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场—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读》展览圆满举行

《@场—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读》展览圆满举行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11月27日02:32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12年9月28日至10月14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何崴、虞大鹏领导,付小萌、陈文杰等学生参与的城市空间研究作品:《@场——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读》受邀参加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智慧城市——国际信息设计展》(GeoCity Smart City)。何崴老师并在同期举行的国际论坛上作同名主题演讲。

  主题展由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CMoDA)策划,以多媒体、互动、信息视觉化等新颖手段展示来自14个国家、50个设计师事务所与数字研究机构、实验室的82件信息设计作品。展览从信息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信息可视化对城市和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围绕“城市资源可视化应用设计”展示国际城市先进案例,展示“大设计带动大数据服务大城市”的广阔前景。

798创意广场
 798创意广场

  此次中央美院的作品位于“智慧北京”的版块。作品以北京市内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广场为客体对象,通过选取、采样和分析,对广场的物质空间,行为,以及行为和物质空间的对位关系等内容进行了多层面解析。在观察方法上,作品不仅运用了经典的观察模式,如尺度分析、平面形态、高宽比、广场界面、材料、照明、城市家具等;也试图探讨一些新的解读空间和行为的方式,如模拟不同的观察者,根据不同的观察路径来判断空间的积极-消极性;又如探讨阳光、阴影在广场上的移动与人在广场上的行为活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等。

北京展览馆前广场
 北京展览馆前广场

  在对广场空间客观读取的同时,作品还使用了“空间重构”的方法来探讨感知与物质元素之间对应关系。通过改变广场中的某一种物质元素,如立面材料、绿化等,比较改变前后空间感知的差异。

望京体育广场
 望京体育广场

  在形式的表达上,作者尝试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表现,从而形成一个可以被读取的图解;此外,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的手段也在作品中有所运用。“当前,城市建筑学科和新媒体学科的交叉越来越频繁,一个新的、打破传统学科划分的时代正在来临,我们试图在作品中运用新媒介手段来研究和表现传统城市研究问题”,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数字空间与虚拟现实实验室负责人何崴老师如是说。

相关知识

《@场—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读》展览圆满举行
《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举行
法恩莎卫浴发布《中国智能公共空间白皮书》
AnikaOhlerich:中西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方法
城市公共空间内应避免过度照明形成光污染
《戴氏心意拳秘谱解读》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易兰陈跃中提出:“街景重构”专注打造活力与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自行车上的移动广场 给城市公共空间“打补丁”
十问北京-《北京的社会空间性转型》的再思考
北京城市公共服务 公众最不满房价高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场—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解读》展览圆满举行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8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