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家居消费 老问题屡治不愈

家居消费 老问题屡治不愈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03月16日11:17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居消费 老问题屡治不愈 家居消费 老问题屡治不愈

  “环保”家具玩儿变脸 合同内容太宽泛―――

  打着“低价牌”的家装游击队仍然占据装修市场中的主动权;装修套餐虽然花样翻新,省事还是省钱却难说;家装设计收费市场仍然很灵活,有欠规范;环保家具入户后反而“不环保”的老问题仍无“药”根治;由于家具买卖合同欠严谨带来的纠纷络绎不绝;红木家具原材料真伪仍难判断,阻碍行业发展;家居行业标准急需升级……

  以上有关于家装与家具方面的问题,曾经是家居消费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如今,他们仍然由于种种原因未被解决,成为了屡治不愈的老问题。

  【家装】

  家装游击队 总有空间“顽强生存”

  今年年初,某家装业内人士曾表示,家装游击队的气势仍然“很嚣张”。虽然正规装修公司的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能提供的配套服务越来越多,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但选择用游击队或小家装公司装修的业主仍然占大多数。这对于有资质、有品牌、有保障的正规家装公司而言,是打击也是激励。

  游击队之所以备受宠爱,大多因为消费者被其打出的“价廉物美”牌吸引。价格比正规家装公司便宜10%-20%,但材料以次充好、装修质量参差不齐、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售后维修没保障等老问题仍然存在,未得到改善。

  装修套餐 省事还是省钱很难说

  “想装修,选套餐吧”,这样一个既定的思维模式近年来正通过各种渠道疯狂地传播着。再看主流家装公司的网站和广告,各种内容大同小异的装修套餐更成了主角。然而,装修真的该选套餐吗?套餐又真能帮忙省钱省事吗?面对各界的疲劳轰炸,一些有经验的消费者在各种“新家装套餐”面前,提出了些实际的“老问题”。对此,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刘晨曾表示,套餐的存在最开始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省事。专业的辅料名称及市场中成百上千的建材家具品牌常令消费者头疼,于是,包轻工辅料、包主材、甚至包家具、软装的套餐陆续出现了。

  而在是否省钱方面,大家看法不同。实创装饰总裁孙威和今朝装饰董事长戴江平意见相同,他们认为,套餐报价确实存在弊端,当然,从2010年开始,装修公司也在陆续研究更合理的套餐报价,而到2012年套餐内的“玄机”也的确少了。

  家装设计收费 价格没谱“商量着来”

  通常只要家装公司没有硬性要求“收费必须与级别对应”,设计师可掌控的设计收费区间就很灵活,碰上预算多又聊得来的业主就多收点,碰到预算少又计较的业主就少收点,这都是常事。

  设计师级别谁来评定?不同级别设计师收费有标准吗?设计费多久调整一次,也有“打折”一说吗?以上有关设计收费的问题一直被消费者持续追问。实际上, “设计收费”缺乏良好的大环境,对于家装公司和设计师而言,设计费收多少直接与签单量挂钩,这等同于决定自己是选择“生存”还是迈向“死亡”。因此,不少家装业内人士直言,设计师收费也充斥着许多“潜规则”,最终收多少与消费者预算、签单压力和公司政策等密切相关,通常可以“商量着来”,没个准数。

  【家具】

  环保家具 进家不环保 老问题仍无“药”根治

  拥有正规检测机构环保报告的家具,集体入户后却出现“不环保”现象,这个问题以前起初让消费者觉得“不可思议”,如今却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为何原本的“环保”会在一瞬间变为“不环保”?这是个有参考,却无定论的问题,专家认为,导致该问题发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积少成多。甲醛无处不在,家具再环保,各类装修材料与家具累加在一起的环保指数很可能就超了标;二是,湿度与温度不合适。如果室内温度湿度事宜,有害物质会很快散去,反之,有害物质则会滞留室内;三是,通风不够。如果不加强有效通风,空气不流通,就算单项甲醛含量再少,时间长了也会出现问题。室内环境“被污染”后,如何有效治理并保持该效果,是个技术活儿,至今无“药”能根治。

  家具买卖 合同不严谨带来的纠纷持续存在

  家具买卖合同到底有多重要?简单来说,这份看似简单的合同,将是日后帮你维护自我权益与获得保障的唯一受法律保护的文字信息。谁都知道合同签的越严谨越好,但作为“外行人”,至今仍有不少消费者由于合同有欠严谨,导致维权艰难。

  2009年2月17日,北京海淀区工商分局联合北京市家具行业协会发布了新修订的《北京市家具买卖合同》,并于当年3月15日正式推行。新版家具买卖合同仍存在家具污染检测机构难寻与检测实施过程费时费力等执行难的问题。

  对此,蓝景丽家家居广场总经理尹勃就曾表示,现在的家居合同有十余项,完整却不完美,有些细节消费者和商家仍需通过补充协议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011年12月8日,居然之家丽泽店作为丰台区首个合同信用管理办公室试点单位,居然丽泽店副店长胡云涛直言,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卖场先后在合同文本中加入对细节问题的详细界定与处理方法,并有专人跟踪解决。

  红木家具 总遭遇“原材料真伪说”搅局

  收藏、保值、升值,红木家具的购买价值一直居高不下。但选购时如何判断原材料的真伪却成为所有消费者的“难言之隐”,这个问题直到2012年仍未被解决。今年年初,笔者在京城各大红木卖场中转上一圈后发现,除了“刻板”的传统派红木家具外,元亨利、宣明典居、友联为家等不少大小红木厂家为了顺应新型消费群体的喜好,都纷纷开始尝试在传统红木家具上进行改良创新,且产品状态也越来越成熟。

  虽然判断红木家具原材料是个技术活儿,且许多专家级人物都不敢妄断,但也有人为解决这一隐疾有所作为,居然之家丽泽店去年开始就在合同信用管理内容上注明:红木材质名称准确度与产品真伪、环保与否的界定,以及售后服务质量三大问题,将消费者与商家最易发生分歧与冲突的问题“扼杀”在了摇篮中。

  家具标准 一直跟不上市场翻新

  儿童家具够安全吗?红木家具都是真材实料吗?软体家具环保达标吗?随着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居产品的达标指数也成了热点话题。实际上,消费者对于家具产品安全和环保与否的认定,一直处在被动位置。标准跟不上,检测机构随处可见,以及各类证书多如牛毛等问题,已然令家具市场呈现四面受敌之势。

  为此,业内人士给出“少吹牛多做事,马不停蹄往前赶”的偏方。其实,在家具标准这个问题上,消费者的确有些无助,如此专业的事总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检测与辨别吧。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曾表示,中国家具的标准参差不齐,有些已与国际标准相近,而有些则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完善。

  不过,可喜的是,2011年,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更放心的产品,也为了规范行业,《家具环保监测新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建陶等国家标准陆续出台,并酝酿执行。

相关知识

家居消费 老问题屡治不愈
家居消费老问题屡治不愈 正规军也玩儿花活
家居消费小心装修套餐玩花样
3.15家居消费调查:产品不环保、虚假宣传成投诉热点
3.15家居消费:产品不环保成投诉热点
产品不环保成家居消费投诉热点 3成网友曾遭忽悠
不环保成家居消费投诉热点 3成网友曾遭忽悠
产品不环保成家居消费投诉热点
产品不环保成家居消费投诉热点 网友曾遭忽悠
九成多消费者曾在家居消费中“遇险”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居消费 老问题屡治不愈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0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