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王澍获建筑诺贝尔奖 系首个获奖中国人

王澍获建筑诺贝尔奖 系首个获奖中国人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02月29日13:34 家居装修知识网  
王澍
王澍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 ——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都知道东大“建筑”出名,这不 东大校友王澍拿下“建筑诺贝尔奖”

  他今年才49岁,是中国获得该奖项第一人

  他当年在东大像“令狐冲” 大二就宣称:没有老师能教我!

  王澍教授的建筑师生涯的“起点”其实是在南京。他是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81级本科生,85级硕士生。记者从学校了解到,这位世界级殿堂级大师其实当年颇有令狐冲的气质,“离经叛道”的事数不胜数,而现在的东大还流传着不少他的“传说”。

  他在获奖者中是“小弟弟”

  普利兹克建筑奖于1979年创立,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并且超越了建筑界。该奖项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杰出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里发挥的智慧、想象力和责任感,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作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王澍教授荣获的这一奖项,是我国建筑界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我国科技界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建筑诺贝尔奖”获奖者平均年龄是70岁左右,王澍今年才49岁,论年龄,他在历年所有的获奖者中排倒数第四,在一众获奖者中还只是个“小弟弟”。

  他带同学去和教授谈判

  一些东大校友至今还记得王澍当年长发飘飘的形象,和这个形象对应的,“离经叛道”的事他也没少做。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院长比王澍教授高三届,至今他还记得王澍当年设计了个鲜红色的山岳宾馆,被挂在橱窗里当范作很长时间。

  这还不算,王澍大二就宣布没有老师可以教他;大三觉得商业效果图太假而拒画,甚至带着三四个学生去和教授谈判。当年建筑系凡有类似的“抗争”发生,系里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王澍曾说,这种反叛的精神都源自钱钟韩校长所训话的“不要迷信老师”。不过对于王澍这个“刺头”,东南大学也给予了足够的宽容,学校取消了必画商业效果图的限制,王澍的画作屡屡被当做“范本”。


代表作:苏大文正学院图书馆

  没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博士论文像小说

  甚至重要如毕业论文,王澍也没“循规蹈矩”。王澍的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死屋手记”,影射的是建筑系和中国的建筑学界。这篇论文答辩全票通过,但因为太不符合学术规范,王澍还甚至没拿到学位证书。

代表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

  到同济大学建筑学读博士时,王澍教授也没“悔改”。王建国院长告诉记者,他曾经读过王澍的博士毕业论文,初稿25万字,最终18次成稿18万字,却只有几个大标题,“一连串写下来,没有论文的条条框框,就像在写小说一样,一气呵成。但是其中的洞察、思考都很有层次,文字表达也相当到位。”

  毕业后跑到杭州当了10年“泥瓦匠”

  1990年,王澍完成了独立设计的第一个建筑项目——为杭州附近的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此后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里,他没有做建筑设计工作。

  一个老师、同学眼中都才华横溢的学生,一个学了本硕7年建筑的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有10年时间空白,在常人是不可想象的。

  那段时间中国“大兴土木”,王澍却和妻子“隐居”在杭州。王澍经常和工人们一起做最基本的工作,调水泥、垒砖头,画画盖不出来的房子,甚至是看看远山、晒晒太阳也能过一整天。赚钱只是偶尔打零工赚一笔,同是东南大学毕业的妻子卢文宇的工资养起了夫妻两人。

  在王澍的心中,这段空白的时间让他“心性自然了,滋养了”,“你就朦朦胧胧发现,你想做的建筑,要传达的那种文化里的状态和精神,用一种很急的心态是做不出来的,用简单的模仿也没有意义。”“发现了内心里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是哪一种。”

  10年后再出山变得温文尔雅

  在十年“空白”之后,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王澍已经变了一个人,从以前的“走过来都像一把带着寒光的刀,让人不自觉地避开”变得“温文尔雅得像个古人”,没有丢的是一贯的文人气质。他所设计的建筑,也都有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核”,是简单中国元素拼接比不上的。

  “王澍的这种文人气其实是有着多年积累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单踊教授回忆,王澍教授国学底子非常深厚,两人在去皖南的火车上就聊过很久的书法碑帖,王澍教授不仅懂,还有自己的看法。“在别的学校教学实习,和学生在大草坪上围坐成一圈,就像在‘布道’一样,没过几天,别的小组的学生都被吸引过来了。”在不少朋友的眼中,王澍教授“喜欢箫管,画画、印章、书法,都非常不错。”“文学、哲学都精读了很多,《世说新语》不少都能背出来。”“设计图就像国画一样。”

代表作:宁波博物馆

“他不是一味追求摩登,而是坚守了本土闪光的金子。”这在王澍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他收集了超过三百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这些废弃的‘垃圾’在这里被重新垒砌成大合院的样式,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的对地方、草根的尊重,在中国建筑师中是很少的。”

相关知识

王澍获建筑诺贝尔奖 系首个获奖中国人
【云浩专栏第一期】王澍——中国“废品”
一个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王澍 精彩建筑作品集
2012普利兹克奖颁奖 王澍批评中国"千城一面"
浙江首个商品房配建公租房项目交付
朗诗荣获中国首个DGNB铂金认证和EDGE认证
通州最低密建筑将面市 打造首个新型企业家会所
海尔磁悬浮节能生态圈:促生首个建筑节能运营设计大奖
甘肃联合检测中心获CMA认证 成中国首个家居全产业链法定检测机构
红顶奖现首个冰吧产品:卡萨帝臻藏+自由嵌入式冰吧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王澍获建筑诺贝尔奖 系首个获奖中国人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0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