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伦敦办奥运促经济发展 落实可持续利用更环保

伦敦办奥运促经济发展 落实可持续利用更环保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07月31日19:01 家居装修知识网  

  伦敦奥运会今晨开幕。已是第三次举办奥运会的伦敦,显然见过大世面和大风浪。即便开幕前安保、交通、贫民窟等尖锐问题接踵而来,伦敦依然淡定从容。作为无须认证的“世界创意之都”,在伦敦看奥运远不止欣赏一场体育盛宴如此简单。行走在伦敦大街上,你可以听到做俯卧撑的“汽车人在呐喊”、以奥运为主题涂鸦艺术,你也可以漫步在泰晤士河浮桥上,欣赏当地著名风景……那些与奥运相关的创意,那些主流或非主流文化的博弈,都浓缩在这古老而时尚的城市里,在奥运会这个举世瞩目的节点,集体绽放。

  奥运村旁有个“贫民窟”?

  奥运会开幕前夕,奥运村频传负面报道。运动员和官员住的是全新奥运村,但清洁工住的是周边新建的“清洁项目营”。据英国和德国媒体“探班”报道,这里住宿条件糟糕,《每日邮报》称来到这里的一些人把它描述为“战俘营”或是“贫民窟”。

  报道称,这个营区原本是进行废金属交易的地方,政府在这里搭建了约100个临时屋,居住的是负责在奥运会期间维持现场秩序和清洁的工作人员。每10名工作人员挤在一间小得可怜的简易宿舍中,25人共用一个厕所,75人才能分到一个淋浴花洒。德国媒体痛批这里的建筑条件和设施待遇甚至比不上监狱。

  不过,一些大学生却对这个地方并不挑剔。来自匈牙利的一名21岁医科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营地,我觉得伦敦是个好地方,我喜欢为奥运会工作。”另一名22岁的匈牙利学生说:“我来这里是为了当一名清洁工,能住在奥林匹克公园旁边,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何不把中国集装箱旅馆搬到伦敦?

  或许是“清洁项目营”的恶劣居住条件令人扼腕,“何不学中国”,英国媒体都忍不住建议推荐了极具创意又舒适的休憩之所――中国的一座集装箱旅馆,认为伦敦清洁工一定更喜欢在这里渡过他们的奥运时光。

  这座旅馆建在中国,由35个海运集装箱改造成21间客房,设有庭院、豪华套房、大堂和餐厅。酒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由北京一个景观公司设计花了3个月设计和运输,预计8月开放。

  工业荒地变身世界级建筑

  对于英国和德国媒体频频报出的奥运村像“贫民窟”之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主席安吉拉・布莱德利(Angela Brady)接受本报记者电邮采访时回应说,“我知道,有人对奥运会的投入心生不满,但我并不认为这些建筑是‘贫民窟’。”她本人见证了这些建筑的建造。布莱德利说,这些建筑实在太棒了,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参与其中。奥运会结束后,它们会改造成供大众使用的住所。

  如何让人们记住这些建筑?布莱德利说,对建筑师而言,参与奥运会的项目建设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将英国最好的一面向世界展示。她说,“我很自豪参与伦敦发展局的奥运建设项目,这让我看到奥运会之外的更大潜力。这是难得一见的景象:不到十年间,我们将伦敦东部一个巨大的工业荒地改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奥林匹克公园,使其成为伦敦这座城市繁荣的和可持续性的一部分。这是令人惊叹的事情。而且奥运结束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继续使用这些建筑。”

  奥运场馆将成市民绿色空间

  在布莱德利看来,伦敦奥运会建筑有三大特点,设计感、可持续性和传承性。在总体规划阶段就非常强调设计感,以展示英国设计和创新能力。比如奥运场馆、奥运倾斜赛车馆、奥运村以及水上运动中心等许多设计都令人赞叹不已。

  “可持续性是我们在竞投时就一直秉持的理念。这将会是有史以来‘最绿色’的奥运建筑,我们引以为傲。”布莱德利说,建设期间,奥运场馆在建筑循环材料运用上打破了数项纪录,这些建筑材料都经过最新翻新的运河运输过来。

  “我们已经创造了欧洲150年历史中最大最新的城市公园,这将为当地市民、游客以及下一代提供漂亮的绿色空间。”她介绍说,在主场馆旁边的赛车场是公园中最可持续的场地之一,它的智能化设计无需人工通风就能服务6000名观众!奥运会后,拆除临时座位的场馆将被用来扩建成更多的自行车赛道,整个场馆也将对外开放。

  在传承性方面,布莱德利觉得作为一个建筑师又是一个伦敦人,这让她非常自豪。轻量级的奥林匹克主场馆,依历史模式建造,更具灵活性。由建筑女王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水上运动中心,奥运会结束后去除了临时两翼安排的座椅,将呈现出超薄轻翼的体型,1.7万个座位仅留下2500个,成为对公共开放的游泳池。

  奥运村将改造成繁荣社区

  这些奥运建筑对今天的英国建筑界意味着什么?布莱德利认为,它们展示了英国最好的建筑,将因伟大的设计、再生性及可持续性成为奥林匹克一份持久的遗产。她说,“作为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的一员,我们很自豪。我们举办了一个名为‘设计故事――建筑2012’的特展,展示了2012年伦敦独特的建筑,通过这些主要的体育场馆集中展示了大型体育设施的再生性、可持续性及传承性。这一展览已经重新定义了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内涵。”这些设施既有临时的也有永久保存的。布莱德利认为,凭借独特的外观,工程效率和经济性能,这些场馆设计着眼未来,将在2012年以及奥运后发挥重要作用。

  对英国而言,举办奥运会这样的世界盛事已不陌生,这是伦敦继1908年的临时“顶包”、1948年二战元气大伤地当东道主以来,第三次举办奥运会。布莱德利认为,目前将这一届的奥运建筑与往期的建筑成就相比还有些为时过早,但奥林匹克主馆、赛车馆和水上运动中心一定会成为像‘小黄瓜’、伦敦眼或温布利球场这样的伦敦地标建筑。

  奥运会结束后,奥林匹克公园会做怎样的安排?布莱德利说,奥运村和周边的住房规划将给伦敦市民提供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区,而这一区域也将继续吸引优秀的建筑师为它做设计和创新。

  布莱德利说,“临时建筑会被拆除和循环利用,永久建筑像奥运会场馆、赛车馆和水上运动中心会进入下一个循环利用阶段,用于未来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公园将会重新规划,让少许人进驻,保留更多的绿色空间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本土化环境特色。新的社团将进入公园,而奥运村也会首次被改造成一个繁荣的社区,设立初级卫生保健所,并配备中学。这里将提供2818套新的居所,其中有1379套物美价廉,用于出售和出租。”

  对于奥运设计与英国建筑风格是否一致,布莱德利说,奥运村所有建筑都按高规格的可持续性标准所建。这些严格的环境标准由ODA(官方发展援助)机构监督执行,这些技术在英国的其它建筑项目中也有运用。

  她认为,英国的建筑师和参与奥运设计的创意产业各界可以自豪地说,他们在近些年的大型建筑项目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飞跃。

相关知识

伦敦办奥运促经济发展 落实可持续利用更环保
伦敦绿色奥运98.5%拆解材料可再利用
纸上不谈兵 橱柜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
中丹双城季 共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与创新之道
创新·融合·传承——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评论:地方“救市” 凸显“土地财政”困局
倡导低碳环保 新浪家居就商城见证伦敦绿色奥运
地板行业实行可持续发展 之后的发展翻新战略
以可持续对外投资,促进APEC区域可持续发展
蒋锡培献策博鳌亚洲论坛,共话全球经济发展新机遇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伦敦办奥运促经济发展 落实可持续利用更环保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4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