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中式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中式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03月07日12:41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式家具的文化如何传承与创新?中式家具制作如何才能既要继承明清的优良传统,又不拘泥于前人的樊篱有所创新?搭上文化的快车能否为中式家具的复兴带来新活力?
红木家具作为最具代表的中国传统家具,如今已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所青睐。然而鉴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中式家具的文化有了更多的诉求。如何让中式家具所体现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当中,已成为时下整个行业广泛探讨的话题之一。
中式家具的文化展现需要载体
  中式家具只是家居行业里面的一个细分,用材考究、做工精细、历史源远流长。中式家具文化的概念很大,然而文化更多是体现在一种符号,文化需要通过一些符号来展现。“红博馆就是通过一些符号,来增加文化元素。红博馆对文化需求方面,从最传统的中华文化开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家居产业高峰论坛上,北京红博馆总经理曾永杰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红木家具是一种经典的传统文化,红博馆从开始就走文化优先发展路线,比如举办书画展、交流会等文化传播活动,力图在尊重客户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更注重发掘和弘扬家具文化的人文价值,以及多样化的布局结构。
红马红木古典家具董事长马新建认为,红木家具的文化蕴含在三个方面,一是木材的自然文化,比如东南亚的紫檀、黄花梨这些硬木家具,生产周期非常漫长,一棵树要成材要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木材本身就具有了一种文化性。二是中国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三是历史上的名人、名画,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在家具文化上来雕刻。“硬木家具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单独的一棵树,只能叫做‘材’,但是经过雕刻后,它会给人们带来最美的享受,这就是文化。”马新建说。
传承与创新应该坚守“扬弃”
  中式家具历史源远流长。当前,在制作红木家具时,应如何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北京太和木作董事长关毅认为,现在人在做红木家具中,不应停留在明朝、清朝那一段历史里,而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包括自然、气候等多方面的变化来进行扬弃。
关毅提到的“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关毅以其参与的故宫博物院文物修缮工作为例说,故宫的馆藏文物经过了300多年的历史,修缮工作集中了全国最优秀古典家具的雕刻大师、技术大师,这项工作对于传统历史文物是一种解读和恢复,此过程就是要传承和恢复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东西。第一步是发掘,第二步是尽可能的整理和保护下去。关毅指出,古典家具服务于古人,现代家具服务于现代人,因此,现代人在家具制作方面并不一定要完全照搬宫廷的尺寸和做法,否则是不科学的。
与关毅的“扬弃”不谋而合,曾永杰认为,中式家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衔接的,最重要的是“新”,要有新的力量来推动这个行业。应该是通过文化的推广,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交流来进行推动。在具体的交流上,最好是创造条件让老百姓亲身去感受,而红博馆正是基于此宗旨所建立。
搭上文化借助科技将飞得更高
  文化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无限发展机遇。对于红木的企业而言,当前如何向创意产业和行业渗透、融合,将文化和高科技结合起来,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至行业开辟蓝海战略,正是提升企业的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
红木家具非大规模工业化的产品,对制作技师的工艺水平要求非常高。关毅认为,眼下各个红木企业的发展应该更多地苦练内功与技术,加强人才培训,着力打造有自己独特企业风格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够跟得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如果搭上了文化产业的快车,未来的空间就会打开得更广阔一点。“红木家具不能够停留在过去那个时代,应吸收精华,抛弃遗留下来的糟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最优秀、最高档、最精品的硬木。”关毅说。
“红木家具不仅可以和文化结合,也可以和‘科技’结合。”马新建则认为,科技的进步,为家具文化的发展提升了空间;以前做不了的,现在能做了,以往会变形的,现在不再变形了。比如过去木材是“自然干燥”,现是通过科技处理使其干燥,效果上可以做得更好。历史上都是手工制作红木家具现在全部是用机械来做,比例上会把握的更好。


延伸阅读:让家居更时尚 中式家具融入时尚元素
          红古轩:新中式家具的领跑者
          买中式家具一定要韵味十足

 

相关知识

中式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入手“新中式”家具要关注其创新设计与做工
从装修风格里“吸收”新中式的传承与创新!
潮州木雕的传承与创新
不忘初心——慕瓷瓷砖的传承与创新
苏荷春晓续谈新中式红木家具的传承与创新|吉盛伟邦家具村
陈道明等名家论道中式家具传承与创新
竹节椅——中国红木家具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情系大涌,爱心助学!红古轩助力大涌传承与创新
各路专家齐聚王府 共同探讨传承与创新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式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03748.html