很不一样,他们的实习是自然的关系,我们的学生介入实习是困难的关系,进入公司乱了生产,等于给企业增加了麻烦,除非项目和已经对接完整,愿意接收学生,我们要建立起一种机制,企业就是应该要接受我们的学生,让学生不断在企业中实践,让这种关系发生改变。我认为今天中国的设计教育还正在一个十字路口,虽然有很大的改观,但这个改观还不够,还应该成为一个整体的链条,架构式的结构性展开我们的设计教育。

  

  【主持人】需要链条中每个相关的企业大家一起来努力,我们教育提出这个互动也需要企业认识到这个问题,一起做这个事。

  【徐仲偶】政府要在这个构架关系中建立衔接,要意识到“设计救国”这条路对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价值非常大,要加大力度,下手要快、要重,让这个板块形成架构,如果没有形成架构没有执行力,这件事也不会长久。国家发展到今天智能对于一个社会发展非常重要。我曾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崛起》的纪录片,片中讲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从那里得到启示,西方的发展是他们把思想变成生产力,他们从来没把思想拿出来聊,拿出来讲,变成一种自娱自乐交流。思想和生产的关系,思想和生产的架构,充分运用思想,而不是把思想变成一种装饰。在今天中国的知识和生产之间关系有改善,但还没有自觉到像西方那样,一个想法怎样实施,这两个关系从来是一条线。从全民到政府各个领域都要搭建成整体的架构,不要分开,只有架构在一起速度才快。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了学校跟企业跟组织机构的合作,我们知道12月7号将举办中国室内设计周,还有陈设中国—晶麒麟设计奖,您对这两个盛会有什么期望和期待?

  【徐仲偶】中央美院这么多年来加大力度发展设计学,潘公凯院长从他的战略决策方面加大了设计教育板块的力度,同时设计教育领域和社会的关系是一体的,因为设计教育是服务于整体社会的,如果设计教育和社会分离,那设计教育的发展速度也会慢,设计是前沿的设计而不是滞后的设计,设计一定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连通,所以我们对城市社会发展很关注。只有当我们的教育、学生和社会发生关联时,我们的设计教育才会发展起来。毛泽东提出“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那时候他就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毛泽东很重要的教育思想。

  “学以致用”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根本,我们的校训“学术为先、应用为本”,只有把学术放在一个高度,同时应用于社会,在循环过程中才有它的价值,而不要把学术放在高处而和社会没有关系。这次晶麒麟奖和城市社会活动就是建立社会、市场、企业、学校整体关联,这些关联一次一次推动,就会朝着越来越建设性的方向去发展,我认为我们共同完成这个事情非常好。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现在陈设委对城市设计学院帮助很多,介绍企业家与我们对接,带学生到各个企业去实习,很无私,做了很大的奉献,能够提供给学生的都提供了,他们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很让人感动,那些企业家跟我们素不相识,他们也很忙,但会丢下工作接待我们。陈设委和我们之间搭建的这种关系已经形成架构形态,而不是一种合在一起走过后又分开,这个架构不断向前推动,形成良好的企业与学校的关联,不但是好的开端,也是好的方向,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推动。

  【主持人】中国室内设计师周也是12月份我们即将重点报道的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期待有很好的呈现内容。您今年您受2012中国室内设计周陈设委的邀请做了院长提名奖这样一个活动,能否介绍一下这个展览的情况和想法?

  【徐仲偶】陈设艺术是艺术与设计结合,我曾说过“陈设不是装饰品,陈设是哲学”,有些人不太理解怎么到哲学层面了。古代的青铜器哪一件不是一种礼器,哪一种礼器不是思想的到物质的转化?如果我们把陈设和哲学联系在一起,中国文化的根性就体现出来,这是重要的一点。目前谈到艺术和设计,很多人的理解“艺术是艺术,设计是设计”,其实艺术和设计从来就是一体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和出口不一样。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的精神表达,最后把独立的思想性、精神性、情感性以一种独特的、有自己独立风格的艺术或观念展示。

  设计是因为社会的需求所产生的,它是服务于人的,这种服务于人有需求就有设计。艺术和设计都包含了很强的审美性、精神性、哲学性,所以分不了。不要把设计师看成装饰家,简单的画画改改,设计也是哲学,而造型艺术绘画也是哲学。找到它们的连接关系后,就有了这次展览,通过展览让社会了解,有些艺术家他们参与了设计,有些设计师他们参与了艺术,这些人在今天的社会中都是非常活跃的艺术家,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他们的交融在一起在社会上的亮相,让社会知道艺术和设计这对孪生兄弟来了,同时看到他们的高度。院长提名奖,基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学术高度,在这个学术高度中我们要搭建高品位的东西,邀请的这些艺术家都是在艺术创作和设计领域非常严肃、非常有水平、非常有品位、有境界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请他们来跟社会进行交流,给大家一个示范。

  同时让艺术家在这样的空间和民众有一个对话交流,我认为一个国家艺术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力非常重要,“艺术为人民服务”我认为是对的,就要让艺术不断的回到生活,而不人们喜欢什么就创造什么,艺术要引领、推动、展开,朝更大的空间发展,我觉得按照这样的思路参与,让他们从社会学习、吸收,对话交流,修养就出来了。孔子当时的历史阶段非常讲究诗化精神,为什么中国的古人一定会吟诗作赋,吟诗作赋能体现修养,对文字语言的锤炼,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哲学的能力,逻辑的能力,在这样架构中培养出士大夫,老百姓看到这样的官才能服从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中国过去的士大夫强调一种诗化的品质是有意义的,我们办这次展览就是要推动这种诗化的精神,对艺术的审美,对精神的需求,要从高处展开。

  

  【主持人】今年陈设中国晶麒麟奖第三年举办了,您对陈设中国-晶麒麟奖从业者以及行业新人有哪些影响给我们谈一谈。

  【徐仲偶】陈设委做事情特别漂亮,很亮丽,每次他们颁奖就像奥斯卡奖一样,很气派、很华贵,这几个年轻领导人很有味道,把全国的设计师团结在一起,分类出各种奖项,在这些奖项中都有专家学者评奖,一届一届向前发展,形成了影响力。晶麒麟奖非常有影响力,他们的奖金也很高,学术性也很强,对改变中国人的生活质量、精神追求起到不可磨灭的功绩。房子怎么设计,家怎么装点,家的陈设怎样设计,这些需求在生活中不断的形成大的需求。中国目前每个家庭都比较关心家的装修和陈设,这两种需求在不断发酵,设计师根据他们的眼光、修养不断改变和推动行业的发展,而晶麒麟奖作为一个龙头,到了一定时候颁发奖项,形成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势,一年一年提升。

  对于从业新人这是一个鼓舞,一个希望、一个期盼。我看中国电影的百花奖、中国的金鸡奖得奖的演员都会流出快乐的眼泪,我们看演员很光鲜,但他们受的苦谁也不知道。反过来讲设计师能在众多设计师中走到最前端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对行业整体的推动是积极向上的,而且一年上一个台阶,而且陈设委又做得那么到位,那种气质、品质让人觉得获奖荣耀。

  【主持人】我们期待今年12月份能给我们呈现一个不一样的颁奖,您对新人有哪些期望寄语?

  【徐仲偶】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阶段性的,每个人都有希望成功,人们一定要明确自己每个阶段的任务,我给我的学生讲人30岁以前一定要先死后生,最后达到九死一生,这个人就有希望了,为什么这么讲?很多事情痛苦不到极致的时候要想超越是很难的,最高的超越是在千军万马中独树一帜,杀出一条血路。所以艺术家和设计师年轻时千万不要华丽,而是实在,不要追求表面化,要追求根本。

  三十而立是立德(我们通常理解为成家,这与成家的年龄无关),这个德是对天下的态度,对人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对人类的态度,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得道。年轻人要明白,年轻时受苦是本而不要痛苦,因为受苦是拿你生命的力度去接受各种考验,通过考验积累经验,通过考验历练意志,历练理想,历练人生观、价值观,当到达一定高度时,做事慢慢就会顺其自然。

  对年轻人的建议,年轻时不要为获奖而获奖,不要为成功而成功,而要把自己的历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做艺术家或设计师很幸福的一点,是可以把痛苦化成力量,艺术家在苦难的历程中锻炼了自己,在做事情时的最后反映出他的品质,这个品质由他的精神决定。我发现很多艺术家都是坎坎坷坷走过来的,所以不要因为坎坷而痛苦,而是带着一种从容。

  对年轻人而言人文态度很重要,品德要恢复在人文态度中,怎样与社会大道德态度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人容易变成具象的人,在气中行也是在道中行,道气合为一体才是人生。要有道的精神,古人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你的容器有多大、你的能力有多大,你的眼界有多大,你对社会的回报就有多大,反过来社会对你的回报也就有多大。我的学生曾问我对人生的看法?我说人生就是奉献,父母对孩子的奉献,丈夫对家庭的奉献,人类生命在利他的状态中得到快乐,父母因为利他得到快乐,丈夫因为利他得到快乐,如果人人都是为自己就会很痛苦。

  设计师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就会感到那份责任,同时他也是快乐的,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责任感,同时每个阶段要有阶段性任务和阶段性的责任,有了这个阶段性任务和阶段性责任走到最后,是有爱的示意、有爱的态度,拥有责任的工作精神。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或设计师是从来没有自己,有自己的时候就会变成小我,没有自己的时候就变成忘我,当忘我的时才有可能成为大我。所以要牺牲,没有自己。但设计师或艺术家强调个人主张、个人智慧,这种个人是以什么为依托这是两个概念,个人不是空洞的,每个人的好恶背后都是有依托的。希望年轻人该历练的时候不要怕,该吃苦的时候不要叫,该伤心的时候不要因为伤心而自杀。难过的时候再朝前走,每个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都是人生的踏板,而不要看成是问题本身,一旦看成成长的踏板,失败就会是成功之母。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艺术家和设计师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的关系,实际上还有一些工作或者刚刚谈到的出口有一些差别,您能否详细谈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徐仲偶】我是学造型艺术出身,我自己就有一个很深的体会,画画开始很快、收尾很痛苦。因为画画第一笔画面都是空的,但画到最后调整整体关系这就是水平能力了,真正的大师是收口大师。我对于绘画艺术下的结论是“自由中的界定”,设计的结论是“界定中的自由”。设计一开始就是有方向性、目的性和需求性的,设计师因为是界定中的自由,那是以人的需求作为开始,但最终能达到贴近需求的服务是高水平的服务,这个很难。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造型艺术是从直觉开始的,但这个开始要通过训练慢慢到达一定高度,这是理性,最后是高度感性和高度理性统一就是艺术家的品质,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直觉,这种直觉没有受过训练,这种直觉是初级直觉,最后经过训练变成高级的理性的直觉。

  伟大的创造力来自高度的自律,科学家的想法最初是自由的,但要验证这个想法的过程是艰苦的,为什么儿童画和大师画有区别?区别就是一个是不自觉的,一个是自觉的。通过自觉的状态才能达到审美的高度,艺术家源源不断的给自己设置困难和压力,在问题中推动自己,设计师是在不断面对社会需求,用很高的理性水平去认知事物,同时让理性回到直觉,最好的设计师是最高理性的直觉。这个直觉是严酷训练之后的直觉。艺术和设计的出发点不同,但它的宗旨是一样的,最终它是精神性、哲学性、审美性, 但艺术和设计又是分离的,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主持人】我接触到的设计师和艺术家都在呼吁传统文化的回归,对于年轻的设计师或者艺术家,这种文化的回归对于他们在创作上或者设计上面有哪些帮助?您是怎么在创作中做这种文化回归的?

  【徐仲偶】 中国和日本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亚洲的各个国家都遇到各样的苦难,其他国家都保留各自的文化的根性。而我们把五四运动前的封建社会都看成是落后的、有问题的、存在着黑暗的,这些被放大后,中国文化也被抹掉了。当时参与五四运动最早的几个先驱没有坚持五四运动,原因在于他们在反思,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一边在谈中国有五千年文化,一边又把它说成是封建文化大国,这样看待社会时,让我们的年轻人随时会对自己的祖先有阴冷的感觉,觉得祖先身上有许多缺点,由此对文化的鉴别也出现了误区。今天应该对我们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而这种梳理应该清楚它的整体在有哪,是滞后的,甚至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哪些整体又是符合中国民族或对社会发展又有进步意义的。在文化形态上文化格局是什么样的,一定要从根上说清楚。

  实际上中华民族是天道民族,它是敬天为本,因为农耕文明依赖的是天地的关系构成人的生存。所以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在伏羲时代发现了天的关系,从天里找到了对应地的关系,而后有了我们的历书,农历的历书是伟大的发明,今天看农历的历书是一本科学书,易经也是科学书,中华民族对天带着一种敬仰,中国人有祭司,中国人有祭天,为什么皇帝到了冬至那一天登泰山,后来在明代修了北京天坛,为什么那时候登天坛观天?因为在那一天他能够知道今年是灾是福,天对我们农耕生产的影响。 中华民族这个民族是讲本质性的,因为讲本质性,所以建立了它的秩序,建立了人和城市的关系,由此在这种关系当中构成中国文化“和”的状态。这个根本性我们年轻人不了解,没有认知,从局部来看中国包括我们今天对孔子学,其实孔子最大的贡献是解读易经,儒学不是他的根本,他是儒学的代表性人物,因为缺失这么长时间的中国文化没有做认真的梳理而带有一些混乱的看法。

  我们找到以天为本的民族怎么来构成和谐的社会,社会讲究和谐关系,这是中国文明的根基,中国文明从来就是讲和谐关系、讲天地人,在周代以前所有的王都是要懂天,要了解天下,对地怎么运作很清楚,人怎么参与其中,现在我们没有弄清楚这个关系,今天我们谈到道德经,道就是天与地所形成的一种万物运行的本,怎么去守知、行知,道德经就是这样出来的。我们在认识这个问题上没有弄清楚,今天年轻的设计师对传统的认识还不能从形式上看,要从文化根性来认识它,这样才能够提高。

  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要变成像设计救国一样,变成国家态度,整个民族正视自己的祖先,不要把自己的祖先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祖先的智慧,智慧生长到今天还有什么样的价值,这样民族的自尊才不能变成混乱的自尊,而是有序的自尊,而且在根基方面能够理清楚我们社会的发展,才知道传统对现代的意义,以后应该有专业的学校让设计师去进修学习提高。设计是理念的设计,不是一个感官的设计,民族的根性没有弄清楚做设计是很难的,也不要认为这个设计是西方伟大,西方的很多椅子设计都是从中国明代的椅子出来的,中国明清家具是西方人拿去后变成他们的设计,反过来我们从西方那儿学反而丢了中国的哲学。

  【主持人】还是要辩证科学来看待传统文化。刚刚谈到目前经济发展比较快,现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冲击或者对设计行业的影响也是蛮大的,在经济浪潮的影响下,设计师应该怎么再去做自己的设计,有什么建议?

  【徐仲偶】整个社会是善的,向善是人的本性,设计师首先要有独立精神,要站在一个时代的整体来看社会的需求、人的需求、自然环境的保护,物质良性的循环,掌握到这些知识才能有独立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中形成该有的和不该有的设计。

  设计师要有良心,我们用最简单的设计来解决问题可不可以?设计是要彰显品位,而不需要超标设计。设计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第一是责任感,而不是成为经济的奴隶。这个责任感跟他的人文精神有关,跟他的价值观有关,所以我们要在设计师里逐渐培养谨慎设计。不要成为经济的奴隶,而是有价值的设计,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师才能真正帮助人类走上更健康、更优化、更和谐的生活和精神需求的设计空间和设计需求。对设计师来讲,这是蛮难的一件事情。因为第一,设计师没有著作权的保护,经常被人抄,社会也没有重视设计师,设计费低的可怜,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很重要的脑力劳动却拿了最廉价的工资,设计这个行业需要它的品质,但同时又要有责任,设计师还要生存,这对他们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人再苦,品质不能丢,丢了品质,苦就没有意义了。

相关知识

徐仲偶:设计救国 构建中国式完善文创体系
伯德夫特Robert徐友贤 :设计富含无限创造力
室内设计新势力榜|刘宗亚:设计就是构建关系
徐丽莉:设计是需要有扎实的专业设计实力
徐国峰:年轻设计师要敢于尝试,摆正心态
致匠心·徐雪婷 | 对设计尽职对业主尽责
成都创意设计指数发布|大数据丈量成都文创
文创产品设计定位应是大众“日用品” 而不是“摆件”
借力文创设计 | 编织城市网络 引领创新发展
央美城市设计学院与北京家居协会成立“家居实验室”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徐仲偶:设计救国 构建中国式完善文创体系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0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