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中小五金企业转型、转移还是转行?

中小五金企业转型、转移还是转行?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07月19日12:43 家居装修知识网  

  】“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转型,可是该往哪儿转?怎样转?拿什么转?”在广东东莞和江苏昆山同时经营着两家五金模具加工厂的张卫东显得十分无奈。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以制造和加工为主业的中小企业旧有盈利模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转型升级的重重困难,面对产业转移的巨大挑战,面对转行投资的种种诱惑,如何理清继续发展的思路,成为众多中小企业面对的共同困惑。

  转型 :可望而不可即

  在如今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机器仍在轰鸣,车辆进进出出,工厂里到处是繁忙劳作的身影,中小企业并未如外界担忧的那样出现大面积倒闭。但是,几乎每家企业的负责人,都会因其生存空间的日渐狭窄而苦闷。

  张卫东告诉笔者,对于他们这样的机械加工制造业而言,转型意味着购买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意味着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这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更需要优秀的人才,而这两样恰恰是众多中小企业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何佐贤说,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然而中小企业恰恰缺乏这些要素,这使得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部分中小企业反映,在对企业追加投资,特别是在新设备投入上有顾虑,因为,未来不一定能够产生效益,尤其是在一些产品生命周期短的行业里,企业的顾虑更多。

  生存的压力让中小企业感到必须得转型,但面临的问题又令他们迟疑不前。在资金、人才、规模、行业等方面的选择上存在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转型之路。怎样把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转型变为下一步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行动,既需要提升转型升级的环境,又需要加强转型升级的。

  东莞天时时装有限公司余红锋告诉笔者,最近几年他已经把工厂一半的产能转移到了江西。“主要是那边有留守劳动力,工资比这边低四分之一。但质量做不到这边这么好,还要派人去验收,也挺麻烦的。全部转移肯定不行,配套都在这边。” 在东南沿海的众多中小企业当中,余红锋的想法颇具代表性。虽然从理论上看,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着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物流成本的存在和管理成本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形成的优势又被迅速抵消掉了。不仅如此,由于产业链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环境的匹配程度也不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仅风险高,而且不实惠。

  “企业不仅看中现实成本的降低,同样也看中隐性成本的降低。政府给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有时候比单纯的降低租金、降低工资更为重要。”东莞鸿仁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圣武告诉笔者。

  转行 :谁来坚持“中国制造”

  “中国的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已经算是非常顽强了,但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可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水平却总是原地踏步,无法出现德国、日本、美国那样由小做到大的制造巨头呢?”王圣武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残酷的竞争、尚未完全理顺的市场环境、过于繁重的税负束缚着中小企业的手脚,实业真的值得一直干下去吗 ? 与起早贪黑、满负荷运作却还要如履薄冰的加工制造业相比,投资地产、矿山、股票、餐饮等产业不仅轻松很多,回报率也更加可观。“这才是真正的赚钱!”一些中小企业主开始这样认为。

  事实上,许多淘到第一桶金的企业主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转行之路,当制造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时,这种转行的冲动似乎更加强烈。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而言,“世界工厂”仍旧是无法丢掉也不能舍弃的角色。然而,当大量的资金选择离开制造业、大量的企业选择逃离实体经济的时候,“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相关知识

中小五金企业转型、转移还是转行?
中小五金企业转型升级并不容易
构建品牌战略对中小五金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中小五金企业生存之道 加快构建品牌战略
中小五金企业发展形势探析建立核心竞争力
订单荒和用工荒反常叠加 转移还是转型?
勒流家具五金企业最佳转型时机到了
内外竞争刺激木门五金企业纷纷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加息及限购令对五金企业及产品价格影响不大
政企联手 助中小地板企业走出“三荒两高”泥潭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小五金企业转型、转移还是转行?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4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