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产品需创新,更需生命力延续

产品需创新,更需生命力延续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12月24日03:35 家居装修知识网  

  创新仍是重点

  第20届陶博会,很热闹。有歌唱比赛、也有明星助阵,更有众品牌的新品发布,而热闹过后,陶博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值得我们反思。

  陶博会,本是展示企业品牌经营理念和实力,是企业发布新品以及行业发布未来趋势的盛会。而随着届数的增加,陶博会的作用和定位逐步在退化,大品牌在展会上亮相的机会越来越少,重视程度也逐渐不足,最终成了单纯的新品牌推广舞台和国外厂商采购平台。

  陶博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借助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才能让国内领先品牌参与,才能体现中国的建陶产品制造和销售水平,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行业更快地进步。目前,这种以利益为主的展会模式不知道还能够走多远。

  今年,陶博会的产品很有意思,基本上是微晶石、抛釉产品和木纹砖的天下,也有少数品牌在坚守特色产品之路,但毕竟是少数。这种产品创新的精神难能可贵,也许这种创新会给陶瓷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但这种颠覆式的产品发展策略,绝不是企业经营的长久之计。从销售的层面上看,这种高利润的产品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但从经营的角度上看,企业的效益不一定能最大化。

  每个企业都在做不同品类的产品,不知道企业经营者们有没有认真地分析各品类产品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有一些人认为销售额高利润就会高,这是一种传统性的错误。如果我们认真地分析了自己各品种的产品利润贡献,我们在规划产品策略上可能就不一定像今天一样。

  一个企业要生存,从小做到大,产品体系是在不断地扩充和增加的。企业增加经营品类,基本采取两类策略:一是坚持自有优势下的,系列扩充;另一类是跟着市场走。

  纵观品牌的发展之路,尤其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坚持在自身优势下的品类增加之路成就了行业的强势品牌,而放弃自有优势下的多品类经营,都在经受着市场的考验。到底采取哪种策略?没有一定的标准,能让企业产品的贡献率提升才是王道和生存之本。

  这个时代需要产品创新,消费者需要有更新、更好的产品,企业也是如此。但创新要有一定的基础,我更注重坚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如今天的苹果,无论是3代、4代、4S,还是5代,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升级,由电脑领域,扩大到手机、平板电脑领域都有一定的延续性,具有创新性也具有很大的传承性。

  而我们的陶瓷产品创业,很多企业采取的是颠覆性的创新,一是没有原有优势的传承,二是在新领域又不具有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宁可去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也不愿意坚守,这是现状,也是一种短期的销售行为。这种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也并不能使企业占据该领域的龙头地位。

  一个企业的经营,新品毛利贡献应该是最高的,而利润是不是最高的却很难说。我们往往孤立地看待利润,并没有考虑其成本问题,也就造成了高毛利低利润的繁荣假象。一个产品在推广期利润是最高的,同时推广费用也是最高的,规模是有限的;而一个成熟的产品利润虽然中等,但成本也是企业最低的,规模也是最大的,其对经营的边际贡献也是很可观的。所以,坚持产品的生命力有时比创新重要得多,尤其对于一些不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和技术能力的企业来说,把自己现有产品做精也能开出一片天地,何必跟风呢?

  企业需要产品创新,更需要生命力的延续。从中国销售的国外品牌就能看出这一点,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产品的变化相对比较慢,其生命周期比较长。这不是说国外企业的创新力不强,而是国外更注重产品力的培育,这是一种经营精神。中国的消费,是一种需求过剩的消费,正是这种过度的消费和商家追求短期利益的驱使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过快的更新换代很难让产品和文化有所传承,这也是中国产品缺乏内涵的原因之一。我们有时很羡慕国外产品的品质、品味和文化底蕴,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有多少的坚持,他们的经典款卖了多少年?这都是坚守的结果。

相关知识

产品需创新,更需生命力延续
酷漫居:大学生创客不只比拼创新,更是比拼行动力
集成吊顶产品需回归实用 功能概念要经得起考验
SAKURA樱花黄耀庆:创新让贴心更有生命力
视频:塞德娜曲国政 企业发展创新才是硬道理
产品贡献率的提升是王道和生存之本
足不出户买好涂料 魔涂漆推出多款直销产品
箭牌卫浴孙小惠:智能马桶V7福 浅薄灵巧很用“芯”
中国传统文化能走进来,更能走出去
欧路莎:产品技术创新 倡导“低碳”尽企业社会责任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产品需创新,更需生命力延续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9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